一种智能调温隔热布及隔热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9852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调温隔热布及隔热服,由外到内依次包括:表面层、隔热层和调温层;所述隔热层采用纳米纤维气凝胶材料;所述调温层采用调温纱线制得的针织面料。将隔热面料与调温面料相结合,利用不同面料特点使其具有轻质、阻燃、隔热效果好的特点。隔热效果好的特点。隔热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调温隔热布及隔热服


[0001]本技术属于隔热布相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调温隔热布及隔热服。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
技术介绍
,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0003]地热是影响深度开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地温梯度大约是大约是3℃/100m。井深小于1000m时,井下岩温约30

40℃,降温主要靠加强通风;当深度1000

5000m时,岩温可达40

130℃,这时通风不足以解决高温遇害问题,必须采取供水制冷降温,或者井上制冰降温。地下岩层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梯度上升,通常千米以上深井岩层温度将超过人体温度。根据调查显示,我国超过700米的金属矿有100多座,超过700米后岩温普遍超过35℃。高温导致工作面条件严重恶化,劳动生产率和设备作业效率大大下降,并可能造成严重灾害事故。
[0004]目前常用的矿井降温技术有非人工制冷和人工制冷两大类。人工制冷主要是通过穿戴降温服来实现;现有的隔热服主要是通过风扇等被动降温方式来解决的,且因风扇会配备动力蓄电装置,故有一定重量导致穿着舒适性不佳。
[0005]此外,现有技术中有采用主面料和连接层组成的隔热材料,连接层采用热熔胶。但是这种隔热材料一方面因为层数的增多,使得由该隔热材料制得的隔热服在穿着时带来一定的束缚感,另外一方面热熔胶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会存在粘结点熔融失效,造成层间分离的现象。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智能调温的隔热布来制得隔热服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调温隔热布及隔热服,将隔热面料与调温面料相结合,利用不同面料特点使其具有轻质、阻燃隔热效果好的特点。
[0007]根据一些实施例,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智能调温隔热布,由外到内依次包括:表面层、隔热层和调温层;所述隔热层采用纳米纤维气凝胶材料;所述调温层采用调温纱线制得的针织面料。
[0009]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调温隔热服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0]进一步的,所述表面层采用耐高温纤维纱线构成的机织面料。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耐高温纤维纱线构成的机织面料采用阻燃涤纶织物或Nomex纤维织物。
[0012]进一步的,所述纳米纤维气凝胶材料为聚酰亚胺气凝胶、柔性SiO2纳米气凝胶、陶瓷纤维气凝胶中的一种。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纳米纤维凝胶材料导热系数低于30mW/(m
·
k)。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调温纱线是由相变储能微胶囊组成的聚酯纤维纱线。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相变储能微胶囊内部具有相变储能蜡。
[0016]进一步的,所述调温纱线经针织相互编制构成针织面料。
[0017]进一步的,所述表面层、隔热层和调温层通过缝合固定。
[001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隔热服,包括上衣和裤子,所述上衣和裤子分别采用上述的智能调温隔热布缝合而成。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本技术中采用的耐高温纤维纱线构成的机织面料具有高强力、高柔韧性,而且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纳米纤维凝胶材料具有高效隔热作用的同时还具有轻质的特点。
[0021]本技术中表面层、隔热层和调温层所选用的织物透气性好,将隔热面料与调温面料相结合,利用不同面料的特点,使制得的隔热服具有轻质、阻燃、隔热好的效果。而且表面层、隔热层和调温层直接通过缝合的方式进行固定,在高温环境下也不会发生各层面料分离、移位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3]图1是本技术的智能调温隔热布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的隔热服的上衣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的隔热服的裤子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表面层,2.隔热层,3.调温层,4.上衣,5.裤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9]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0]本技术中,术语如“固接”、“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调温隔热布,由外到内依次包括:表面层、隔热层和调温层;所述隔热层采用纳米纤维气凝胶材料;所述调温层采用调温纱线制得的针织面料。
[0032]可以理解的是,由外到内的方向是指的是由远离人体到靠近人体的方向。
[0033]表面层1采用的耐高温纤维纱线构成的机织面料,表面层机织面料的原料可选用阻燃涤纶织物、Nomex纤维织物或聚酰亚胺纤维织物中的一种,纤维织物具有耐热性好、强度高的特点,而且在较高温度环境下,纤维织物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
[0034]隔热层2采用纳米纤维气凝胶材料,纳米纤维凝胶材料的原料可选聚酰亚胺气凝胶、柔性SiO2纳米气凝胶、陶瓷纤维气凝胶中的一种。
[0035]纳米气凝胶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耐热冲击性以及隔热保温性,纳米颗粒骨架结构和纳米尺寸孔径分布范围使纳米气凝胶具有很低的密度和极低的热导率,纤细复杂的纳米多孔网络骨架结构大大降低了气凝胶的密度,增加了固体导热的途径,有效降低了固态热传导;此外,纳米级的孔径小于气体分析自由程,从而极大地限制了气体热传导和对流传热,使得纳米气凝胶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
[0036]纳米纤维气凝胶具有超轻、高回弹性、低导热系数等优点,纳米纤维气凝胶系数低于30mW/(m
·
k),最低可至24mW/(m
·
k),是一种良好的隔热材料。
[0037]调温层3采用调温纱线制得的针织面料,调温纱线是以聚酯纤维为基础材料,在聚酯纤维中添加了相变储能微胶囊,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内部具有相变储能蜡。调温纱线制得的针织面料是一种可以智能调节织物内微气候温度的纺织品,在达到一定温度时(约26~30℃),相变材料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是一个吸热的过程;当温度降低时,相变材料由液态转变为固态,是一个放热过程,通过相变材料的放热吸热,使由相变储能微胶囊所制得的针织面料能够维护在一定的温度范围。
[0038]将相变储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调温隔热布,其特征是,由外到内依次包括:表面层、隔热层和调温层;所述隔热层采用纳米纤维气凝胶材料;所述调温层采用调温纱线制得的针织面料;所述表面层采用耐高温纤维纱线构成的机织面料;所述的耐高温纤维纱线构成的机织面料采用阻燃涤纶织物或Nomex纤维织物;所述的调温纱线是由相变储能微胶囊组成的聚酯纤维纱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调温隔热布,其特征是,所述纳米纤维气凝胶材料为聚酰亚胺气凝胶、柔性SiO2纳米气凝胶、陶瓷纤维气凝胶中的一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调温隔热布,其特征是,所述纳米纤维气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超刘洋刘焕新李桂林朱明德程力王玺吴钦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黄金矿业科技有限公司深井开采实验室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