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部构造柱支模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9401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29
一种端部构造柱支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砌墙时,提前在距马牙槎若干距离处预埋钢筋;b、预埋钢筋长度为墙厚加40mm,使预埋钢筋在墙体两面各伸出20mm;c、预埋钢筋间距同构造柱横楞;d、支模时用步步紧勾住预埋钢筋和横楞来固定侧面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端部构造柱支模优化方法具有原理简单易懂,施工方便可靠,易于操作,能够保证施工质量,不会对墙体产生破坏和优化施工工序的优点。墙体产生破坏和优化施工工序的优点。墙体产生破坏和优化施工工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部构造柱支模优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模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端部构造柱支模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填充墙构造柱具有以下作用:1、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2、较大幅度提高墙体及房屋的变形能力;3、与卷梁一起形成约束体系,有效限制墙体裂缝的产生和发展,保证墙体不倒塌。因而,构造柱直接影响房屋的整体安全性能,尤其对于框架结构填充墙来说,构造柱更是不可或缺。现如今对填充墙构造柱进行浇筑施工时,所采用的传统构造柱模板一般包成型模板外侧的多道横楞。采用的造柱的支模结构,包括三块侧板,三块侧板安装在钢筋笼外侧,其中正反面两块侧板可以采用对拉螺栓固定,而侧面的模板的固定现场常常采用步步紧,步步紧会破坏已经砌好的墙面。
[0003]因此已知的造柱的支模结构方式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可靠的端部构造柱支模优化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端部构造柱支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砌墙时,提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部构造柱支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砌墙时,提前在距马牙槎若干距离处预埋钢筋;b、预埋钢筋长度为墙厚加40mm,使预埋钢筋在墙体两面各伸出20mm;c、预埋钢筋间距同构造柱横楞;d、支模时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丽君胡茜洋
申请(专利权)人: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