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小种群植物观光木种子的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920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极小种群植物观光木种子的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外壁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收集箱的上侧壁转动连接有箱盖,所述收集箱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倒锥形收集盆,所述收集箱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外壁贯穿设有蜗杆,所述蜗杆位于固定盒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弧形夹板对观光树树干的夹紧固定,可使得收集箱能够稳定固定在木本植物的下方,然后利用收集箱和倒锥形收集盆的配合,达到对自然成熟种子的收集目的,方便快捷,同时利用多个通风孔处的通风,可保持收集箱内的空气流通,降低了种子腐烂的现象,有利于种子的存放。有利于种子的存放。有利于种子的存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小种群植物观光木种子的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种子收集
,尤其涉及极小种群植物观光木种子的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观光木为木兰科含笑亚族观光木属植物,它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对研究木兰科的系统分类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此外,观光木还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尽管观光木广泛分布在我国热带到中亚热带南部地区,但是野生种群非常小,而且野生种群的数量及种群大小仍在不断缩减,目前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近危种,被我国先后列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植物和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0003]繁殖能力低下是大多数珍稀濒危物种包括我国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共同特征,利用种子繁殖扩大濒危植物种群数量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中的重要内容。
[0004]观光木为常绿乔木树种,高可达25米,其结实量较低,且种子采集较为困难。由于树体较高,一般的采集工具在高度上难以到达;如果待种子自然成熟落到地上,一方面不太好找寻,另一方面木质化的果壁容易腐烂,影响后期种子萌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而提出的极小种群植物观光木种子的收集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极小种群植物观光木种子的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外壁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收集箱的上侧壁转动连接有箱盖,所述收集箱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倒锥形收集盆,所述收集箱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外壁贯穿设有蜗杆,所述蜗杆位于固定盒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蜗杆位于固定盒内的一端外壁对称啮合有安装在固定盒内的两个蜗轮,所述蜗杆外壁与两个蜗轮啮合处的螺纹方向相反设置,两个所述蜗轮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贯穿固定盒内壁的挤压板,两个所述挤压板相对的一侧侧壁均贴合有转动连接在固定盒外侧壁的弧形夹板,两个所述弧形夹板相背的一侧侧壁与固定盒的外侧壁均共同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
[0008]优选地,所述倒锥形收集盆的内壁等间距设有多个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倒锥形收集盆内壁上的多个缓冲弹簧,多个所述缓冲弹簧的远离倒锥形收集盆内壁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弧形缓冲板。
[0009]优选地,所述收集箱的下侧壁安装有多个万向轮。
[0010]优选地,所述收集箱内固定连接有滤板,所述收集箱的外壁连接有位于滤板下方的排水管。
[0011]优选地,所述管道的外壁固定套设有加强管。
[0012]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极小种群植物观光木种子的收集装置的优点在于:
[0013]1、设置弧形夹板,将收集箱移动至木本植物的下方并时两个弧形夹板分别处于观光木树干的两侧,然后转动旋钮通过蜗杆两个蜗轮的啮合,以实现两个弧形夹板的相向转动,对竖杆进行夹紧,从而可使得收集箱能够稳定固定在木本植物的下方;
[0014]2、设置倒锥形收集盆和通风孔,自然成熟后的种子可掉落至倒锥形收集盆内,然后通过管道掉落至收集箱内,达到对自然成熟种子的收集目的,方便快捷,同时利用多个通风孔处的通风,可保持收集箱内的空气流通,降低了种子腐烂的现象,有利于种子的存放;
[0015]3、设置弧形缓冲板和缓冲弹簧,自然成熟后的种子掉落至倒锥形收集盆内时会优先与弧形缓冲板接触,然后利用多个缓冲弹簧的反向弹力下,可对种子进行有效的缓冲作用,降低其掉落至倒锥形收集盆内的冲击力,从而降低了种子损坏的风险。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弧形夹板对观光树树干的夹紧固定,可使得收集箱能够稳定固定在木本植物的下方,然后利用收集箱和倒锥形收集盆的配合,达到对自然成熟种子的收集目的,方便快捷,同时利用多个通风孔处的通风,可保持收集箱内的空气流通,降低了种子腐烂的现象,有利于种子的存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极小种群植物观光木种子的收集装置的剖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极小种群植物观光木种子的收集装置中固定盒的俯视剖面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极小种群植物观光木种子的收集装置中倒锥形的侧视剖面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极小种群植物观光木种子的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收集箱、2管道、3倒锥形收集盆、4固定盒、5蜗杆、6旋钮、7蜗轮、8挤压板、9弧形夹板、10伸缩弹簧、11缓冲弹簧、12弧形缓冲板、13箱盖、14万向轮、15滤板、16排水管、17加强管、18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参照图1

4,极小种群植物观光木种子的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1,收集箱1内固定连接有滤板15,收集箱1的外壁连接有位于滤板15下方的排水管16,雨天时,雨水掉落至收集箱1内时可通过滤板15落至收集箱1底部,然后可通过排水管16排出,避免水分长时间附着在种子表面将其泡烂。
[0025]收集箱1的外壁开设有多个通风孔18,通风孔18可保持收集箱1内的空气流通,保
证收集箱1内良好的空气环境,降低种子腐烂的风险,有利于种子的存放,避免收集箱1的上侧壁转动连接有箱盖13,在取种子时,可直接将箱盖13打开即可取出种子。
[0026]收集箱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管道2,管道2的外壁固定套设有加强管17,加强管17内嵌设有多个加强筋,提高了管道2对倒锥形收集盆3的支撑强度,收集箱1的下侧壁安装有多个万向轮14,有利于装置的移动。
[0027]管道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倒锥形收集盆3,使用时,将收集箱1和倒锥形收集盆3移动至木本植物的下方,自然成熟后的种子可掉落至倒锥形收集盆3内,然后通过管道2掉落至收集箱1内,达到对自然成熟种子的收集目的,方便快捷,倒锥形收集盆3的内壁等间距设有多个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倒锥形收集盆3内壁上的多个缓冲弹簧11,多个缓冲弹簧11的远离倒锥形收集盆3内壁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弧形缓冲板12,相邻两个弧形缓冲板12之间的间距大小即使在其收缩后,也不会卡住种子,在自然成熟后的种子掉落至倒锥形收集盆3内时会优先与弧形缓冲板12接触,然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会挤压弧形缓冲板12对缓冲弹簧11进行压缩,再利用多个缓冲弹簧11的反向弹力下,可对种子进行有效的缓冲作用,降低其掉落至倒锥形收集盆3内的冲击力,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极小种群植物观光木种子的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1)的外壁开设有多个通风孔(18),所述收集箱(1)的上侧壁转动连接有箱盖(13),所述收集箱(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管道(2),所述管道(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倒锥形收集盆(3),所述收集箱(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盒(4),所述固定盒(4)的外壁贯穿设有蜗杆(5),所述蜗杆(5)位于固定盒(4)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6),所述蜗杆(5)位于固定盒(4)内的一端外壁对称啮合有安装在固定盒(4)内的两个蜗轮(7),所述蜗杆(5)外壁与两个蜗轮(7)啮合处的螺纹方向相反设置,两个所述蜗轮(7)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贯穿固定盒(4)内壁的挤压板(8),两个所述挤压板(8)相对的一侧侧壁均贴合有转动连接在固定盒(4)外侧壁的弧形夹板(9),两个所述弧形夹板(9)相背的一侧侧壁与固定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旺谢艳萍周圣哲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