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组件、节能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896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电组件、节能玻璃及其制备方法。该节能玻璃包括玻璃基板及设置在玻璃基板表面的节能膜,节能膜包括玻璃基板的同一表面向外、层叠设置的第一介质层、第一功能层、第一阻挡层、第二介质层、第二功能层、第二阻挡层及第三介质层,其中第三介质层包括第一折射层及第二折射层,第二折射层为氧化硅层。通过节能膜结构的合理设计,节能玻璃在400nm~1100nm范围内具有较高的透过率,平均透过率达60%以上,且对超过1100nm波长的短波红外具有较好的阻挡效果;此外,节能玻璃用于制备光电组件,可呈灰色或者灰蓝色调外观,对产品的内部结构具有良好的遮蔽效果,因而具有较好的外观。外观。外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电组件、节能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制品
,具体涉及一种光电组件、节能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常规的光电组件,其盖板玻璃通常采用超白浮法玻璃原片,虽然对可见光区域具有较高的透过率,但是超白浮法玻璃对于近红外光(780nm~1100nm)及短波红外(1100nm~2500nm)区域同样具有很高的透过率,短波红外对光电组件的光电转换没有贡献,反而导致电池片温度上升,从而影响组件的发电效率。同时,超白浮法玻璃由于较高的透过率特性,当用于光电组件盖板玻璃,光电组件的内部结构会清楚地显现,因而影响其外观效果。
[0003]如果采用传统的节能镀膜玻璃为光电组件的盖板玻璃,其透光主要集中在可见光范围内,对于780nm~1100nm的近红外光具有很高的阻挡率,从而严重制约了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光电组件具有较好产品外观,在400nm~1100nm具有较高透过率且对短波红外具有较好阻挡作用的节能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0005]此外,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节能玻璃的光伏组件。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节能玻璃,包括玻璃基板及设置于所述玻璃基板表面的节能膜;所述节能膜包括自所述玻璃基板的同一表面向外、层叠设置的第一介质层、第一功能层、第一阻挡层、第二介质层、第二功能层、第二阻挡层及第三介质层:
[0007]所述第一介质层及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材料各自独立地选自氧化锌、氮化硅、氮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锡锌及氧化锌铝中的至少一种;
[0008]所述第一功能层及所述第二功能层的材料各自独立地选自银金属或银合金;
[0009]所述第一阻挡层及所述第二阻挡层的材料各自独立地选自镍金属、铬金属、镍铬合金及镍铬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0010]所述第三介质层包括自所述玻璃基板的同一表面向外、层叠设置的第一折射层及第二折射层;所述第一折射层的材料选自氧化锌、氮化硅、氮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锡锌及氧化锌铝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折射层为氧化硅层。
[00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射层的厚度为35nm~60nm,所述第二折射层的厚度为25nm~120nm,所述第三介质层的厚度为65nm~155nm。
[00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介质层的厚度为30nm~60nm。
[00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介质层的厚度为100nm~145nm。
[00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二介质层及所述第三介质层的厚度之和为210nm~310nm。
[00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层及所述第二功能层的材料各自独立地选自
银金属或银铜合金。
[00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层及所述第二功能层的厚度之和为14nm~22nm。
[00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挡层及所述第二阻挡层的厚度之和为1nm~5nm。
[00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基板的厚度为5mm~21mm。
[00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基板选自超白浮法玻璃,或钠钙玻璃、硼硅玻璃及铝硅玻璃中的一种。
[002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节能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在玻璃基板的表面制备第一介质层,制备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材料选自氧化锌、氮化硅、氮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锡锌及氧化锌铝中的至少一种;
[0022]在所述第一介质层的远离所述玻璃基板的表面制备第一功能层,所述第一功能层的材料选自银金属或银合金;
[0023]在所述第一功能层的远离所述第一介质层的表面制备第一阻挡层,所述第一阻挡层的材料选自镍金属、铬金属、镍铬合金及镍铬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0024]在所述第一阻挡层远离所述第一功能层的表面制备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材料选自氧化锌、氮化硅、氮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锡锌及氧化锌铝中的至少一种;
[0025]在所述第二介质层远离所述第一阻挡层的表面制备第二功能层,所述第二功能层的材料选自银金属或银合金;
[0026]在所述第二功能层远离所述第二介质层的表面制备第二阻挡层,所述第二阻挡层的材料选自镍金属、铬金属、镍铬合金及镍铬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及
[0027]在所述第二阻挡层远离所述第二功能层的表面制备第三介质层,所述第三介质层的步骤包括:
[0028]在所述第二阻挡层远离所述第二功能层的表面制备第一折射层,所述第一折射层的材料选自氧化锌、氮化硅、氮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锡锌及氧化锌铝中的至少一种;及
[0029]在所述第一折射层远离所述第二阻挡层的表面制备第二折射层,所述第二折射层的材料为氧化硅。
[003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光电组件,包括光伏电池模组及设于所述光伏电池模组表面的盖板玻璃,所述盖板玻璃采用上述的节能玻璃。
[0031]上述节能玻璃中,节能膜包括三层介电层、两层功能层及两层阻挡层,第三介质层中的第二折射层为氧化硅层。通过节能膜结构的合理设计,节能玻璃经过PVB夹层后在400nm~1100nm范围内具有较高的透过率,平均透过率可达55%以上,且对超过1100nm波长的短波红外具有较好的阻挡效果。节能玻璃经过PVB夹层后,呈灰色或者灰蓝色调外观,且该节能玻璃用于制备光电组件,对产品的内部结构具有良好的遮蔽效果,因而具有较好的外观。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节能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节能膜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光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光电组件的透过率曲线;
[003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光电组件的透过率曲线;
[0037]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光电组件的透过率曲线;
[0038]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光电组件的透过率曲线;
[0039]图8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1的光电组件的透过率曲线;
[0040]图9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2的光电组件的透过率曲线。
[0041]附图标记:10、节能玻璃;110、玻璃基板;120、节能膜;121、第一介质层;122、第一功能层;123、第一阻挡层;124第二介质层;125、第二功能层;126、第二阻挡层;127、第三介质层;127a、第一折射层;127b、第二折射层;100、光电组件;20、光伏电池模组;30、背板玻璃;40、胶粘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43]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基板及设置于所述玻璃基板表面的节能膜;所述节能膜包括自所述玻璃基板的同一表面向外、层叠设置的第一介质层、第一功能层、第一阻挡层、第二介质层、第二功能层、第二阻挡层及第三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及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材料各自独立地选自氧化锌、氮化硅、氮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锡锌及氧化锌铝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功能层及所述第二功能层的材料各自独立地选自银金属或银合金;所述第一阻挡层及所述第二阻挡层的材料各自独立地选自镍金属、铬金属、镍铬合金及镍铬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三介质层包括自所述玻璃基板的同一表面向外、层叠设置的第一折射层及第二折射层;所述第一折射层的材料选自氧化锌、氮化硅、氮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锡锌及氧化锌铝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折射层为氧化硅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射层的厚度为35nm~60nm,所述第二折射层的厚度为25nm~120nm,所述第三介质层的厚度为65nm~155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厚度为30nm~60nm;及/或,所述第二介质层的厚度为100nm~145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二介质层及所述第三介质层的厚度之和为210nm~310n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层及所述第二功能层的材料各自独立地选自银金属或银铜合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层及所述第二功能层的厚度之和为14nm~22n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层及所述第二阻挡层的厚度之和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小安王琦周泓崑吕宜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