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红外射线识别的建筑机制砂筛选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机制砂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红外射线识别的建筑机制砂筛选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机制砂是通过制砂机和其它附属设备加工而成的砂子,成品更加规则,可以根据不同工艺要求加工成不同规则和大小的砂子,更能满足建筑工程需求,现代化建设持续进行,对机制砂的需求量持续上升,机制砂在建筑工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0003]机制砂的生产流程较多,通过对原石清洗、破碎、筛分、二次精加工破碎制得,而机制砂生产加工处理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机制砂的质量高低,同样,机制砂的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的质量,机制砂的原石选取较为宽泛,例如鹅卵石、青石、石灰石、玄武岩、煤矸石、风化石、页岩等,由于原石的取材量大,难免会存在杂质,其中若存在蒙脱石、斑脱石、高岭石等吸水性和离子交换性较高的杂料,极大降低机制砂的质量需要对此类杂料进行清除。
[0004]由于吸水性和离子交换性高的石料与常规石料被破碎后的状态相似,采用传统的振动筛等方式无法进行分选,近红外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材料筛分领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红外射线识别的建筑机制砂筛选设备,包括基架(7),基架(7)的两端分别转动有从带轮(5)和主带轮(6),从带轮(5)和主带轮(6)的外部套设有传导机制砂的带体(1),其特征在于,带体(1)的表面等距开设有砂槽(11),带体(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向砂槽(11)内投放机制砂的摊砂机构(2),基架(7)靠近主带轮(6)一端的上方和下方具有倾斜对位的近红外识别模组(12)和喷气模组(13),所述主带轮(6)包括一端连接有电机(14)的轮体(61),轮体(61)的表面等角度分布多个沿着径向的冲击组件,基架(7)固定连接有曲形架(63),曲形架(63)与冲击组件接触,曲形架(63)跟随轮体(61)旋转时,受曲形架(63)压迫使其直线滑动,使冲击组件撞击带体(1),用于分散从带体(1)表面下落的机制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射线识别的建筑机制砂筛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组件包括冲击条(66),冲击条(66)沿着所述轮体(61)的外围等角度分布,轮体(61)的外壁沿着径向等角度开设有伸缩槽(68),伸缩槽(68)内通过弹簧弹性滑动插接有滑柱(67),滑柱(67)与冲击条(66)对应固定连接,轮体(61)的侧面沿着轴向开设有贯穿伸缩槽(68)的调节槽(65),所述滑柱(67)固定连接有拨杆(64),拨杆(64)的自由端穿过调节槽(65)凸出轮体(61)的侧面,所述曲形架(63)为环形圈状,曲形架(63)对应近红外识别模组(12)的部位直径增大,所述拨杆(64)的端部与曲形架(63)内侧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红外射线识别的建筑机制砂筛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61)的外围等角度固定多个轮廓架(62),轮廓架(62)与冲击条(66)交错分布,所述带体(1)绕在轮廓架(62)的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红外射线识别的建筑机制砂筛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64)与曲形架(63)的截面均为圆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射线识别的建筑机制砂筛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摊砂机构(2)包括具有贯通底面的内腔,罩壳(21)的底面与带体(1)之间具有间隙,罩壳(21)与基架(7)固定连接,罩壳(21)的一侧的顶部与另一侧的底部分别开设有连通内腔的投料口(22)和排料口(27),罩壳(21)内部转动有绞龙(23),绞龙(23)的两端穿入投料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俊锋,张后强,黄一彪,刘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慧视金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