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压防滑型灰砂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874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灰砂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压防滑型灰砂砖,包括第一砖体、树脂隔块与第二砖体,所述第一砖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侧槽,所述第一砖体的上端位于第一侧槽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二砖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侧槽,所述第二砖体的上端位于第二侧槽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支撑块,所述树脂隔块的上端设置有上托板,所述树脂隔块的下端设置有下托板,所述上托板的上侧设置有橡胶防滑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树脂隔块对第一砖体与第二砖体防护,第一砖体、树脂隔块与第二砖体为分体结构,通过连接杆装配第一砖体、树脂隔块与第二砖体,通过上托板的上的橡胶防滑垫进行防滑,橡胶防滑垫能进行拆卸,便于防滑结构的修复。复。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压防滑型灰砂砖


[0001]本技术涉及灰砂砖
,具体是一种抗压防滑型灰砂砖。

技术介绍

[0002]蒸压灰砂砖简称灰砂砖,是以砂和石灰为主要原料,允许掺入颜料和外加剂,经坯料制备、压制成型、经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普通灰砂砖,灰砂砖是一种技术成熟、性能优良、节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可用于人行道的铺设,用于行走的灰砂砖应保证其防滑抗压。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抗压功能的灰砂砖,(授权公告号CN214144354U),该专利技术具有抗压功能的灰砂砖,通过减压层、吸压层和抗压层材质可以很好的改变了灰砂砖的成分构成,以增加砖头的本身抗压性能,并且增加了砖头的粘合性,防止轻易开裂断开,但是,上述装置通过在专题开孔的形式减压,但开孔后的砖体硬度较差,抗压效果差,通过多层结构增加装置的抗压性,制作的便捷性较低,导致装置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上述装置的防滑效果不好,不利于行走的安全性,防滑结构磨损后不能进行修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抗压防滑型灰砂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压防滑型灰砂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抗压防滑型灰砂砖,包括第一砖体、树脂隔块与第二砖体,所述树脂隔块位于第一砖体的一侧位置处,所述第二砖体位于树脂隔块的一侧位置处,所述第一砖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侧槽,所述第一砖体的上端位于第一侧槽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二砖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侧槽,所述第二砖体的上端位于第二侧槽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支撑块,所述树脂隔块的上端设置有上托板,所述树脂隔块的下端设置有下托板,所述上托板的上侧设置有橡胶防滑垫,所述树脂隔块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杆。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钉头,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安装有钉帽,所述第一砖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砖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上托板的上侧左右端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橡胶防滑垫的左右端均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上侧安装有定位螺钉。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贯穿第二砖体的内部位置处,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于第一砖体的内部位置处,所述第一砖体与第二砖体通过连接杆固定于树脂隔块的外侧位置处。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托板卡合于第一砖体与第二砖体的下侧位置处,所述上托板卡合于第一砖体与第二砖体的上侧位于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的对应侧位置处。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贯穿第二安装孔的内部,所
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于第一安装孔的内部,所述钉头位于第一侧槽的内部,所述钉帽位于第二侧槽的内部。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螺钉的下端贯穿固定片固定于上托板的上侧位置处,所述橡胶防滑垫通过定位螺钉与固定片固定于安装槽的内部位置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灰砂砖,通过树脂隔块对第一砖体与第二砖体防护,增加第一砖体与第二砖体的抗压性,第一砖体、树脂隔块与第二砖体为分体结构,提高制作的便捷度,通过连接杆装配第一砖体、树脂隔块与第二砖体,装配的便捷度高,降低装置的生产成本,通过上托板的上的橡胶防滑垫进行防滑,橡胶防滑垫能进行拆卸,达到更换橡胶防滑垫的目的,便于防滑结构的修复,保证装置的防滑效果,有利于行走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抗压防滑型灰砂砖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一种抗压防滑型灰砂砖中第一砖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一种抗压防滑型灰砂砖中隔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一种抗压防滑型灰砂砖中第二砖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一种抗压防滑型灰砂砖图3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第一砖体;2、树脂隔块;3、第二砖体;4、第一侧槽;5、第一支撑块;6、第二侧槽;7、第二支撑块;8、下托板;9、上托板;10、橡胶防滑垫;11、连接杆;12、钉头;13、钉帽;14、第一安装孔;15、第二安装孔;16、安装槽;17、固定片;18、定位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抗压防滑型灰砂砖,包括第一砖体1、树脂隔块2与第二砖体3,树脂隔块2位于第一砖体1的一侧位置处,第二砖体3位于树脂隔块2的一侧位置处,第一砖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侧槽4,第一砖体1的上端位于第一侧槽4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支撑块5,第二砖体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侧槽6,第二砖体3的上端位于第二侧槽6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支撑块7,树脂隔块2的上端设置有上托板9,树脂隔块2的下端设置有下托板8,上托板9的上侧设置有橡胶防滑垫10,树脂隔块2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一端贯穿第二砖体3的内部位置处,连接杆11的另一端贯穿于第一砖体1的内部位置处,第一砖体1与第二砖体3通过连接杆11 固定于树脂隔块2的外侧位置处,下托板8卡合于第一砖体1与第二砖体3的下侧位置处,上托板9卡合于第一砖体1与第二砖体3的上侧位于第一支撑块5与第二支撑块7的对应侧位置处,首先,取出第一砖体1、树脂隔块2与第二砖体3,把第一砖体1与第二砖体3 分别卡到树脂隔块2的左右侧,下托板8卡到第一砖体1与第二砖体3的下侧,上托板9 卡到第一砖体1与第二砖体3的上侧位置处,把连接杆11的一端贯穿第一砖体1与树脂隔块2插入第二砖体3的内部,固定第一砖体1、树脂隔块2与第二砖体3,把装置铺设到使用位置处的地面上,然后,开始使用,使用过程中树脂隔块2对第一砖体1与第二砖体3起到防护的作用,增加装置的抗压能力,通过橡胶防滑垫10完成防滑。
[0020]在图2、3、4、5中:连接杆11的一端设置有钉头12,连接杆11的另一端安装有钉帽
13,第一砖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4,第二砖体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5,上托板9的上侧左右端均开设有安装槽16,橡胶防滑垫10的左右端均设置有固定片17,固定片17的上侧安装有定位螺钉18,连接杆11的一端贯穿第二安装孔15的内部,连接杆11的另一端贯穿于第一安装孔14的内部,钉头12位于第一侧槽4的内部,钉帽13位于第二侧槽6的内部,定位螺钉18的下端贯穿固定片17固定于上托板9的上侧位置处,橡胶防滑垫10通过定位螺钉18与固定片17固定于安装槽16的内部位置处,把连接杆11 的一端贯穿第一安装孔14与树脂隔块2插入第二安装孔15的内部,钉头12卡到第一侧槽4的一侧,钉帽13转动到连接杆11的一端,钉帽13卡到第二侧槽6的内部,固定第一砖体1、树脂隔块2与第二砖体3,把装置铺设到使用位置处的地面上,当橡胶防滑垫 10磨损严重时,拆除定位螺钉18对固定片17的固定,取出安装槽16内部的橡胶防滑垫 10,取出新的橡胶防滑垫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压防滑型灰砂砖,包括第一砖体(1)、树脂隔块(2)与第二砖体(3),所述树脂隔块(2)位于第一砖体(1)的一侧位置处,所述第二砖体(3)位于树脂隔块(2)的一侧位置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砖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侧槽(4),所述第一砖体(1)的上端位于第一侧槽(4)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支撑块(5),所述第二砖体(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侧槽(6),所述第二砖体(3)的上端位于第二侧槽(6)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支撑块(7),所述树脂隔块(2)的上端设置有上托板(9),所述树脂隔块(2)的下端设置有下托板(8),所述上托板(9)的上侧设置有橡胶防滑垫(10),所述树脂隔块(2)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杆(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防滑型灰砂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1)的一端设置有钉头(12),所述连接杆(11)的另一端安装有钉帽(13),所述第一砖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4),所述第二砖体(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5),所述上托板(9)的上侧左右端均开设有安装槽(16),所述橡胶防滑垫(10)的左右端均设置有固定片(17),所述固定片(17)的上侧安装有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锋陈典平
申请(专利权)人:利川市大山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