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毛面层钩面层实现干法粘贴和管线分离的隔音地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8691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通过毛面层钩面层实现干法粘贴和管线分离的隔音地砖,属于建筑装修施工领域。它公开了从下至上的构造依次为:混凝土板、粘贴层、隔音层、连接层、地砖,管线嵌入于隔音层中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干式工法地面装修,满足管线分离与地面隔音的要求。与传统工法相比:简化了安装工序,节约了成本;减少了施工现场的脏、乱现象,实现了绿色施工;且使用毛面层钩面层和弹性垫层粘贴地砖(板)和混凝土板,后续维护或拆除管线也较为方便。后续维护或拆除管线也较为方便。后续维护或拆除管线也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过毛面层钩面层实现干法粘贴和管线分离的隔音地砖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装修工程行业的地板装修施工,具体涉及通过毛面层钩面层实现干法粘贴和管线分离的隔音地砖,也适用于隔音地板。

技术介绍

[0002]国务院《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倡导绿色建筑,降低建筑物能耗、节省能源开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节能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有效措施之一。同时,广东省正在积极推进以干式工法施工技术为代表的装配式装修技术。装配化装修主要是指以工业化的模式,进行模数化、一体化的设计,将标准化、模块化的建筑内装修部品,以现场干作业为主的装配式工艺进行组合,完成建筑全装修的一种建造模式,其可在实现绿色施工、节能减排的同时,提高建筑质量和品质,通过工艺流程的设计、BIM技术的应用,规避传统技术的诸多问题。
[0003]现有的地板装修施工多以手工艺为基础,存在大量湿作业,无法满足快速建造的要求,同时大量的非标准化小构件,如瓷砖、地板、管线等错综复杂,现场加工的效率低且浪费材料,不符合绿色建造的要求。不仅如此,装配式建筑中进行的水电管线的开槽施工,常产生巨大的工作量,耗费大量工时,严重拖慢施工进度,更违背了建筑工业化的初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地板装修施工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毛面层钩面层实现干法粘贴和管线分离的隔音地砖,可以实现干式工法地面装修,满足管线分离与地面隔声的要求。与传统工法相比,减少了安装工序,节约了成本;减少了施工现场的脏、乱现象,实现了绿色施工;且使用毛面层钩面层和弹性垫层粘贴地砖(板)和混凝土板,使后续维护或者拆除管线也较为方便。
[0005]本技术的隔音地砖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底部为初凝前将上表面打磨平整的混凝土板;
[0007]混凝土板上有粘贴层;
[0008]粘贴层上有隔音层,管线嵌入于隔音层中间;
[0009]隔音层上有连接层;
[0010]连接层上是要铺设的地砖。
[0011]进一步的,所述粘贴层是粘贴在混凝土板上的下毛面层;所述隔音层是弹性垫层,下毛面层与弹性垫层底面的下钩面层粘贴连接,弹性垫层顶面有上钩面层;所述连接层是粘贴在地砖底面的上毛面层,上毛面层与上构面层粘贴连接;敷设于下钩面层上的管线嵌于弹性垫层的开槽之中。其中,上毛面层和下毛面层厚度为5mm以上,材质可选用聚酰胺纤维或聚酯纤维;弹性垫层厚度为35mm以上,材质可选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聚氨基甲酸酯或聚氯乙烯;上、下钩面层厚度为5mm以上,材质可选用聚酰胺纤维或聚酯纤维。
[0012]进一步的,所述粘贴层是地砖胶;所述隔音层是梳齿层,梳齿底部为球形,主体是
细圆柱体,球形底部粘在地砖胶上;管线敷设在未涂覆地砖胶的混凝土板上,且嵌于梳齿之间;梳齿层、连接层和地砖一体化成型,或者分开设置。地砖胶厚度为5mm以上,材质采用环氧树脂结构胶或聚氨酯结构胶或硅酮结构胶;梳齿层厚度为35mm以上,材质采用高分子聚合材料,梳齿间隔为10mm以上;连接层厚度为5mm以上,材质采用高分子聚合材料。
[0013]进一步的,所述粘贴层是地砖胶;所述隔音层是钩面层,钩面层通过地砖胶粘贴在混凝土板上;所述连接层是毛面层,毛面层与构面层粘贴连接,管线嵌于内;毛面层上是地砖,毛面层与地砖一体化设置,或者分开设置。地砖胶厚度为5mm以上,材质采用环氧树脂结构胶或聚氨酯结构胶或硅酮结构胶;钩面层厚度为35mm以上,材质选用聚酰胺纤维或聚酯纤维;毛面层厚度为5mm以上,材质可选用聚酰胺纤维或聚酯纤维。
[0014]混凝土板厚度为80mm以上,地砖厚度为6mm以上。本技术的隔音地砖结构,也适用于隔音地板。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混凝土板与地砖(板)之间设置有隔音层作为中间层,仅需干式工法便可实现管线敷设,并解决了隔音问题,实现了绿色施工;
[0017]2、采用毛面层钩面层或梳齿层粘贴地砖(板)和混凝土地面,替代现有技术的地砖胶粘贴或者水泥砂浆粘贴,以实现清洁的干式工法装修施工,也使后续维护或者拆除管线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构造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构造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所示,在初凝前将上表面打磨平整的混凝土板11上粘贴下毛面层21,下毛面层21与弹性垫层41底面的下钩面层71粘贴连接,弹性垫层41顶面有上钩面层72,地砖61底面粘贴有上毛面层51,上毛面层51与上钩面层72粘贴连接,敷设于下钩面层71上的管线31嵌于弹性垫层41的开槽之中,整体构造成型,弹性垫层41可按管线31的设计路线任意开槽。
[0023]其中,混凝土板11厚度为80mm以上,地砖61厚度为6mm以上,其材料可以采用聚氯乙烯、实木、竹等。上毛面层51和下毛面层21的厚度为5mm以上,弹性垫层41的厚度为35mm以上,材质可选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聚氨基甲酸酯或聚氯乙烯等;上钩面层72和下钩面层71的厚度为5mm以上,上毛面层51和下毛面层21与上钩面层72和下钩面层71的材质相同,可选用聚酰胺纤维或聚酯纤维等。
[0024]实施例2
[0025]如图2所示,在初凝前将上表面打磨平整的混凝土板12上除管线32敷设位置外满涂地砖胶22,敷设管线32,紧接着铺设带梳齿层42的地砖62,梳齿层42与地砖62通过连接层52紧密结合一体成型,待地砖胶22凝固后,整体构造成型。梳齿层42的梳齿底部为球形,主体是细圆柱体,球形底部粘在地砖胶22上;管线32敷设在未涂覆地砖胶22的混凝土板12上,
且嵌于梳齿之间。
[0026]混凝土板12厚度为80mm以上,地砖62厚度为6mm以上,其材料可以采用聚氯乙烯、实木、竹等。地砖胶22厚度为5mm以上,材质采用环氧树脂结构胶或聚氨酯结构胶或硅酮结构胶;梳齿层42厚度为35mm以上,材质采用高分子聚合材料,梳齿间隔为10mm以上;连接层52厚度为5mm以上,材质采用高分子聚合材料。梳齿层42和连接层52的搞分子聚合材料可以选用改性橡胶、树脂、碳纤维、尼龙等。
[0027]实施例3
[0028]如图3所示,在初凝前将上表面打磨平整的混凝土板13上满涂地砖胶23,钩面层43通过地砖胶23粘贴在混凝土板13上,在钩面层43上敷设管线33,紧接着铺设一体化成型的底面带毛面层53的地砖63,毛面层53与构面层43粘贴连接,管线33嵌于内,整体构造成型。
[0029]混凝土板13厚度为80mm以上,地砖63厚度为6mm以上,其材料可以采用聚氯乙烯、实木、竹等。地砖胶23厚度为5mm以上,材质采用环氧树脂结构胶或聚氨酯结构胶或硅酮结构胶;钩面层43厚度为35mm以上,材质选用聚酰胺纤维或聚酯纤维等;毛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通过毛面层钩面层实现干法粘贴和管线分离的隔音地砖,其特征在于:底部为初凝前将上表面打磨平整的混凝土板;混凝土板上有粘贴层;粘贴层上有隔音层,管线嵌入于隔音层中间;隔音层上有连接层;连接层上是要铺设的地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毛面层钩面层实现干法粘贴和管线分离的隔音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层是粘贴在混凝土板上的下毛面层;所述隔音层是弹性垫层,下毛面层与弹性垫层底面的下钩面层粘贴连接,弹性垫层顶面有上钩面层;所述连接层是粘贴在地砖底面的上毛面层,上毛面层与上构面层粘贴连接;敷设于下钩面层上的管线嵌于弹性垫层的开槽之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毛面层钩面层实现干法粘贴和管线分离的隔音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层是地砖胶;所述隔音层是梳齿层,梳齿底部为球形,主体是细圆柱体,球形底部粘在地砖胶上;管线敷设在未涂覆地砖胶的混凝土板上,且嵌于梳齿之间;梳齿层、连接层和地砖一体化成型,或者分开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毛面层钩面层实现干法粘贴和管线分离的隔音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层是地砖胶;所述隔音层是钩面层,钩面层通过地砖胶粘贴在混凝土板上;所述连接层是毛面层,毛面层与构面层粘贴连接,管线嵌于内;毛面层上是地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阳康金明王帆陈凯敏颜恺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