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且出料口可转向的承接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846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可移动且出料口可转向的承接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漏斗,上端的横截面直径大于下端的横截面直径;上端的开口用于承接储存塔出料口,适配各种不便移动的储存塔,由下料漏斗进行接料;支撑架,一端与下料漏斗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滚轮,通过支撑架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并且设计有滚轮方便整体进行移动,以满足在不同的储存塔之间进行按需求接料;引流管,第一端与下料漏斗的下端过盈卡合,过盈卡合使得引流管可以绕中心轴转动,以调整出料口位置,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接料,且引流管的第二端与第一端形成的直线与竖直方向呈锐角,也就是说引流管呈倾斜设置,以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旋转引流管的角度从而调整下料位置。整下料位置。整下料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且出料口可转向的承接下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物料承接装置
,尤其涉及可移动且出料口可转向的承接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塑料加工的工艺过程,通常可以概括为原材料均匀混合,然后通过流道管道输送到注塑机中进行加热成型,最后挤出成固定膜,然后进行粉碎造粒进行筛分;将筛分后的合格物料放置在储存塔中,再由需求从储存塔中进行物料分装。
[0003]由于该种加工过程需要的注塑机械体积都非常大,往往搅拌机械和加热成型器械在不同楼层,而且储存塔也非常高耸庞大;因此在取用物料时非常繁琐,特别是对于不同存储塔生产物料,根据用户不同需求需要反复装载,而储存塔本身无法移动,出料口径无法控制,因此需要一种更适合少量混杂物料装载、并且更容易调控出料口位置的辅助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直接使用储存塔下料存在物料流量控制不便、下料方向不好控制、存储塔无法移动导致配料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且出料口可转向的承接下料装置,包括:
[0006]下料漏斗,上端和下端均开口,且所述上端的横截面直径大于所述下端的横截面直径;所述上端的开口用于承接外界的储存塔出料口;
[0007]支撑架,一端与所述下料漏斗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滚轮;
[0008]引流管,第一端与所述下料漏斗的下端过盈卡合,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形成的直线与竖直方向呈锐角。
[0009]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包括有多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均匀分布在所述下料漏斗的侧面;且相邻两根所述支撑柱之间的间距沿远离所述下料漏斗的方向逐渐增大。
[0010]作为优选,相邻两根所述支撑柱连接有横杆。
[0011]作为优选,相邻两根支撑柱上还可拆卸连接有抵接横杆,所述抵接横杆与所述横杆相平行;且所述抵接横杆与所述引流管抵接。
[0012]作为优选,所述引流管包括有多节螺纹拼接的管段。
[0013]作为优选,所述抵接横杆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引流管适配限位。
[0014]作为优选,所述下料漏斗靠近所述下端的侧面设置有透明观察窗。
[0015]作为优选,所述滚轮上设置有刹车片。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且出料口可转向的承接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漏斗,上端和下端均开口,且上端的横截面直径大于下端的横截面直径;上端的开口用于承接外界的储存塔出料口,能够适配各种不便移动的储存塔,且对应由下
料漏斗进行接料,控制下料速率;支撑架,一端与下料漏斗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滚轮,通过支撑架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并且设计有滚轮方便整体进行移动,以满足在不同的储存塔之间进行按需求接料;引流管,第一端与下料漏斗的下端过盈卡合,过盈卡合使得引流管可以绕中心轴转动,以调整出料口位置,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接料,且引流管的第二端与第一端形成的直线与竖直方向呈锐角,也就是说引流管呈倾斜设置,以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旋转引流管的角度从而调整下料位置。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拆除管段时的抵接横杆结构图。
[002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1]1、下料漏斗;11、上端;12、下端;
[0022]2、支撑架;21、滚轮;22、支撑柱;221、横杆;222、抵接横杆;2221、限位凸起;
[0023]3、引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
[0025]在下文描述中,给出了普选实例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深入的理解。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应当理解所述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它们的组合。
[0027]现有技术中,储存塔的容量和体积都非常巨大,所以对于工作人员来说非常不好操控,尤其是客户需要量存在大小差异,所以直接使用储存塔进行下料往往对下料容量把控不够准确,容易造成浪费;并且对物料种类有多样化需求时,对于操作人员来说就更加繁琐复杂;因此需要一种作为中间辅助用具的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0028]本技术公开一种可移动且出料口可转向的承接下料装置,请参阅图1

图3;包括:
[0029]下料漏斗1,上端11和下端12均开口,且上端11的横截面直径大于下端12的横截面直径;上端11的开口用于承接外界的储存塔出料口;更优化的,上端可以采用圆柱管道,并且可以进行套接加高,以适用不同高度的储存塔;
[0030]支撑架2,一端与下料漏斗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滚轮21;支撑架起到固定支撑下料漏斗的作用,并且利用滚轮来自由移动下料漏斗,从而在多个储存塔之间进行物料装载,以满足用户的不同物料的需求;
[0031]引流管3,第一端与下料漏斗1的下端过盈卡合,过盈卡合能够使得引流管和下料漏斗进行连接,并且可以使得引流管绕其和下料漏斗的连接处进行旋转,以调整引流管的朝向,从而改变下料位置;第二端与第一端形成的直线与竖直方向呈锐角;因为中部采用了
支撑架,对于操作人员来说较多结构阻碍,而引流到外面可以更好的改变下料地点,方便下料。所以对于整体结构来说,下料装置能够移动到不同的储存塔位置,并且根据场地限制和实时场地现况进行下料口方向的调整,以满足不同的下料需求。
[0032]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包括有多根支撑柱22,支撑柱22均匀分布在下料漏斗的侧面;且相邻两根支撑柱之间的间距沿远离下料漏斗的方向逐渐增大;也就是说呈现类似金字塔结构,保证整体结构稳定。
[0033]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根支撑柱22连接有横杆221。为了进一步增加结构稳定性,利用横杆来加固结构稳定。
[0034]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根支撑柱22上还可拆卸连接有抵接横杆222,抵接横杆222与横杆221相平行;且抵接横杆222与引流管抵接。因为引流管与下料漏斗采用过盈卡合连接,所以在下料过程中容易出现周向转动和上下抖动,因此为了保证结构的连接稳定性,采用一根可以拆卸的抵接横杆来进行抵接,保证引流管能够不发生结构抖动和晃动,而且可拆卸满足引流管旋转到各种角度进行抵接。
[0035]在本实施例中,引流管3包括有多节螺纹拼接的管段。其引流管的基础管段的长度最好不超过支撑架围合的区域,也就是在旋转过程中不会与支撑柱发生结构干涉,而加长后就可以更好的调整下料位置,并且能够更好的和抵接横杆进行抵接固定。
[0036]在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且出料口可转向的承接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漏斗,上端和下端均开口,且所述上端的横截面直径大于所述下端的横截面直径;所述上端的开口用于承接外界的储存塔出料口;支撑架,一端与所述下料漏斗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滚轮;引流管,第一端与所述下料漏斗的下端过盈卡合,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形成的直线与竖直方向呈锐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且出料口可转向的承接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有多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均匀分布在所述下料漏斗的侧面;且相邻两根所述支撑柱之间的间距沿远离所述下料漏斗的方向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且出料口可转向的承接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所述支撑柱连接有横杆。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祥忠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金庆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