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电子元器件的有机硅灌封胶流动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809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子元器件的有机硅灌封胶流动性检测装置,所述胶体流动性检测装置包含装置底座、装置支架、承流平面、挤出装置和推进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推动装置中的锥形推头往下作用,挤出装置中的胶体受锥形推头的挤压,胶体从挤出装置中的出料口中流出到承流平面中,胶体在承流平面静置流动一段时间,会在平面中铺展圆形直径,该直径是衡量胶体流动性优劣的指标。该装置快捷有效,可直观地观察到胶体的流动情况,衡量胶体流动性的优劣。衡量胶体流动性的优劣。衡量胶体流动性的优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电子元器件的有机硅灌封胶流动性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用于加成型有机硅灌封胶的流动性检测,具体涉及胶体流动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成型有机硅灌封胶主要是以微米、亚纳米级别粒径的无机填料和乙烯基硅油、固化助剂所制成的液体胶,常见的加成型有机硅灌封胶是由AB双组分构成的,使用时将A、B两个组分进行混合后灌浇在电子元器件的表面,灌封胶在一定的时间内交联固化形成一层隔绝层,保护电子元器件不受到水汽、灰尘的污染腐蚀,从而延长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加成型有机硅灌封胶的A、B组分在混合后会发生交联固化,因此胶体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流动至可以完全覆盖电子元器件的表面,这就要求胶体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能。
[0003]目前,行业内常使用粘度数据来表征胶体的稀稠程度,通过旋转粘度计的转子在胶体中旋转所受到的阻力计算出粘度数据,阻力越小,粘度值越低,表征胶体越稀,流动性越好,反之,表征胶体越稠,流动性越差。但仅仅通过旋转粘度计利用胶体的阻力反映出的胶体稀稠程度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
[0004]加成型有机硅灌封胶往往是一种假塑性流体。胶体中的无机粉体颗粒,在乙烯基硅油中,粉体颗粒之间存在有一定相互作用力,导致胶体内形成一种微弱的网状结构,当外力对其破坏时,网状结构被打破,胶体出现剪切变稀的现象。综上所述,当旋转粘度计旋转速度增加时,胶体会存在剪切变稀的情况,粘度值会降低,所以导致胶体在测试时,不同转速的情况下,会出现不同的粘度值,而且数值根据不同的胶体情况,会有更大的差异性,从而导致出现粘度无法准确表征胶体稀稠程度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便捷的胶体流动性检测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旋转粘度计不能准确反映胶体流动性的问题。
[000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验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电子元器件的有机硅灌封胶流动性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含装置底座、装置支架、承流平面、挤出装置和推进装置,所述装置底座上设置有检测装置的支撑杆和承流平面,所述支撑杆上分别安装有推进装置的固定卡座和挤出装置的固定卡座,推进装置、挤出装置分别焊接在固定卡座内,支撑杆与推进装置、挤出装置的固定卡座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固定旋钮,可以通过松开固定旋钮对挤出装置和推进装置进行上下滑动。
[0007]所述装置支架,含有可旋开金属挤出管与气动推杆卡座上的固定旋钮,通过进行上下滑动确定胶体流出时的高度。
[0008]所述承流平面是一块可移动的钢化玻璃平面,玻璃平面易于回收胶体及清洁,优选的,出料口离承流平面的高度为2~10cm。
[0009]所述推进装置是末端为锥形推头的气动推杆,锥形推头为橡胶材料,形状与挤出装置中的锥形挤出管一致,挤出时与挤出金属管的锥形头贴紧,确保胶体尽可能地完全挤出。
[0010]所述推进装置需先连接输气管,设置供给气压压力,确定胶体从挤出装置流出时的压力。
[0011]所述挤出装置是一个锥形挤出管,管材为合金金属材料,在锥形头上方位置上,设置有管口螺口,易于拆卸清洗。优选的,挤出管出料口直径为2~5mm,并设置有胶塞塞住。
[0012]本技术是向锥形挤出管中倒入胶体物料,通过气动推杆往下推动,把挤出管中的物料通过出料口挤出到玻璃平面中,在一定时间内,胶体会在平面中铺展出圆形,使用量尺量取胶体直径即可测试出胶体流动性数值。
[0013]本实验新型除以上简便操作之外,还具备通过设置外部的供给气压,确定气动推杆的推进速度,明确实验变量,增加测试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左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结构的俯视图
[0018]图1中:1、支撑杆;2、气动推杆的卡座固定旋钮;3、气动推杆卡座;4、锥形挤出管卡座的固定旋钮;5、锥形挤出管卡座;6、气动推杆;7、锥形推头; 8、锥形挤出管;9、挤出管管口螺口;10、出料口(含橡胶塞);11、支架脚、 12、支架脚;13、挤出管锥形口;14、水平显示液滴;15、玻璃平面;16、支架底座。
[0019]图5为实施例1测试样品1的流平直径
[0020]图6为实施例2测试样品2的流平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本使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检测方法完整清晰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胶体流动性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流动性检测装置底座,可以调节支架胶,使得底座和承流平面处于水平位置,底座面上有玻璃承流平面,用于承接挤出管挤出的胶体样品,连接底座有支撑杆,支撑杆上分别设置有气动推杆卡座以及金属管卡座,分别通过松开卡座的固定旋钮,可以上下调节气动推杆和挤出管的高度。
[0023]加成型有机硅灌封胶的胶体流动性检测装置操作流程
[0024](1)连接推进装置的输气管,设置供给气压压力;
[0025](2)确保挤出装置的橡胶塞塞住挤出管的出料口,往挤出管上口倒进胶体样品;(3)松开出料口的橡胶塞,同时打开气阀,气动推杆的锥形推头向下进行推动,挤压胶体从
出料口挤出,直至胶体完全从出料口挤出,然后开始计时,在一定的时间内,建议时间控制为5~15min,测试胶体在玻璃承流所铺展开的圆形直径,每个实验品测试2次。
[0026]实施例1~6
[0027]按照上述的胶体流动性检测装置操作流程,首先使用橡胶塞塞住挤出管出料口,称取不同粘度的1~6号样品胶体各20mL,从挤出管上口倒入,调节供给气动推杆的气压为30psi,开启气阀,气动推杆往下挤压,待胶体从出料口完全流出,开始计时,胶体静置10min后,使用量尺测量胶体直径。
[0028]表1
ꢀꢀ
名称胶体流平直径/cm胶体粘度/cp粘度测试条件实施例1样品110.1、10.261004号转子60r实施例2样品213.2、13.460504号转子60r实施例3样品314.1、14.035203号转子12r实施例4样品414.5、14.335603号转子12r实施例5样品59.6、9.782004号转子12r实施例6样品612.1、12.2135004号转子12r
[0029]粘度测试设备:上海五相旋转粘度计NDJ

8S;测试环境为:25℃,50%湿度。
[0030]从表1数据以及结合图5、图6可以观察到:实施例1~2中样品1和样品 2粘度接近,但样品2流平直径更大;实施例3~4中样品3和样品4的粘度值和流平直径较为接近;而实施例5~6中,样品6的粘度值更高,但流平直径更大。综上所述,样品的粘度值和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电子元器件的有机硅灌封胶流动性检测装置,包括装置底座、装置支架、承流平面、挤出装置和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上设置有检测装置的支撑杆和承流平面,所述支撑杆上分别安装有推进装置的固定卡座和挤出装置的固定卡座,推进装置、挤出装置分别焊接在固定卡座内,支撑杆与推进装置、挤出装置的固定卡座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固定旋钮,可以通过松开固定旋钮对挤出装置和推进装置进行上下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支架含有可旋开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惠明朱智濠陈镇淼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金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