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硅高导热复合填料检测方法的稠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844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有机硅高导热复合粉体填料的检测,同时涉及一种胶体稠度检测装置,所述胶体稠度检测装置包括装置支架、气动推杆、数显压力传感器、测试头、测试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把预先混合好的胶体填充进测试杯中,将测试杯放在测试平台上并启动推进装置,数显压力传感器匀速往下运动直至压力传感器末端的测试头锥入所要测试的胶体中,测试头所受的最大阻力数值通过压力传感器显示在显示屏上,该数值可表征胶体的稀稠程度,阻力越大,胶体越稠。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利,测试结果准确稳定性高,便于高导热复合改性粉体填料的生产管控测试。控测试。控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硅高导热复合填料检测方法的稠度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有机硅高导热复合改性粉体填料的检测,具体涉及一种胶体稠度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由于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子电器的功率逐渐增加,同时伴随着热量的产生,这就需要通过使用导热界面材料把热量从发热元件中传导出去。导热界面材料通常是将导热粉体与有机树脂复合而成,其中以有机硅树脂作为基体的应用最为广泛,产品形式包括有机硅导热灌封胶、导热垫片、导热硅脂、导热凝胶、导热泥等,这些导热界面材料作为热传递的重要桥梁,在CPU芯片、通讯设备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0003]为提高有机硅导热界面材料的导热系数,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加导热粉体的填充份数。近年来,随着粉体改性技术的提高,复合改性导热粉体在导热垫片、导热泥、导热凝胶等产品中的填充量越来越高,导热粉体在总配方中的占比可以达到96%以上,复合材料导热率可以达到6~10W/(m*k),在如此高填充中,需要对粉体质量作出更加严格的管控,才能保证最终产品的稳定性。以往在导热粉体行业中,通常只从复合改性粉体的常规参数(如粒径、吸油值、比表面积等)进行分析管控,但仅靠这些参数无法直观判断粉体在有机硅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因此,通过把复合改性粉体与树脂进行混合后采用粘度计或锥入度测试仪来反应其胶体稀稠度状态,但在高导热有机硅材料中由于粉体改性后在树脂中的填充量非常高,胶体已经形成一种干、硬的泥状,无法使用常规粘度计进行测试;其次,使用锥入度测试仪测试时,所需的胶量较多,且测试的胶体太稠,由于锥盘锥入深度小,导致测试波动值较大,使得测量的重复性较差,无法准确进行导热粉体的管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捷、稳定的胶体稀稠度的检测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复合改性粉体在高填充的情况下,无法通过现有测试方法判断粉体是否稳定的问题。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验新型提供一种有机硅高导热复合填料检测方法的稠度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测试平台、支撑杆、气动推杆、数显压力传感器、测试头、测试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测试平台和支撑杆;所述测试平台上设置有水平液滴和圆形凹槽;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位置设计有气动推杆和气动推杆的固定装置;所述数显压力传感器的末端设置有测试头;所述支撑杆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数显压力传感器和传感器固定装置;所述传感器固定装置下方设置有锁扣。
[0006]优选的,所述测试平台上的圆形凹槽直径为40~55mm,用于放置和固定测试杯;测试杯由合金材料制成,测试杯内径35~50mm,深度为30~45mm。
[0007]优选的,所述气动推杆采用双作用气缸,气动推杆推程为100~130mm,可以通过气压进行伸长和回缩;气动推杆通过固定装置倒立焊接在支撑杆上。
[0008]优选的,所述数显压力传感器和传感器固定装置之间设置有导轨和固定轴,滑动导轨便于数显压力传感器上下滑动;固定轴上设置有回程弹簧,固定轴和回程弹簧有利于降低压力传感器滑动时产生的震动。
[0009]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固定装置下方的锁扣,用于固定和调节数显压力传感器的高度。
[0010]优选的,所述数显传感器的选择测试精度为0.01N,并可记录瞬间压力值和最大压力值。
[0011]优选的,所述测试头由合金材料制成,尖端位置是一个锥体,测试头直径11~15mm,高度20~25mm,测试头上端是带螺纹,用于固定在压力传感器末端,测试头下端是锥度为8~10 的锥体,测试头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间刻度线。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3]针对现有技术中,高导热复合改性粉体在树脂基体中的稀稠度无法直接表征,不能很好的区别改性粉体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对于导热粉体的性能检测不完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有机硅高导热复合改性粉体填料的检测方法及稠度检测装置,通过表征粉体与有机树脂混合后胶体的状态,反映导热粉体在应用时的一种物理性质,该物理性质与导热粉体的表面张力和粘度有关。本技术为高导热复合改性粉体填料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丰富了复合改性粉体在成胶后稀稠度的检测手段,并且该方法和检测装置简单方便,结果准确度高,为不同复合改性粉体在实际应用中的检测提供支撑和帮助。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左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结构中测试头的主视图
[0017]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气动推杆固定装置;2、气动推杆;3、支撑杆;4、固定轴限位锁扣;5、数显压力传感器固定装置;6、数显压力传感器固定装置锁扣;7、数显压力传感器;8、测试头;9、测试平台;10、测试杯凹槽、11、水平液滴;12、支架脚;13、滑动导轨;14、回程弹簧;15、测试杯;17测试头螺口;18、测试头中间刻度线;19、测试头锥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本使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检测方法完整清晰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胶体稠度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胶体稠度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测试平台、支撑杆、水平液滴、气动推杆、数显压力传感器、测试头、测试杯。根据测试平台上的水平液滴,调节支架脚,使得测试平台处于水平位置;松开压力传感器固定装置锁扣,上下调节压力传感器的高度;松开数显压力传感器固定轴限位锁扣,上下调节数显压力传感器运动幅度;打开气阀,气动推杆往下推进,同时压力传感器往下运动至
最低位置,此时测试头中间刻度线需与测试杯上口持平,设备调整完毕。
[0020]胶体稠度检测装置操作流程
[0021](1)启动压力传感器并预热5min,选择记录最大压力模式;
[0022](2)称取粉体和硅油树脂,根据指定比例进行添加,并充分分散均匀,形成均匀胶状;
[0023](3)把胶体填充在测试模具中,充分按压密实后,把胶体抹刮平整,并与测试杯杯口持平; (4)把测试被放入测试平台凹槽中,然后对压力传感器进行清零操作,开启气阀,气动推杆按一定速度往下运动,测试头锥入胶体至中间刻度线,数显压力传感器上显示在锥入胶体时所受的最大压力值,记录数值;
[0024](5)按步骤3、4重复操作,测试3~5次,计算平均值。
[0025]胶体制备方法为:以500mPa
·
s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树脂基体,与粉体样品按一定质量份数比例混合,手工简单搅拌后,放入真空搅拌脱泡机中,按900~1200r/min进行真空分散5~8min制得混合均匀得胶体,待胶体温度自然冷却至25℃进行测试。测试环境:湿度50%, 25℃。
[0026]实施例:按照上述胶体稠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硅高导热复合填料检测方法的稠度检测装置,包括装置底座、测试平台、支撑杆、气动推杆、数显压力传感器、测试头、测试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上设置有测试平台和支撑杆;所述测试平台上设置有水平液滴和圆形凹槽;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位置设计有气动推杆和气动推杆的固定装置;所述支撑杆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数显压力传感器和传感器的固定装置;所述数显压力传感器的末端设置有测试头;所述传感器固定装置下方设置有锁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稠度检测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惠明张益苏广绍龙钟秀蒙永锋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金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