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便捷的电梯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6937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便捷的电梯空调,包括积水板,所述积水板上设有压缩机、蒸发皿和冷凝器,蒸发皿与冷凝器间隔设置于积水板的两端,积水板上设有与蒸发皿相对应的离心风机和与冷凝器相对应的轴流风机,积水板上设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离心风机设置于第一壳体内,轴流风机安装于第二壳体内,积水板的两侧设有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一壳体之间形成有安装蒸发皿的第一腔室,第二侧板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有安装冷凝器的第二腔室,第一侧板对应进风口的位置设有进风区域,第二侧板对应轴流风机的位置设置有出风区域,上述设置使得该电梯空调结构更加紧凑,装配更加方便。装配更加方便。装配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装便捷的电梯空调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空调的
,特别涉及一种安装便捷的电梯空调。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住宅的改善,电梯被使用的越来越多,而且,人们对电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快、稳、静音,而且要求美观、舒适,包括对空调的要求。因此,带有空调的电梯逐渐有了市场。电梯用空调按照送回风环境的不同,一般可分为轿厢顶置空调系统和外置机组(井道)送风空调系统。所述轿厢顶置空调系统是指空调主机直接摆放或者悬挂在电梯轿厢顶部的横梁上,空调器把轿厢内的空气抽出来,经制冷(热)后再送回轿厢内,如此周而复始,达到调节轿厢内气温目的的空调系统。所述外置机组(井道)送风空调系统是指在电梯井道外部设置空调机组或者通过大楼中央空调系统,将处理好的空气由送风管送入电梯井道内,再由轿厢顶部的风机送入轿厢,实现轿厢内空气温度调节的系统。
[0003]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建筑项目采用的电梯空调系统为轿厢置顶空调系统。现有的电梯空调装置包括积水板,设置于积水板上的蒸发皿、压缩机、冷凝器以及用于对蒸发皿和冷凝器进行散热的风机,为了降低风机的使用成本,目前的风机包括双轴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分别安装风扇,邻近蒸发皿一侧的风扇用于对蒸发皿进行散热,邻近冷凝器的一侧风扇用于对冷凝器进行散热,但是现有安装电机与风机的壳体一般有板材和板材或板材和泡沫箱拼接而成,不仅装配较为繁琐且材料成本较高,因此需要设计一款便于安装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便捷的电梯空调,安装离心风机的壳体部和安装轴流风机的第二壳体通过一体注塑形成,不仅材料成本更低且装配较为方便。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安装便捷的电梯空调,包括积水板,所述积水板上设有压缩机、蒸发皿和冷凝器,所述蒸发皿与冷凝器间隔设置于积水板的两端,所述积水板上设有与蒸发皿相对应的离心风机和与冷凝器相对应的轴流风机,所述积水板上设有邻近蒸发皿一侧的第一壳体和邻近冷凝器一侧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离心风机设置于第一壳体内用于将进风口的空气抽送至出风口,所述轴流风机安装于第二壳体内,所述积水板的两侧设有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一壳体之间形成有安装蒸发皿的第一腔室,所述第二侧板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有安装冷凝器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一侧板对应进风口的位置设有进风区域,所述第二侧板对应轴流风机的位置设置有出风区域。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壳体部和插接于壳体部的罩壳,所述进风口设置于罩壳上且与离心风机的位置相对应。
[000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部内部具有蜗壳状内腔,所述出风口设置于壳体部且位于进风口的旁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部上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所述离心风机安装于双轴电机邻
近蒸发皿一侧的输出轴,所述轴流风机安装于双轴电机邻近冷凝器一侧的输出轴。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位于出风口的上端设有与内腔隔离设置的至少一个安装腔。
[0010]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部通过插筋围覆形成内腔,所述罩壳设有与插筋插接配合的插槽。
[0011]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部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第二壳体也一体注塑成型。
[0012]进一步地,所述积水板对应第一壳体的位置设有多道支撑条,所述第一壳体插接于积水板且该第一壳体通过支撑条悬空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的中部通过分隔槽将冷凝器分成的两部分,其中分隔槽贯穿冷凝器的上端,所述冷凝器对应分隔槽的位置设有水槽,所述水槽的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水槽的底部设有若干道沿水槽长度方向设置的出水口,所述积水板上设有用于将积水板内的冷凝水抽送至水槽的水泵。
[0014]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邻近第二壳体的一侧与积水板底部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冷凝器远离第二壳体的一侧的底部延伸至积水板的底部。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 安装离心风机的壳体部一体注塑形成,安装轴流风机的第二壳体同样一体注塑形成,不仅材料成本更低且装配较为方便;
[0017]2. 离心风机和轴流风机均通过双轴电机带动,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且使得该电梯空调结构更加紧凑;
[0018]3.通过在冷凝器的内部设置水槽,利用水泵将积水板内的冷凝水抽送至水槽,冷凝水进入水槽后通过出水口向下排出,利用冷凝器的温度,将冷凝水蒸发,达到无排水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对冷凝器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2]图4是本技术的横向剖视图。
[0023]图5是本技术的纵向剖视图。
[0024]图6是本技术的壳体部和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技术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本技术的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积水板;11、第一壳体;111、壳体部;112、罩壳;113、进风口;114、出风口;115、安装腔;116、加强条;117、插筋;118、插槽;12、第二壳体;13、第一侧板;131、第一腔室;132、进风区域;14、第二侧板;141、第二腔室;142、出风区域;15、支撑条;2、压缩机;3、蒸发皿;4、冷凝器;41、分隔槽;42、水槽;43、进水口;44、出水口;5、双轴电机;51、离心风机;52、轴流风机;6、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9]如图1

8所示,一种安装便捷的电梯空调,包括积水板1,所述积水板1上设有压缩机2、蒸发皿3和冷凝器4,所述压缩机2、蒸发皿3和冷凝器4管路相连,所述蒸发皿3与冷凝器4间隔设置于积水板1的两端,所述积水板1上设有与蒸发皿3相对应的离心风机51和与冷凝器4相对应的轴流风机52,所述积水板1上设有邻近蒸发皿3一侧的第一壳体11和邻近冷凝器4一侧的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设有进风口113和出风口114,所述离心风机51设置于第一壳体11内用于将进风口113的空气抽送至出风口114,所述轴流风机52安装于第二壳体12内,所述积水板1的两侧设有第一侧板13与第二侧板14,所述第一侧板13与第一壳体11之间形成有安装蒸发皿3的第一腔室131,所述第二侧板14与第二壳体12之间形成有安装冷凝器4的第二腔室141,所述第一侧板13对应进风口113的位置设有进风区域132,空气通过进风区域132进入蒸发皿3降温后进入进风口113,在离心风机51作用下从出风口114排出,所述第二侧板14对应轴流风机52的位置设置有出风区域142,所述轴流风机52用于对冷凝器4进行散热,换热后的空气从出风区域142排出。
[0030]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便捷的电梯空调,包括积水板(1),所述积水板(1)上设有压缩机(2)、蒸发皿(3)和冷凝器(4),所述蒸发皿(3)与冷凝器(4)间隔设置于积水板(1)的两端,所述积水板(1)上设有与蒸发皿(3)相对应的离心风机(51)和与冷凝器(4)相对应的轴流风机(52),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水板(1)上设有邻近蒸发皿(3)一侧的第一壳体(11)和邻近冷凝器(4)一侧的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设有进风口(113)和出风口(114),所述离心风机(51)设置于第一壳体(11)内用于将进风口(113)的空气抽送至出风口(114),所述轴流风机(52)安装于第二壳体(12)内,所述积水板(1)的两侧设有第一侧板(13)与第二侧板(14),所述第一侧板(13)与第一壳体(11)之间形成有安装蒸发皿(3)的第一腔室(131),所述第二侧板(14)与第二壳体(12)之间形成有安装冷凝器(4)的第二腔室(141),所述第一侧板(13)对应进风口(113)的位置设有进风区域(132),所述第二侧板(14)对应轴流风机(52)的位置设置有出风区域(1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便捷的电梯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壳体部(111)和插接于壳体部(111)的罩壳(112),所述进风口(113)设置于罩壳(112)上且与离心风机(51)的位置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装便捷的电梯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部(111)内部具有蜗壳状内腔,所述出风口(114)设置于壳体部(111)且位于进风口(113)的旁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装便捷的电梯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部(111)上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皇甫益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奉化光亚计数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