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便携式移动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51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移动式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便携式移动空调,包括壳体、换热系统和控制电路板,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形成密封回路,壳体的内侧底部设有用于引导冷凝水流动的流道,流道的一端位于蒸发器的下方,冷凝器的下方设有对流式打水装置,壳体内侧两端设有第一导风罩和第二导风罩,第一导风罩内设有第一风机,第二导风罩内设有第二风机,第二出风口中设置有摆风机构,壳体的下方设置有行走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型便携式移动空调,极大的提高了冷凝器的水滴的蒸发效率,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摆叶,使得空调的出风方向的调节能加灵活,配和气压棒灵活的调节空调的高度,使移动空调能够适应更多的场景。

An improved portable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便携式移动空调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式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便携式移动空调。
技术介绍
移动空调,顾名思义就是可以随意移动的空调。世界上第一台可移动空调诞生于1986年意大利德龙公司。机体内压缩机、排风机、电热器、蒸发器、风冷翅片式冷凝器等装置一应俱全,机身配有电源插头,机壳底座安装了四个脚轮,可使空调随心所移。从外观上看,空调的款型和体积均与空调扇差不多,具有时尚、轻便、灵巧等个性魅力。移动空调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当蒸发器的表面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时,在蒸发器的表面就会形成冷凝水,一般的设置有用于回收冷凝水的接水盘,并且在接水盘上设置有打水装置,通过打水装置将接水盘中的冷凝水打到冷凝器上,高温的冷凝器使冷凝水气化成水蒸气,再通过风机吹出,既解决了冷凝水排放的问题,又对冷凝器起到降温作用。但是目前很多移动空调中的打水装置结构都较为简单,打水效率不高,并且多数移动空调都是一体柜式的外形,无法灵活调节高低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便携式移动空调。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改进型便携式移动空调,包括壳体、换热系统和控制电路板,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通过毛细管道连接形成密封回路,冷凝器和蒸发器分别设置于壳体的内侧两端,壳体的内侧底部设有用于引导冷凝水流动的流道,流道的一端位于蒸发器的下方,流道的另一端位于冷凝器的下方,冷凝器的下方设有将流道内的冷凝水抽打至冷凝器上的对流式打水装置,壳体内侧两端设有第一导风罩和第二导风罩,冷凝器容置于第一导风罩内,蒸发器位于第二导风罩内,壳体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一导风罩对应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一导风罩内设有第一风机,壳体的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二导风罩对应设置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二导风罩内设有第二风机,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第二出风口中设置有摆风机构,壳体的下方设置有行走装置。作为一种改进型便携式移动空调的优选方案,壳体的内侧底部设有一圈封闭的且用于隔开控制电路板和压缩机的隔板,隔板与壳体内侧的底部侧边形成所述流道,流道的底部高度在自蒸发器到冷凝器的方向上递减,对流式打水装置设置于流道的低处。作为一种改进型便携式移动空调的优选方案,对流式打水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两个同轴且间隔设置的打水轮,两个打水轮的上半部均位于冷凝器内侧,每个打水轮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抬水槽,第一电机和两个打水轮之间设置有外圆柱壳、内圆柱轴和换向机构,外圆柱壳的一端为敞口结构,外圆柱壳与内圆柱轴二者共轴线设置,换向机构设置于外圆柱壳与内圆柱轴之间的间隙中,换向机构同时连接外圆柱壳与内圆柱轴,内圆柱轴上同轴设置有一个外套杆,外套杆远离内圆柱轴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个用于连接其中一个打水轮的第一法兰,外圆柱壳的内侧同轴设置有一个内连接轴,内连接轴位于外杆套的内侧,内连接轴的外端穿过与第一法兰连接的打水轮并与另一个打水轮固定连接,外圆柱壳的封闭端外侧中心处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电机主轴的轴套,第一电机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作为一种改进型便携式移动空调的优选方案,换向机构包括U型支架和滑块,U型支架的两端固定卡设于外圆柱壳和内连接轴之间的间隙中,U型支架的两端均为设有夹层,滑块设置于U型支架其中一端的夹层中,滑块沿外圆柱壳直径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凸轴,外圆柱壳的内壁与内圆柱轴的外壁上均开设有一个封闭的环槽,环槽的轴线内圆柱轴的轴线相交且不重合,两个凸轴分别滑动设置于两个环槽中。作为一种改进型便携式移动空调的优选方案,摆风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三电机、横向摆叶和两个纵向摆叶,第二电机固定设置于第二导风罩的顶部,两个纵向摆叶的一端上下侧均分别与第二导风罩的风道出口处,两个纵向摆臂之间设置有一个十字型摆臂,十字型摆臂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向摆叶的自由端铰接,第二电机的主轴向下连接有一个拨杆,拨杆的自由端底部设有一个向下延伸的凸圆柱,十字型摆臂上设有一个供凸圆柱滑动连接的条形孔,横向摆叶的两端轴接于第二导风罩的风道中,横向摆叶上设有用于避让两个纵向摆叶的V型避让缺口,第三电机的主轴朝下设置并且固定连接有一个竖直的螺纹杆,螺纹杆的外侧螺纹套设有一个与齿轮啮合的纵向齿条,第二导风罩的内壁上设置有一个纵向限位条,纵向齿条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与纵向限位条滑动连接的纵向滑槽。作为一种改进型便携式移动空调的优选方案,行走装置包括移动脚座和气压棒,气压棒的下端与移动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气压棒的顶部输出端与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作为一种改进型便携式移动空调的优选方案,壳体的内侧底部设有用于检测水位的水位检测装置,水位检测装置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作为一种改进型便携式移动空调的优选方案,换热系统还包括设置于蒸发器内的PTC加热装置,PTC加热装置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型便携式移动空调,通过设置双打水轮,提升了抬水量的同时将水滴细化,极大的提高了冷凝器的水滴的蒸发效率,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摆叶,使得空调的出风方向的调节能加灵活,配和气压棒灵活的调节空调的高度,使移动空调能够适应更多的场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分解图一。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分解图二。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分解图三。图7所示为第一导风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为第二导风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为摆风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所示为对流式打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11所示为对流式打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12所示为对流式打水装置的局部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一。图13所示为对流式打水装置的局部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二。图14所示为对流式打水装置的局部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三。图15所示为对流式打水装置的局部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四。图16所示为图8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中:壳体1,压缩机2,冷凝器3,蒸发器4,流道5,对流式打水装置6,第一导风罩7,第二导风罩8,第一进风口9,第一出风口10,第一风机11,第二进风口12,第二出风口13,第二风机14,摆风机构15,隔板16,第一电机17,打水轮18,抬水槽19,外圆柱壳20,内圆柱轴21,外套杆22,第一法兰23,内连接轴24,U型支架25,滑块26,夹层27,凸轴28,环槽29,第二电机30,第三电机31,横向摆叶32,纵向摆叶33,十字型摆臂34,拨杆35,凸圆柱36,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便携式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换热系统和控制电路板,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2)、冷凝器(3)和蒸发器(4),压缩机(2)、冷凝器(3)和蒸发器(4)之间通过毛细管道连接形成密封回路,其特征在于:冷凝器(3)和蒸发器(4)分别设置于壳体(1)的内侧两端,壳体(1)的内侧底部设有用于引导冷凝水流动的流道(5),流道(5)的一端位于蒸发器(4)的下方,流道(5)的另一端位于冷凝器(3)的下方,冷凝器(3)的下方设有将流道(5)内的冷凝水抽打至冷凝器(3)上的对流式打水装置(6),壳体(1)内侧两端设有第一导风罩(7)和第二导风罩(8),冷凝器(3)容置于第一导风罩(7)内,蒸发器(4)位于第二导风罩(8)内,壳体(1)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一导风罩(7)对应的第一进风口(9)和第一出风口(10),第一导风罩(7)内设有第一风机(11),壳体(1)的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二导风罩(8)对应设置的第二进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第二导风罩(8)内设有第二风机(14),压缩机(2)、冷凝器(3)、蒸发器(4)、第一风机(11)和第二风机(14)均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第二出风口(13)中设置有摆风机构(15),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行走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便携式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换热系统和控制电路板,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2)、冷凝器(3)和蒸发器(4),压缩机(2)、冷凝器(3)和蒸发器(4)之间通过毛细管道连接形成密封回路,其特征在于:冷凝器(3)和蒸发器(4)分别设置于壳体(1)的内侧两端,壳体(1)的内侧底部设有用于引导冷凝水流动的流道(5),流道(5)的一端位于蒸发器(4)的下方,流道(5)的另一端位于冷凝器(3)的下方,冷凝器(3)的下方设有将流道(5)内的冷凝水抽打至冷凝器(3)上的对流式打水装置(6),壳体(1)内侧两端设有第一导风罩(7)和第二导风罩(8),冷凝器(3)容置于第一导风罩(7)内,蒸发器(4)位于第二导风罩(8)内,壳体(1)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一导风罩(7)对应的第一进风口(9)和第一出风口(10),第一导风罩(7)内设有第一风机(11),壳体(1)的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二导风罩(8)对应设置的第二进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第二导风罩(8)内设有第二风机(14),压缩机(2)、冷凝器(3)、蒸发器(4)、第一风机(11)和第二风机(14)均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第二出风口(13)中设置有摆风机构(15),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行走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便携式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内侧底部设有一圈封闭的且用于隔开控制电路板和压缩机(2)的隔板(16),隔板(16)与壳体(1)内侧的底部侧边形成所述流道(5),流道(5)的底部高度在自蒸发器(4)到冷凝器(3)的方向上递减,对流式打水装置(6)设置于流道(5)的低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便携式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对流式打水装置(6)包括第一电机(17)和两个同轴且间隔设置的打水轮(18),两个打水轮(18)的上半部均位于冷凝器(3)内侧,每个打水轮(18)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抬水槽(19),第一电机(17)和两个打水轮(18)之间设置有外圆柱壳(20)、内圆柱轴(21)和换向机构,外圆柱壳(20)的一端为敞口结构,外圆柱壳(20)与内圆柱轴(21)二者共轴线设置,换向机构设置于外圆柱壳(20)与内圆柱轴(21)之间的间隙中,换向机构同时连接外圆柱壳(20)与内圆柱轴(21),内圆柱轴(21)上同轴设置有一个外套杆(22),外套杆(22)远离内圆柱轴(2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个用于连接其中一个打水轮(18)的第一法兰(23),外圆柱壳(20)的内侧同轴设置有一个内连接轴(24),内连接轴(24)位于外杆套的内侧,内连接轴(24)的外端穿过与第一法兰(23)连接的打水轮(18)并与另一个打水轮(18)固定连接,外圆柱壳(20)的封闭端外侧中心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皇甫庆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奉化光亚计数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