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截骨导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6852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肱骨截骨导向结构,包括:第一导板组,所述第一导板组具有第一截缝,所述第一导板组能够与所述肱骨的骨棒处接触定位,所述第一截缝对准所述肱骨的底面截面的位置,所述第一截缝能够供切割工具穿过形成所述底面截面;以及第二导板组,所述第二导板组具有第二截缝以及截骨导向槽,所述第二导板组能够与所述肱骨的骨棒处及所述底面截面接触定位,所述第一截缝对准所述肱骨的前端截面的位置,所述截骨导向槽对准所述肱骨的后部截槽的位置,所述第二截缝能够供所述切割工具穿过,形成所述前端截面,所述截骨导向槽能够供所述切割工具穿过形成所述后部截槽。实现对肱骨的各个截面进行准确定位,保证截骨的准确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肱骨截骨导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截骨定位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肱骨截骨导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肩关节是身体中最为灵活的关节,肩关节的主要功能为运动,其次是支撑重力。肩关节为典型的球窝关节,其运动分屈曲、伸展、外展、内收、外旋和内旋。为了治疗肩关节炎症、肱骨头坏死、肿瘤、骨折等疾病,需要进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
[0003]对于目前的人工肩关节置换术而言,在手术之前,需要对肱骨进行截骨,然后再对肱骨进行关节置换。在对肱骨进行截骨时,通常需要采用肘关节截骨导板组进行导向,保证肱骨截骨的准确性,便于人工关节的置换。
[0004]但是,目前对肱骨截骨所采用的关节截骨导板组定位复杂,操作困难,难以准确定位肱骨的截骨表面,影响肱骨的截骨效率及效果,同时还会存在截骨失误的风险,不便于医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肱骨的截骨操作复杂以及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提供一种降低截骨复杂程度保证定位准确的肱骨截骨导向结构。
[0006]一种肱骨截骨导向结构,用于对肱骨的截骨操作进行导向定位,所述肱骨截骨导向结构包括:
[0007]第一导板组,所述第一导板组具有第一截缝,所述第一导板组能够与所述肱骨的骨棒处接触定位,所述第一截缝对准所述肱骨的底面截面的位置;
[0008]第二导板组,所述第二导板组具有第二截缝以及截骨导向槽,所述第二导板组能够与所述肱骨的骨棒处及所述底面截面接触定位,所述第一截缝对准所述肱骨的前端截面的位置,所述截骨导向槽对准所述肱骨的后部截槽的位置。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板组包括第一定位组件以及第一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能够与所述肱骨的骨棒接触定位,所述第一截缝位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具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用于定位所述肱骨的骨棒。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一截骨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部分连接所述第一截骨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截骨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截缝。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朝向所述肱骨的表面凹陷于所述第一定位板朝向所述肱骨的表面。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板组包括第二定位组件与第二导向组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组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能够与所述肱骨的骨棒接触定
位,所述第二导向组件能够与所述肱骨的底面截面接触定位,所述第二截缝及所述截骨导向槽位于所述第二导向组件。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具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用于定位所述肱骨的骨棒。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二截骨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截骨板,且所述第二截骨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截骨板能够与所述肱骨的底面截面贴合;
[0016]所述第二截缝贯通设置于所述第二截骨板,在所述第二截骨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所述第二连接板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截骨板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形成所述截骨导向槽。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板朝向所述肱骨的表面凹陷于所述第二定位板朝向所述肱骨的表面。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板组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三截骨板以及第四截骨板,所述第二截缝设置于所述第三截骨板,所述截骨导向槽设置于所述第四截骨板。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0]本技术的肱骨截骨导向结构,对肱骨的截骨操作进行定位时,将第一导板组与肱骨的骨棒贴合,实现第一导板组的定位,使得第一截缝能够对准肱骨的待截骨的底面截面的位置,此时,切割工具能够穿过第一截缝伸入到肱骨中,对肱骨进行截骨,并在肱骨的底部形成底面截面。随后,拆除第一导板组,在相同的位置安装第二导板组,将第二导板组与肱骨的骨棒处、底面截面贴合,实现第二导板组的定位,使得第二截缝能够对准肱骨的待截骨的前端截面的位置,此时,切割工具能够穿过第二截缝伸入到肱骨中对肱骨进行截骨,并在肱骨的前端形成前端截面,穿过截骨导向槽伸入到肱骨中对肱骨进行截骨,并在肱骨的后部形成后部截槽。拆除第二导板组后,可以对肱骨进行关节置换。通过第一导板组与第二导板组对肱骨的截骨进行导向,以对肱骨进行截骨操作后形成底面截面、前端截面以及后部截槽,有效的解决目前肱骨的截骨操作复杂以及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实现对肱骨的各个截面进行准确定位,简化肱骨的截骨操作过程,提高截骨效果,保证截骨的准确性,降低截骨失误风险,便于医生使用。而且,肱骨截骨导向结构的整体结构是一致的,其在使用时的具体尺寸会根据患者尺寸不同而不同,而具体尺寸则根据患者的CT数据来定制的,以使得肱骨截骨导向结构能够实用不同患者,便于肱骨截骨导向结构的定位安装。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肱骨截骨导向结构中第一导板组从一角度看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导板组从另一角度看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导板组从再一角度看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1所示的第一导板组安装于肱骨从一角度看的示意图;
[0025]图5为图4所示的第一导板组安装于肱骨从另一角度看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肱骨截骨导向结构中第二导板组从一角度看的示意
图;
[0027]图7为图6所示的第一导板组从另一角度看的示意图;
[0028]图8为图6所示的第一导板组从再一角度看的示意图;
[0029]图9为图6所示的第一导板组安装于肱骨从一角度看的示意图;
[0030]图10为图9所示的第一导板组安装于肱骨从另一角度看的示意图;
[0031]图11为利用本技术肱骨截骨导向结构截骨后的肱骨从一角度看的示意图;
[0032]图12为图11所示的肱骨从另一角度看的示意图;
[0033]图1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第二导板组中第三截骨板的示意图;
[0034]图1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第二导板组中第四截骨板的示意图。
[0035]其中:100、第一导板组;110、第一定位组件;111、第一定位板;1111、第一定位槽;1112、第一固定孔;120、第一导向组件;121、第一连接板;1211、第三固定孔;122、第一截骨板;123、第一截缝;200、第二导板组;210、第二定位组件;211、第二定位板;2111、第二定位槽;2112、第二固定孔;220、第二导向组件;221、第二连接板;2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肱骨截骨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对肱骨(300)的截骨操作进行导向定位,所述肱骨截骨导向结构包括:第一导板组(100),所述第一导板组(100)具有第一截缝(123),所述第一导板组(100)能够与所述肱骨(300)的骨棒(310)处接触定位,所述第一截缝(123)对准所述肱骨(300)的底面截面(321)的位置;第二导板组(200),所述第二导板组(200)具有第二截缝(223)以及截骨导向槽(224),所述第二导板组(200)能够与所述肱骨(300)的骨棒(310)处及所述底面截面(321)接触定位,所述第一截缝(123)对准所述肱骨(300)的前端截面(322)的位置,所述截骨导向槽(224)对准所述肱骨(300)的后部截槽(323)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肱骨截骨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板组(100)包括第一定位组件(110)以及第一导向组件(120),所述第一定位组件(110)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120),所述第一定位组件(110)能够与所述肱骨(300)的骨棒(310)接触定位,所述第一截缝(123)位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1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肱骨截骨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110)包括第一定位板(111),所述第一定位板(111)具有第一定位槽(1111),所述第一定位槽(1111)用于定位所述肱骨(300)的骨棒(3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肱骨截骨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120)包括第一连接板(121)以及第一截骨板(122),所述第一连接板(12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111),所述第一连接板(121)的另一端部分连接所述第一截骨板(122),且所述第一连接板(121)与所述第一截骨板(122)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截缝(12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肱骨截骨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21)朝向所述肱骨(300)的表面凹陷于所述第一定位板(111)朝向所述肱骨(300)的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1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宁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