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适应大变幅水位的水库漂浮式水上光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66644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适应大变幅水位的水库漂浮式水上光伏装置,该装置包括浮体,光伏阵列,滑轮,钢丝绳,固定卷扬机,浮体连接装置,船锚;浮体连接装置包括卸扣和拉杆;所述的光伏阵列安装在浮体上,每个光伏阵列对应一个浮体,浮体之间通过卸扣铰接成一个整体光伏发电大阵列;所述的在光伏阵列的上下游角部设置滑轮;所述的船锚锚固在河道底部;钢丝绳穿过光伏阵列上的滑轮后缠绕在固定卷扬机上约束光伏阵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水库的水位的涨落对钢丝绳进行收放,达到使光伏阵列适应水库水位变化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具备水平旋转功能的滑轮机构能够适应浮体上下浮动时钢丝绳角度变化而确保浮体的稳定。绳角度变化而确保浮体的稳定。绳角度变化而确保浮体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适应大变幅水位的水库漂浮式水上光伏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光伏装置结构
,尤其是属于一种能适应大变幅水位的水库漂浮式水上光伏装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是实现碳达峰目标关键时间窗口,光伏产业在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我国光伏产品制造规模不断扩大,光伏发电应用市场也在快速增长。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0003]我国有大中型水库约4700余座,库区的大面积水域用于布置水上光伏阵列是充分利用资源的好选择。水上光伏具有节约土地资源且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发电效率高、节约水资源、抑制藻类繁殖、规避土地限制、电站运行维护方便等优势。大中型水库通常具备发电、防洪冲沙、供水、灌溉等综合功能,水库校核水位至死水位的变幅有的高达百米以上,要求光伏阵列能够适应百米以上的水位变化而稳定运行,这给在水电站水库布置光伏阵列带来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缺陷,提供一种能适应大变幅水位的水库漂浮式水上光伏装置。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能适应大变幅水位的水库漂浮式水上光伏装置,本技术该装置包括浮体1、光伏阵列2、滑轮、钢丝绳4、固定卷扬机5、浮体连接装置7、船锚8;浮体连接装置7包括卸扣9和拉杆10;
[0007]所述的光伏阵列2安装在浮体1上,每个光伏阵列2对应一个浮体1,浮体之间通过卸扣9铰接成一个整体光伏发电大阵列;
[0008]所述的浮体1的上下游角部设置滑轮;
[0009]所述的船锚8锚固在河道底部;
[0010]所述的浮体1设置为密闭中空结构;拉杆10贯通浮体1,拉杆10端头处与卸扣9连接;各个浮体1通过浮体连接装置7连接为整体;在水库两岸合适的位置布置固定卷扬机5,船锚8上固定钢丝绳4的一端,该钢丝绳4穿过光伏阵列上的滑轮后缠绕在固定卷扬机5上约束光伏阵列。
[0011]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的滑轮为具备水平旋转功能的滑轮机构3;具备水平旋转功能的滑轮机构3包括导向滑轮11、滚动轴承12、端盖A 13、套筒14、轴15、连接件A 17、推力轴承19、连接件B 20、端盖B 22、机架23、底板25组成;
[0012]具备水平旋转功能的滑轮机构3上部设置导向滑轮11;
[0013]滚动轴承12设置在导向滑轮11下部;
[0014]端盖A 13设置在滚动轴承12外侧;
[0015]套筒14设置在端盖A 13下部与轴15外壁接触连接;
[0016]推力轴承19设置在机架23内部的下部位置;
[0017]底板25通过连接件A 17与机架23进行螺栓连接,
[0018]机架23通过连接件B 20与端盖B 22进行螺栓连接。
[0019]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的具备水平旋转功能的滑轮机构3包括耳板16、加强板26;所述的耳板16设置为两块,分别垂直设置在连接件A 17上部,轴15两端穿过耳板16与其连接;所述的加强板26固定设置在耳板16外侧。
[0020]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的具备水平旋转功能的滑轮机构3包括止轴板27、连接件C 28;所述的止轴板27通过连接件C 28与耳板16连接;所述的止轴板27限制轴15的晃动幅度。
[0021]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的具备水平旋转功能的滑轮机构3包括连接轴18;连接轴18设置在机架23下部,与浮体1固定连接。
[0022]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的具备水平旋转功能的滑轮机构3包括密封件B24;所述的密封件B24设置在底板25和机架23之间。
[0023]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的密封件B 24为油毡。
[0024]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的具备水平旋转功能的滑轮机构3包括密封件A 21;端盖B 22内圈加工设置有密封圈安装沟槽,沟槽内部安装设置密封件A 21。
[0025]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的密封件A 21为O型密封圈。
[0026]进一步为,本技术所述的浮体1结构的宽度设置在3.5m以内,高度设置在2m以内,长度设置在16m以内。
[002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结构设计巧妙,制造方便,维修更换零件省时省力,节约成本;2、本技术有助于水库区域的光伏阵列发电事业的开展;虽有百米以上的水位变化仍能确保装置上的光伏阵列稳定运行;3、本技术可根据水库的水位的涨落对钢丝绳进行收放,达到使光伏阵列适应水库水位变化的目的;4、本技术设置的具备水平旋转功能的滑轮机构能够适应浮体上下浮动时钢丝绳角度变化而确保浮体的稳定。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做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漂浮式水上光伏发电站光伏阵列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0030]图2为漂浮式水上光伏发电站光伏阵列的立面布置图(顺水流向);
[0031]图3为漂浮式水上光伏发电站光伏阵列的立面布置图(垂直水流向);
[0032]图4为浮船卸扣、拉杆连接方案图;
[0033]图5为具备水平旋转功能的滑轮机构方案图;
[0034]图6为图5滑轮机构的剖视图;
[0035]图7为启闭机室的结构图。
[0036]图中,1:浮体,2:光伏阵列,3:具备水平旋转功能的滑轮机构,4:钢丝绳,5:固定卷扬机,6:启闭机室,7:浮体连接装置,8:船锚,9:卸扣,10:拉杆,11:导向滑轮,12:滚动轴承,13:端盖A,14:套筒,15:轴,16:耳板,17:连接件A,18:连接轴,19:推力轴承,20:连接件B,
21:密封件A,22:端盖B,23:机架,24:密封件B,25:底板,26:加强板,27:止轴板,28:连接件C。
具体实施方式
[0037]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
[0038]一种能适应大变幅水位的水库漂浮式水上光伏装置,本技术该装置包括浮体1,光伏阵列2,滑轮,钢丝绳4,固定卷扬机5,浮体连接装置7,船锚8;
[0039]所述的光伏阵列2安装在浮体1上,每个光伏阵列2对应一个浮体1,浮体之间通过卸扣9铰接成一个整体光伏发电大阵列。
[0040]所述的船锚8锚固在河道底部。船锚8可采用锻造或焊接制成。
[0041]船锚可采用DA

1型锚、AC
‑ꢀ
14型锚、大抓力锚、特种锚等形式,根据使用要求选用。
[0042]所述的浮体1根据使用条件可由钢材、工程塑料等材料加工制作。
[0043]所述的浮体1为密闭中空结构,浮体1在工厂制做时,与拉杆10整体制作,拉杆10贯通浮体1,拉杆10两端设置为卸扣9结构。
[0044]浮体1结构的宽度和高度尺寸宜控制在3.5m和2m以内,长度控制在16m以内,在工厂制作完成后采用支架固定后整体运输至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6m 以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金吴德新马伟栋曹慧颖马仁超余俊阳胡小光廖照邦陈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