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收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6304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收集设备,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内设置有排污管道和清水管道,所述管道本体位于排污管道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进污口,且排污管道的另一侧开设有与清水管道相互贯通的排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错位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利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在排污管道内形成S形线路,从而增加了污水在排污管道内的流淌时间距离,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可以逐步减缓污水的流淌冲击力,降低污水的流淌速度,以此增加污水与纳米耦合曝气系统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提高纳米耦合曝气系统处理污水的效率,避免了因污水流速过快,而导致污水未及时处理就已排至清水管道的问题。道的问题。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收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生活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收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避免环境遭受破坏和污染,工业污水会采取专业的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但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则因技术和成本原因,无法进行有效的污水处理后再进行排至河道内,这就导致生活污水流至河道内,造成河水污染,为有效的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0003]现有技术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0146785.1的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收集及景观化处理系统,包括在河道上设置围隔,利用围隔把河道分割成排污管道和清水管道,并在排污管道内设置了纳米耦合曝气系统,利用纳米耦合曝气系统对污水进行处理,但该装置在激流的污水环境中,会出现污水为接触纳米耦合曝气系统,并被其氧化处理的情况下,就已流至清水管道内,纳米耦合曝气系统与污水接触面小,并处理污水不及时,污水流速过快,影响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收集设备,解决了目前在污水管道内设置纳米耦合曝气系统处理生活污水不及时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收集设备,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内设置有排污管道和清水管道,所述管道本体位于排污管道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进污口,且排污管道的另一侧开设有与清水管道相互贯通的排水口,所述排污管道内设置有间隔组件,所述间隔组件包括线性阵列分布的第一隔板和线性阵列分布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固定连接在排污管道的一侧,所述第二隔板固定连接在排污管道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互错位设置,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均设置有纳米耦合曝气系统。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两侧均设置为线性阵列分布的台阶式结构层,所述纳米耦合曝气系统包括导气主管,所述导气主管上设置有线性阵列分布的导气支管,每个所述导气支管的管口分别开设在每个台阶式结构层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进污口的腔口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排水口的腔口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
[0011]进一步地,所述管道本体位于排污管道内部的底壁上开设有沉淀槽,所述排水口开设在沉淀槽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管道本体位于沉淀槽内部的底壁上开设有线性阵列分布的低洼槽。
[0012]进一步地,两个相邻所述低洼槽内壁之间开设有线性阵列分布的滤水孔,所述低洼槽的两侧内壁均为斜面。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收集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错位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利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在排污管道内形成S形线路,从而增加了污水在排污管道内的流淌时间距离,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可以逐步减缓污水的流淌冲击力,降低污水的流淌速度,以此增加污水与纳米耦合曝气系统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提高纳米耦合曝气系统处理污水的效率,避免了因污水流速过快,而导致污水未及时处理就已排至清水管道的问题。
[0016]2.本技术,通过设置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均设置有台阶式结构层,利用台阶式结构层增加污水与第一隔板或第二隔板表面的接触面积,并在各个台阶式结构层上均设置有导气支管,利用纳米耦合曝气系统中的导气主管向导气支管内输入氧气,从而增加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表面污水和污垢的氧化分解效率,加强第一隔板或第二隔板周围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及溶解氧的接触,提高污水氧化分解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管道本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低洼槽和滤水孔的配合立体意图。
[0020]图中:1、管道本体;2、纳米耦合曝气系统;201、导气主管;202、导气支管;3、间隔组件;301、第一隔板;302、第二隔板;4、低洼槽;5、滤水孔;6、排水口;7、清水管道;8、排污管道;9、进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收集设备,包括管道本体1,管道本体1内设置有排污管道8和清水管道7,管道本体1位于排污管道8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进污口9,且排污管道8的另一侧开设有与清水管道7相互贯通的排水口6,排污管道8内设置有间隔组件3,间隔组件3包括线性阵列分布的第一隔板301和线性阵列分布的第二隔板302,第一隔板301固定连接在排污管道8的一侧,第二隔板302固定连接在排污管道8的另一侧,第一隔板301和第二隔板302相互错位设置,第一隔板301和第二隔板302上均设置有纳米耦合曝气系统2;
[0024]第一隔板301和第二隔板302使排污管道8形成了S形线路,污水从进污口9进入到排污管道8内,并成S形流淌的方式穿过各个第一隔板301和第二隔板302,从而延长了污水在排污管道8内的流淌距离和时间,增加污水与排污管道8内的纳米耦合曝气系统2的接触面积,污水流速过快时,污水每次流动至拐弯处,都会冲击对应的第一隔板301或第二隔板
302,利用第一隔板301或第二隔板302的阻隔,从而消散污水的冲击力,减缓污水的流动速度,其中,污水流动过程中会接触到纳米耦合曝气系统2。
[0025]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板301和第二隔板302的两侧均设置为线性阵列分布的台阶式结构层,纳米耦合曝气系统2包括导气主管201,导气主管201上设置有线性阵列分布的导气支管202,每个导气支管202的管口分别开设在每个台阶式结构层上;
[0026]纳米耦合曝气系统2通过空气压缩机向导气主管201内输送氧气,并由导气主管201向各个导气支管202输送氧气,导气支管202则从管口排出,从而使污水与氧气接触,增加污水氧化处理分解效率,第一隔板301和第二隔板302的两侧均为台阶式的斜面,用于增加污水与第一隔板301或第二隔板302表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污水中的污垢在第一隔板301或第二隔板302表面进行附着,便于微生物在第一隔板301或第二隔板302的表面进行生长和依附,导气主管201分布在排污管道8内壁上,导气主管201的各个部位均开设有气孔,便于排出导气主管201内的氧气,增加排污管道8内的污水与纳米耦合曝气系统2的接触面积。
[0027]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污口9的腔口内固定连接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收集设备,包括管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1)内设置有排污管道(8)和清水管道(7),所述管道本体(1)位于排污管道(8)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进污口(9),且排污管道(8)的另一侧开设有与清水管道(7)相互贯通的排水口(6),所述排污管道(8)内设置有间隔组件(3),所述间隔组件(3)包括线性阵列分布的第一隔板(301)和线性阵列分布的第二隔板(302),所述第一隔板(301)固定连接在排污管道(8)的一侧,所述第二隔板(302)固定连接在排污管道(8)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隔板(301)和第二隔板(302)相互错位设置,所述第一隔板(301)和第二隔板(302)上均设置有纳米耦合曝气系统(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收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301)和第二隔板(302)的两侧均设置为线性阵列分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雪峰赵东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秉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