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口杯铣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5838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浇口杯铣刀结构,属于浇口杯加工技术领域。浇口杯铣刀结构,包括杯底切削部、杯身切削部和杯口切削部,所述杯底切削部由倒等腰三角形板和在所述倒等腰三角形板中掏空的除轻结构组成,所述倒等腰三角形板底部设置有刀尖,所述杯身切削部由第一等腰梯形板和与第一等腰梯形板呈无缝圆滑过渡的第二等腰梯形板组成,所述杯口切削部由第三等腰梯形板组成,所述杯底切削部、杯身切削部和杯口切削部之间的连接部分呈圆滑过渡,其余部分均为直面。这一浇口杯铣刀结构所加工出的浇口杯有效解决了冲砂问题。浇口杯有效解决了冲砂问题。浇口杯有效解决了冲砂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浇口杯铣刀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浇口杯
,具体涉及一种浇口杯铣刀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浇口杯是漏斗形的外浇口,单独制造或直接在铸型内形成,成为直浇道顶部的扩大部分。其作用是承接来自浇包的金属液,防止飞溅和溢出,方便浇注;减少金属液对铸型的直接冲击;可能撇去部分熔渣、杂质、阻止其进入直浇道内;提高金属液静压力。浇口杯分为漏斗形浇口杯和浇口盆两类。漏斗形浇口杯结构简单,节约金属,但撇渣效果差。为了撇渣,一般常配合过滤网使用。浇口盆效果较好,底部设置堤坝有利于浇注操作,使金属液达到适宜的浇注速度后再流入直浇道。这样浇口杯内液体深度大,可阻止水平漩涡的产生而形成垂直漩涡,从而有利于分离渣滓和气泡。浇口杯由铣刀旋转切削成型。
[0003]公告号CN209811320U公布了一种浇口杯铣刀,其包括铣刀和设置在所述铣刀上的若干安装孔,所述铣刀包括杯底铣削区、杯口铣削区和杯沿铣削区,所述杯底铣削区由倒等腰梯形块和倒等腰三角形块组成,所述倒等腰三角形块位于所述倒等腰梯形块下部,所述杯口铣削区的两边沿为弧线形,所述杯沿铣削区的上边沿为直线,所述杯沿铣削区的两边沿为圆弧形,所述杯沿铣削区与所述杯口铣削区两边沿分别无缝圆弧过渡,所述杯口铣削区与所述杯底铣削区两边沿分别无缝圆弧过渡,该申请具有加工方便、节省浇铸铁水的优点。但是,这种浇口杯铣刀的弧面长度占整个切削面的比例较大,刀身除安装孔外未有其他结构,较长弧面及单一的刀身结构使得加工出来的浇口杯耐冲击性差、杯内不光滑,散砂易冲入铸件型腔。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浇口杯铣刀结构,以解决现有浇口杯铣刀所加工出的浇口杯耐冲击性差,杯内不光滑,散砂不易排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浇口杯铣刀结构,包括杯底切削部、杯身切削部和杯口切削部,所述杯底切削部由倒等腰三角形板和在所述倒等腰三角形板中掏空的除轻结构组成,所述倒等腰三角形板底部设置有刀尖,所述杯身切削部由第一等腰梯形板和与第一等腰梯形板呈无缝圆滑过渡的第二等腰梯形板组成,所述杯口切削部由第三等腰梯形板组成,所述杯底切削部、杯身切削部和杯口切削部之间的连接部分呈圆滑过渡,其余部分均为直面,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刀身安装部,所述刀身安装部上开有安装孔,所述刀身安装部依次沿杯口切削部、杯身切削部中线延伸至所述除轻结构上方。
[0008]进一步的,所述除轻结构呈等腰三角形设置于所述倒等腰三角形板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除轻结构的各边与所述倒等腰三角形板各边平行。
[0009]进一步的,所述刀尖的角度小于90
°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等腰梯形板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等腰梯形板,所述第三等腰梯形板的腰长小于所述第一等腰梯形板,且小于所述第二等腰梯形板,所述第一等腰梯形板、第二等腰梯形板、第三等腰梯形板的长边依次递增。
[0011]进一步的,由45#钢制成。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本技术针对现有铣刀加工出的浇口杯冲击性较差、杯内不光滑且散砂不易排出的问题提出一种浇口杯铣刀结构,所述浇口杯铣刀结构由杯底切削部、杯身切削部和杯口切削部组成,所述杯底切削部、杯身切削部和杯口切削部之间的连接部分呈圆滑过渡,其余部分均为直面,大大减少了现有技术中弧形轮廓的长度,较长的直面结构切削所形成的加工面耐冲击性强,能够有效承接来自浇包中的金属液,防止钢水飞溅和溢出,便于浇铸;将刀身安装部的长度延伸至除轻结构上方,大大增加了安装面积,有利于力矩的输出,同时也有利于增加铣刀的使用时长;另外,在杯底切削部的倒等腰三角形板内还掏空了一个三角形状的除轻结构,这样的结构加工出的浇口杯更加的光滑,有利于铣掉的散砂更好的脱落;将刀尖的角度设置为小于90
°
,有利于确定下刀位置,并且有利于在加工时快速切削成孔;浇口杯铣刀采用45#钢制成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5]图1:浇口杯铣刀结构图。
[0016]其中,1

刀尖,2

倒等腰三角形板,3

除轻结构,4

第一等腰梯形板,5

第二等腰梯形板,6

第三等腰梯形板,7

刀身安装部,8

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技术的内容,但本技术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0018]实施例1
[0019]参阅图1,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浇口杯铣刀结构,所述浇口杯铣刀结构为板状结构,且左右对称,所述浇口杯铣刀结构由杯底切削部、杯身切削部、杯口切削部、刀身安装部组成。
[0020]所述杯底切削部由刀尖1、倒等腰三角形板2,以及除轻结构3组成,从图中可以看出,除轻结构3是在倒等腰三角形板2上部中间位置掏空的三角形结构,所述除轻结构3的各个边与倒等腰三角形板2各个边相互平行,刀尖1的角度小于90
°

[0021]所述杯身切削部包括第一等腰梯形板4和第二等腰梯形板5,第一等腰梯形板4在倒等腰三角形板2和除轻结构3的上方,第二等腰梯形板5在第一等腰梯形板4的上方。
[0022]所述杯口切削部由第三等腰梯形板6组成,第三等腰梯形板6位于第二等腰梯形板5的上方,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第一等腰梯形板4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等腰梯形板5,所述第三等腰梯形板6的腰长小于所述第一等腰梯形板4,且小于所述第二等腰梯形板5,所述第
一等腰梯形板4、第二等腰梯形板5、第三等腰梯形板6的长边依次递增,这样的设计使得加工出的浇口杯从杯底到杯口的横截面逐渐递增,有利于金属液的浇铸,同时也缓解金属液进入直浇道时的冲击力。
[0023]倒等腰三角形板2、第一等腰梯形板4、第二等腰梯形板5、第三等腰梯形板6之间的连接部分呈圆滑无缝过渡,剩余切削面全部为直面,大大减少了弧面的长度,仅仅在圆滑过渡处保留几个弧面,铣刀切削面弧面过长,所加工出的浇口杯耐冲击性差,无法有效承接来自浇包中的金属液,造成钢水飞溅和溢出,不利于浇铸,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中较多的弧形切削面,本技术尽可能的减少弧形切削面,仅仅在直面与直面的圆滑过渡处留有圆弧,其余全部为直面,大大增加了直面的长度,较长的直面结构切削所形成的浇口杯耐冲击性强,能够有效承接来自浇包中的金属液,防止钢水飞溅和溢出,防止卷入散砂,便于浇铸。
[0024]刀身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浇口杯铣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杯底切削部、杯身切削部和杯口切削部,所述杯底切削部由倒等腰三角形板和在所述倒等腰三角形板中掏空的除轻结构组成,所述倒等腰三角形板底部设置有刀尖,所述杯身切削部由第一等腰梯形板和与第一等腰梯形板呈无缝圆滑过渡的第二等腰梯形板组成,所述杯口切削部由第三等腰梯形板组成,所述杯底切削部、杯身切削部和杯口切削部之间的连接部分呈圆滑过渡,其余部分均为直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口杯铣刀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刀身安装部,所述刀身安装部上开有安装孔,所述刀身安装部依次沿杯口切削部和杯身切削部中线延伸至所述除轻结构上方。3.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金李刚别志方彭德楼薛晓燕辛阳洋孙稳定
申请(专利权)人:西峡飞龙特种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