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田地质勘测用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561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田地质勘测用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和活动安装在无人机本体外侧的连接杆,以及活动安装在无人机本体下方的支架,其中: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外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锁紧块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连接杆的内端与连接孔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外端连接有支杆,所述连接套的外侧设置有防撞板;所述支架的顶部与安装槽连接,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该煤田地质勘测用无人机,方便防护装置的安装与拆卸,方便无人机在不同环境中的飞行,且便于对无人机进行支撑,方便摄像头或者雷达的安装。方便摄像头或者雷达的安装。方便摄像头或者雷达的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田地质勘测用无人机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田地质勘测用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地质勘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地质、地貌、自然环境以及其他因素都会对这项工作造成影响,为了全面的了解地貌,通常需要用到无人机进行航空造作,因此在地质勘测中,无人机是常用到的工具;
[0003]现有技术背景下的无人机,要么缺少防护装置,要么防护装置与无人机固定连接,导致无人机负载过重,不便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工作,且缺少支撑缓冲装置,导致无人机下方的摄像机或者雷达安装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田地质勘测用无人机,以便解决现有无人机,要么缺少防护装置,要么防护装置与无人机固定连接,导致无人机负载过重,不便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工作,且缺少支撑缓冲装置,导致无人机下方的摄像机或者雷达安装不便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一种煤田地质勘测用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和活动安装在无人机本体外侧的连接杆,以及活动安装在无人机本体下方的支架,其中:
[0009]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外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外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一端设置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
[0010]所述连接杆的内端与连接孔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连接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防脱块,所述连接杆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外端连接有支杆,所述连接套的外侧设置有防撞板;
[0011]所述支架的顶部与安装槽连接,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
[0012]优选的,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拐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
[0013]优选的,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外侧等角度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外侧固定连接有加强片。
[0014]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连接孔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孔与连接套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
[0015]优选的,所述连接套、支杆和连接杆构成“Y”型结构,所述连接套与所述连接杆构成滑动结构。
[0016]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左右对称设置在无人机本体的下方两侧,所述锁紧块与安装槽构成滑动结构。
[0017]优选的,所述支架呈“︹”结构设置,所述支架的底部通过导槽与底座构成滑动结构。
[001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前后两端对称开设有导槽,所述底座的前后两端均呈弧形结构。
[0019](三)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田地质勘测用无人机,通过连接杆和连接孔的螺纹连接,方便防撞板在无人机本体上的拆卸安装,从而方便无人机本体在不同环境中飞行,且便于调整无人机本体的配重,方便无人机本体的飞行。
[002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田地质勘测用无人机,锁紧块与安装槽滑动连接,方便支架的顶部安装在安装槽中,方便支架的固定,支架便于对无人机本体进行支撑,方便摄像机或者雷达通过安装板安装在无人机本体的下方。
[002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田地质勘测用无人机,通过支架底部与底座中导槽的滑动连接,方便支架挤压第二缓冲弹簧,从而方便缓冲无人机本体在下落时的冲力,方便保护无人机本体。
附图说明
[0023]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0024]图1为实施例一中无人机的无人机本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实施例一中无人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实施例一中无人机的连接杆与连接套连接俯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实施例一中无人机的支架与底座连接侧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8]图例说明:1、无人机本体;2、连接孔;3、加强片;4、连接杆;5、第一缓冲弹簧;6、连接套;7、防脱块;8、支杆;9、防撞板;10、安装槽;11、锁紧块;12、支撑弹簧;13、支架;14、底座;15、导槽;16、第二缓冲弹簧;17、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下文为了描述方便,所引用的“上”、“下”、“左”、“右”等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等方向一致,下文中的“第一”、“第二”等为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其他特殊含义。
[0030]针对现有技术中无人机,要么缺少防护装置,要么防护装置与无人机固定连接,导致无人机负载过重,不便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工作,且缺少支撑缓冲装置,导致无人机下方的摄像机或者雷达安装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煤田地质勘测用无人机,该无人
机包括无人机本体,和活动安装在无人机本体外侧的连接杆,以及活动安装在无人机本体下方的支架,具体说明如下:
[0031]1‑
无人机本体
[0032]上述无人机本体的外侧开设有连接孔,上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外侧开设有安装槽,上述安装槽的一端设置有锁紧块,上述锁紧块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
[0033]在一些示例中,上述无人机本体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上述安装板的内部拐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
[0034]在一些示例中,上述无人机本体的外侧等角度开设有连接孔,上述连接孔外侧固定连接有加强片。
[0035]在具体应用场景中,无人机本体下方的安装板,方便摄像机或者雷达安装在无人机本体的下方,而无人机本体上的连接孔方便连接杆的安装,连接孔外侧的加强片,便于缓冲第一缓冲弹簧对无人机本体的挤压。
[0036]2‑
连接杆
[0037]上述连接杆的内端与连接孔连接,上述连接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上述连接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防脱块,上述连接杆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套,上述连接套的外端连接有支杆,上述连接套的外侧设置有防撞板。
[0038]在一些示例中,上述连接杆与连接孔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上述连接孔与连接套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
[0039]在一些示例中,上述连接套、支杆和连接杆构成“Y”型结构,上述连接套与上述连接杆构成滑动结构。
[0040]在具体应用场景中,通过连接杆和连接孔的螺纹连接,方便连接杆在无人机本体上的安装,在无人机本体受到碰撞时,防撞板先与碰撞物体接触,受到防撞板通过支杆挤压连接套,使得连接套挤压第一缓冲弹簧,并在连接杆上滑动,从而降低无人机本体的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田地质勘测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该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和活动安装在无人机本体(1)外侧的连接杆(4),以及活动安装在无人机本体(1)下方的支架(13),其中: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外侧开设有连接孔(2),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底部外侧开设有安装槽(10),所述安装槽(10)的一端设置有锁紧块(11),所述锁紧块(1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12);所述连接杆(4)的内端与连接孔(2)连接,所述连接杆(4)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5),所述连接杆(4)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防脱块(7),所述连接杆(4)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套(6),所述连接套(6)的外端连接有支杆(8),所述连接套(6)的外侧设置有防撞板(9);所述支架(13)的顶部与安装槽(10)连接,所述支架(13)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4),所述底座(14)的顶部开设有导槽(15),所述导槽(1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1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田地质勘测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7),所述安装板(17)的内部拐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檀学广孙伟涛胡莹龚小虎王晴晴朱赠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一九勘探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