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运动手动位移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5505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线运动手动位移台,包括底座、滑块,滑块能在底座上滑动,还包括微分头,底座和滑块通过微分头连接,微分头能对滑块和底座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还包括微分头定位件,微分头定位件和滑块连接,微分头定位件包括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滑块连接,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微分头能穿过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从内到外的开槽。通过第三通孔和开槽的设置,使第二连接板自身具有变形的弹性,通过改变开槽侧壁之间的距离,能改变第三通孔孔径的大小,进而能使第三通孔对穿过第三通孔的微分头进行抱紧,增加了滑块对微分头的锁紧力,使滑块与微分头的位置相对固定不会产生滑动。的位置相对固定不会产生滑动。的位置相对固定不会产生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线运动手动位移台


[0001]本技术涉及手动位移台,尤其涉及一种直线运动手动位移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手动位移台的发展,它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更广泛,使用场景更多样化,它被更多地使用在有震动、冲击等工况中,现市场上大部分的手动位移台锁紧结构所能提供的锁紧力不足容易出现松动现象,导致锁紧结构失效进而影响正常使用。原因是现市场上大部分的标准锁紧结构都采用带螺纹的锁紧旋钮旋紧提供压力,在旋钮与位移台滑块中间放置一个有较大摩擦系数的树脂垫片来起到锁紧效果,此种结构在没有震动与冲击的使用场景下锁紧旋钮旋紧时会产生一个静摩擦力,只要与静摩擦力方向相反的推力小于静摩擦力则位移台滑块不会产生相对滑动,但在位移台使用的环境有震动或冲击时锁紧旋钮(因内部结构原因其螺纹长度通常在4mm左右)会逐渐松动,导致正压力减小从而静摩擦力随着减小,最终滑块与底座相对滑动,锁紧结构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线运动手动位移台。该手动位移台增强了锁紧力、限制了锁紧结构的松动,降低了锁紧松动对产品使用的影响。
[000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线运动手动位移台,包括底座、滑块,所述滑块能在所述底座上滑动,还包括微分头,所述底座和所述滑块通过所述微分头连接,所述微分头能对所述滑块和所述底座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还包括微分头定位件,所述微分头定位件和所述滑块连接,所述微分头定位件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滑块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微分头能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从内到外的开槽。
[0005]通过第三通孔和开槽的设置,使第二连接板自身具有变形的弹性,通过改变开槽侧壁之间的距离,能改变第三通孔孔径的大小,进而能使第三通孔对穿过第三通孔的微分头进行抱紧,增加了滑块对微分头的锁紧力,使滑块与微分头的位置相对固定不会产生滑动,一方面限制微分头的转动使微分头无法前进或后退,同时避免误触微分头导致微分头转动改变位置的情况。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槽远离滑块的侧壁上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开槽靠近所述滑块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相适配,还包括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能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第一凹槽连接。通过抱紧螺钉减小开槽侧壁的距离,使第三通孔对穿过第三通孔的微分头进行抱紧。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微分头定位件还包括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钢珠,所述微分头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钢珠相抵接。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微分头定位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
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一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螺钉和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侧边设置有微分头固定座,所述微分头固定座和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微分头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微分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通过微分头固定座对所述微分头进行支撑和固定。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连通并垂直设置,还包括卡紧螺钉,所述卡紧螺钉通过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内的所述微分头抵接。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微分头的侧面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滑块。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在靠近滑块的一端设置有腰形孔,所述滑块在所述腰型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位置和所述腰形孔的位置相适配,螺钉穿过所述腰形孔和所述第三凹槽连接。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三通孔和开槽的设置,使第二连接板自身具有变形的弹性,通过改变开槽侧壁之间的距离,能改变第三通孔孔径的大小,进而能使第三通孔对穿过第三通孔的微分头进行抱紧,增加了滑块对微分头的锁紧力,使滑块与微分头的位置相对固定不会产生滑动,一方面限制微分头的转动使微分头无法前进或后退,同时避免误触微分头导致微分头转动改变位置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手动位移台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手动位移台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微分头固定座和微分头定位件连接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微分头定位件的立体图。
[0018]图中:1、底座;2、滑块;21、第三凹槽;3、微分头;4、微分头固定座;41、第一通孔;42、第二通孔;5、微分头定位件;51、第一连接板;52、第二连接板;521、第三通孔;522、开槽;523、第四通孔;524、第一凹槽;53、第三连接板;531、第二凹槽;54、锁紧螺钉;55、钢珠;6、连接板;61、腰型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0]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直线运动手动位移台,包括底座1、滑块2和微分头3,所述滑块2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方,所述滑块2能在所述底座1上滑动,所述底座1和所述滑块2通过微分头3连接,所述微分头3能对所述滑块2和所述底座1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所述底座1的侧边设置有微分头固定座4,所述微分头固定座4和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微分头固定座4上设置有第一通孔41,所述微分头3穿过所述第一通孔41,通过微分头固定座4对微分头3进行支撑和固定。所述第一通孔4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42,所述第二通孔42和所述第一通孔41连通并垂直设置,
所述第二通孔42内设置有内螺纹,还包括卡紧螺钉,所述卡紧螺钉通过穿过所述第二通孔42和微分头3抵接,并通过拧紧卡接螺钉对微分头3进行固定,使微分头3在第一通孔41内固定不动。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所述滑块2的侧边设置有微分头定位件5,所述微分头定位件5和所述滑块2固定连接,所述微分头定位件5包括第一连接板51和第二连接板52,所述第一连接板5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52一体连接并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51通过螺钉和所述滑块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52上设置有第三通孔521,所述微分头3能穿过所述第一通孔41和所述第三通孔521。所述第三通孔521的侧壁上设置有从内到外的开槽522,通过第三通孔521和开槽522的设置,使第二连接板52自身具有变形的弹性,通过改变开槽522侧壁之间的距离,能改变第三通孔521孔径的大小,进而能使第三通孔521对穿过第三通孔521的微分头3进行夹紧,使滑块2与微分头3的位置相对固定不会产生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运动手动位移台,包括底座(1)、滑块(2),所述滑块(2)能在所述底座(1)上滑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分头(3),所述底座(1)和所述滑块(2)通过所述微分头(3)连接,所述微分头(3)能对所述滑块(2)和所述底座(1)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还包括微分头定位件(5),所述微分头定位件(5)包括第二连接板(52),所述第二连接板(52)和所述滑块(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52)上设置有第三通孔(521),所述微分头(3)能穿过所述第三通孔(521),所述第三通孔(521)的侧壁上设置有从内到外的开槽(5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线运动手动位移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522)远离所述滑块(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四通孔(523),所述开槽(522)靠近所述滑块(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524),所述第四通孔(523)和所述第一凹槽(524)的位置相适配,还包括锁紧螺钉(54),所述锁紧螺钉(54)能穿过所述第四通孔(523)和所述第一凹槽(52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线运动手动位移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分头定位件(5)还包括第三连接板(53),所述第三连接板(53)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板(52)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531),所述第二凹槽(531)内设置有钢珠(55),所述微分头穿过所述第三通孔(521)和所述钢珠(55)相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线运动手动位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怡合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