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用机械式润滑油脂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542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43
一种煤矿用机械式润滑油脂供给装置,包括有机壳、储油筒、电机、转轴、偏心轮和注油泵。机壳的顶部设有缓冲油箱,缓冲油箱的顶部设有储油筒。机壳的内部设有电机,电机连接转轴,转轴穿入至缓冲油箱内,并连接偏心轮。缓冲油箱的一侧设有注油泵,注油泵的进油管穿入至缓冲油箱内。进油管的内部插设有注油杆,进油管上设有注油孔。进油管的外围套有复位弹簧,注油杆上设有弹簧挡板。储油筒的内部设有压油板,压油板与储油筒的顶部之间设有压油弹簧,储油筒的底部设有输油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煤矿用机械式润滑油脂供给装置,其设计合理,结构巧妙,可实现机械化注油,工作效率较高,能有效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提升经济效益。提升经济效益。提升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用机械式润滑油脂供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润滑油脂供给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煤矿用机械式润滑油脂供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矿产机械设备的传动部件需要注油润滑时,一般是采用人工注油的方式:工作人员需携带黄油枪、黄油等物品到达机械设备处,然后再使用黄油枪将黄油喷射至需要润滑的传动部件上。这种传统的注油方式劳动强度较大,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工作效率低下,同时润滑脂在周转过程中也很容易受到污染,大大增加了机械设备维护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煤矿用机械式润滑脂供给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煤矿用机械式润滑油脂供给装置,其设计合理,结构巧妙,可实现机械化注油,工作效率较高,能有效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000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煤矿用机械式润滑油脂供给装置,包括有机壳、储油筒、电机、转轴、偏心轮和注油泵。所述机壳的顶部设置有缓冲油箱,所述缓冲油箱的顶部设置有储油筒。所述机壳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其另一端穿入至缓冲油箱内,并且连接有偏心轮。所述缓冲油箱的一侧设置有注油泵,所述注油泵的进油管穿入至缓冲油箱内。所述进油管的内部插设有与偏心轮相对应的注油杆,所述注油杆的一端需穿出进油管以延伸至缓冲油箱内,其剩余部分则滑动插设于进油管内,所述进油管上,也就是在注油杆前方的位置处设置有注油孔。所述进油管的外围,也就是注油杆的外围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注油杆的穿出端设置有弹簧挡板,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靠弹簧挡板,其另一端抵靠注油泵。所述储油筒的内部设置有压油板,所述压油板与储油筒的顶部之间设置压油弹簧,所述压油板与储油筒的底部之间即为润滑油的储存空间,所述储油筒的底部设置有与缓冲油箱相通的输油口。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装置的设计合理,整体结构巧妙,实现了机械化注油,从而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注油,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较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仅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而且还提升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煤矿用机械式润滑油脂供给装置的立体图。
[0007]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煤矿用机械式润滑油脂供给装置的平剖图。
[0008]图3是图2中局部A的放大图。
[0009]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煤矿用机械式润滑油脂供给装置的侧剖图。
[0010]1—机壳
ꢀꢀ
2—缓冲油箱
ꢀꢀ
3—储油筒
ꢀꢀ
4—电机
ꢀꢀ
5—转轴
ꢀꢀ
6—偏心轮
ꢀꢀ
7—注油泵
ꢀꢀ
701—进油管
ꢀꢀ
8—注油杆
ꢀꢀ
9—压油板
ꢀꢀ
10—压油弹簧
ꢀꢀ
11—输油口
ꢀꢀ
12—油筒盖
ꢀꢀ
13—把手
ꢀꢀ
14—弹簧挡板
ꢀꢀ
15—复位弹簧
ꢀꢀ
16—注油孔
ꢀꢀ
17—机械式液位计
ꢀꢀ
18—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11]现参照说明书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煤矿用机械式润滑油脂供给装置,包括有机壳1、储油筒3、电机4、转轴5、偏心轮6和注油泵7。所述机壳1的顶部设置有缓冲油箱2,所述缓冲油箱2的顶部设置有储油筒3。所述机壳1的内部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其另一端通过轴承穿入至缓冲油箱2内,并且连接有偏心轮6。
[0012]所述缓冲油箱2的一侧设置有注油泵7,所述注油泵7的进油管701穿入至缓冲油箱2内。所述进油管701的内部插设有与偏心轮相对应的注油杆8,所述注油杆8的一端需穿出进油管701以延伸至缓冲油箱2内,其剩余部分则滑动插设于进油管701内,所述进油管701上,也就是在注油杆8前方的位置处设置有注油孔16。所述进油管701的外围,也就是注油杆8的外围套设有复位弹簧15,所述注油杆8的穿出端设置有弹簧挡板14,所述复位弹簧15的一端抵靠弹簧挡板14,其另一端抵靠注油泵7。当所述电机4通过转轴5带动偏心轮6转动时,所述偏心轮6能够向进油管701内部推进注油杆8,同时所述注油杆8还可通过复位弹簧15进行复位。也就是说所述注油杆8能够构成一个往复推、拉的形式,即相当于活塞。
[0013]所述储油筒3的内部设置有压油板9,所述压油板9与储油筒3的顶部之间设置压油弹簧10,也就是说所述压油弹簧10的顶端抵靠储油筒3的顶部,其底端抵靠压油板9。所述压油板9与储油筒3的底部之间即为润滑油的储存空间。所述储油筒3的底部设置有与缓冲油箱2相通的输油口11。所述储存空间内放置有润滑油时,所述压油板9处于储油筒3的顶部,同时所述压油弹簧10处于压缩状态。
[001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先将缓冲油箱2注满润滑油脂,然再将一个装满润滑油脂的油脂袋储存在储存空间,同时油脂袋的底部还需要设置一个与输油口11相对应的出油口。油脂袋能够保证润滑油脂的清洁,避免其受到污染,同时也能方便工作人员更换。油脂袋储存完毕后,此时压油弹簧10处于压缩状态,压油板9则处于储油筒3的顶部。本装置接通电源,工作人员启动电机4以及注油泵7,当电机4通过转轴5带动偏心轮6转动,偏心轮6能够向进油管701内部推进注油杆8,同时注油杆8还可以通过复位弹簧10进行复位。也就是说注油杆8构成了往复推、拉的形式,即相当于活塞的运动形式。在注油杆8往复推、拉的过程中,缓冲油箱2内的润滑油脂会通过注油孔16进入至进油管701内,同时在压油弹簧10的作用下压油板9压缩油脂袋,以使油脂袋内的润滑油脂进入至缓冲油箱2内,也就是补充缓冲油箱2内的油料。润滑油脂进入至进油管701后,在注油泵7的作用下最终喷射至需要润滑的机械部件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储油筒3的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油筒盖12。打开油筒盖12。工作人员可依次取出压油弹簧10、压油板9以及油脂袋,以方便工作人员更换油脂袋。
[0016]进一步的,所述储油筒3的顶部设置有机械式液位计17,所述机械式液位计17的测量单元与压油板9连接,以通过压油板9的位置来确定油位,并通过机械式液位计17的显示单元显示油位信息。
[0017]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油箱2的侧壁上可设置有多个注油泵7,每个注油泵7的进油管701内均插设有注油杆8,当所述偏心轮6转动时,可依次推动各个注油杆8。上述结构实现了本装置的多点喷油。
[0018]进一步的,所述机壳1的内部设置有电源18,所述电源18与电机4电气连接。
[0019]进一步的,所述机壳1上设置有提手13。
[002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用机械式润滑油脂供给装置,包括有机壳(1)、储油筒(3)、电机(4)、转轴(5)、偏心轮(6)和注油泵(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顶部设置有缓冲油箱(2),所述缓冲油箱(2)的顶部设置有储油筒(3);所述机壳(1)的内部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一端与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其另一端穿入至缓冲油箱(2)内,并且连接有偏心轮(6);所述缓冲油箱(2)的一侧设置有注油泵(7),所述注油泵(7)的进油管(701)穿入至缓冲油箱(2)内;所述进油管(701)的内部插设有与偏心轮相对应的注油杆(8),所述注油杆(8)的一端需穿出进油管(701)以延伸至缓冲油箱(2)内,其剩余部分则滑动插设于进油管(701)内,所述进油管(701)上,也就是在注油杆(8)前方的位置处设置有注油孔(16);所述进油管(701)的外围,也就是注油杆(8)的外围套设有复位弹簧(15),所述注油杆(8)的穿出端设置有弹簧挡板(14),所述复位弹簧(15)的一端抵靠弹簧挡板(14),其另一端抵靠注油泵(7);所述储油筒(3)的内部设置有压油板(9),所述压油板(9)与储油筒(3)的顶部之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昌生薛孝川李朋金兆涛姜童臧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云森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