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推送机构及推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5233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管推送机构及推送装置,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该导管推送机构包括电动夹爪,所述上驱动组件上具有主动轮,在所述下夹爪上设置有从动轮,且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对应设置,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配合用于夹持导管并使导管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导管推送机构的电动夹爪能够上夹爪和下夹爪相对运动,进而使主动轮和从动轮夹持导管,在上驱动组件的作用下,使主动轮旋转,进而使导管沿着导管与主动轮的切线方向移动,进而实现了导管的推送;这样模拟介入手术过程中,医生对导管直线推进的过程,且利用上驱动组件进行驱动,避免了依靠医生经验的操作,提高导管推送的精确性。高导管推送的精确性。高导管推送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管推送机构及推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导管推送机构及推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与传统人工介入手术操作相比,介入手术加机器人可降低术中医患所受辐射剂量,将术者与手术室的放射源直接分离开,本质上降低辐射剂量,减少介入导管室职业病危害。同时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精准度,从而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同时,还可提高手术操控精准度,通过机器人技术,量化提升操作精度,智能规划手术路径和器械输送,降低介入医学中普遍存在的治疗不一致性问题,提升治疗效率,降低手术风险与并发症。
[0003]介入医生在操作舱里操作导管、导丝等器材介入,摆脱了铅衣带来的负担,减少了辐射吸收,实验证明机器人辅助的PCI手术能使医生减少95%的辐射,同时使患者减少20%的辐射。介入医生通过机器人辅助能够对导管实现毫米级的控制,能够减少导管与血管壁之间的碰撞,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对复杂病例的成功率超过98%,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耗材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导管推送机构及推送装置,以实现介入医生通过介入机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管推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夹爪(100),所述电动夹爪(100)上设置有上夹爪(101)和下夹爪(102),且所述上夹爪(101)和所述下夹爪(102)相向运动;在所述上夹爪(101)上设置有上驱动组件(900),所述上驱动组件(900)上具有主动轮(400),在所述下夹爪(102)上设置有从动轮(500),且所述从动轮(500)与所述主动轮(400)对应设置,所述从动轮(500)与所述主动轮(400)配合用于夹持导管(600)并使导管(600)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推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爪(101)上设置有上安装台(200),所述上驱动组件(900)固定在所述上安装台(200)上;所述下夹爪(102)上设置有下安装台(300),所述从动轮(500)转动配置在所述下安装台(30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推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400)上设置有上环形槽(700),所述从动轮(500)上设置有下环形槽(800),所述上环形槽(700)与所述下环形槽(800)配合夹持所述导管(60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推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台(200)上设置有上安装孔,所述上驱动组件(900)的具有驱动轴(11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上安装孔内,且所述驱动轴(110)延伸到所述上安装孔外,在所述驱动轴(110)上设置有所述主动轮(40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管推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110)上设置有用于使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慧潘伟华朱寒林波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精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