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溶剂水性压变包装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4987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溶剂水性压变包装革,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布层、无溶剂聚氨酯发泡层、水性干法压变面层和水性表面处理层,其中,所述无溶剂聚氨酯发泡层的发泡倍率为175%~25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溶剂水性压变包装革,完全不含有机溶剂,彻底杜绝了DMF等有机溶剂的残余和挥发对人体的危害,满足环保要求。加工过程中,避免发泡机设备维护清洗时的水污染和水浪费,同时特定发泡倍率下的无溶剂聚氨酯发泡层的泡孔多、排列紧密且细腻均匀,为压变工艺提供更大的压缩与变色空间,与水性干法压变面层相配合,达到极佳的颜色鲜艳度和压变对比度。对比度。对比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溶剂水性压变包装革


[0001]本技术属于合成革
,具体涉及一种无溶剂水性压变包装革。

技术介绍

[0002]压变革通常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高分子聚合物涂层经过重新熔合定型,颜色深浅度和透光度产生变化从而达到变色视觉效果的一种合成革产品。作为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复合包装材料,可用于笔记本或书籍手册的封皮、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的保护套、礼品化妆品的包装盒等产品中。
[0003]传统压变包装革的加工原料以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或水性发泡聚氨酯为主,加工过程中会使用到变色蜡粉等粉体材料和大量的有机溶剂(如DMF),最终产品中也会有DMF残余,既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利于人体健康。且压变颜色的对比度不强,鲜艳程度不高,耐磨耐刮性能较差,此外压变时需要的工艺温度较高。而水性发泡聚氨酯需使用发泡机,设备维护清洗时会造成大量的水污染和水浪费,且工艺步骤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保型且压变变色效果好的无溶剂水性压变包装革。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无溶剂水性压变包装革,包括基布层,所述无溶剂水性压变包装革还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基布层上的无溶剂聚氨酯发泡层、水性干法压变面层和水性表面处理层,其中,所述无溶剂聚氨酯发泡层的发泡倍率为175%~250%。
[0007]本技术中,所述发泡倍率指双组份无溶剂聚氨酯混合物反应起泡后的体积占原混合物体积的百分比。
[0008]本技术中,所述压变蜡是一种变色蜡粉,含有压变蜡的水性干法压变面层在外部应力作用下,其产生形变的部位会呈现颜色变化。
[0009]优选地,所述无溶剂聚氨酯发泡层的发泡倍率为190%~210%。所述无溶剂聚氨酯发泡层采用双组份无溶剂反应型聚氨酯经刮涂并交联固化而成。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水性干法压变面层为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层。采用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作为水性干法压变面层,改变树脂的软化点,可降低压变的工艺操作温度。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水性表面处理层为水性聚氨酯表面处理层。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水性表面处理层为单层、两层或多层结构。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水性表面处理层为抗静电层、防油污层或抗菌防霉层。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基布层采用水刺无纺布或涤纶针织布。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水性干法压变面层的厚度为0.02~0.04mm;和/或,所述水性干法聚氨酯发泡层的厚度为0.2~0.3mm。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水性干法压变面层上形成有纹理;和/或,所述水性表面处理层上形成有纹理。所述水性干法压变面层上形成的所述纹理是由于干法涂布时,选用带有纹理的离型膜,使得所述水性干法压变面层上形成纹理。
[0017]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8]本技术的无溶剂水性压变包装革,完全不含有机溶剂,彻底杜绝了DMF等有机溶剂的残余和挥发对人体的危害,满足环保要求。加工过程中,避免发泡机设备维护清洗时的水污染和水浪费,同时特定发泡倍率下的无溶剂聚氨酯发泡层的泡孔多、排列紧密且细腻均匀,为压变工艺提供更大的压缩与变色空间,与水性干法压变面层相配合,达到极佳的颜色鲜艳度和压变对比度。
[0019]本技术的无溶剂水性压变包装革在面层表面还设置水性表面处理层,可以赋予水性压变包装革良好的防油污、抗静电或抗菌防霉性,显著增强压变包装革的功能性和耐用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水性压变包装革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 1、基布层;2、无溶剂聚氨酯发泡层;3、水性干法压变面层;4、水性表面处理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3]如图1所示的无溶剂水性压变包装革,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布层1、无溶剂聚氨酯发泡层2、水性干法压变面层3和水性表面处理层4,其中,无溶剂聚氨酯发泡层2的发泡倍率为175%~200%。
[0024]优选地,无溶剂聚氨酯发泡层2的发泡倍率为190%~210%,具体如190%、200%、210%。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调节温度、风量、生产车速控制气泡的大小。
[0025]本例中,无溶剂聚氨酯发泡层2的厚度为0.2~0.3mm,泡孔大、多且细腻均匀,制备无溶剂聚氨酯发泡层2的原料为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树脂,可采用市场上的发泡型的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树脂,组成为无溶剂多元醇组分A料和异氰酸酯组分B料,无溶剂多元醇组分A料可以是聚醚类或聚酯类无溶剂多元醇组分,其中含有少量水作为发泡剂,含水量的多少决定发泡倍率的上限,在具体选择时,可参照无溶剂多元醇组分A料的发泡倍率来进行选择。制作无溶剂聚氨酯发泡层2浆料时,可直接采用商购的无溶剂多元醇组分A料和异氰酸酯组分B料混合后直接涂覆制备无溶剂聚氨酯发泡层2,也可以在商购的无溶剂多元醇组分A料中额外加入高岭土填料、催化剂和色膏,再与异氰酸酯组分B料混合,涂覆制备无溶剂聚氨酯发泡层2。一些实施方案中配方如下:无溶剂多元醇组分A料100~110份、高岭土5~10份、催化剂0.1~0.2份、色膏1~1.5份、异氰酸酯组分B料70~75份。本例中,采用的配方如下:聚醚型无溶剂多元醇组分A料100份、高岭土5份、催化剂0.1份、色膏1份、异氰酸酯组分B料70份,配制浆料时,先将无溶剂多元醇组分A料、高岭土、催化剂和色膏混合均匀,然后与异氰酸酯
组分B料混合。
[0026]本例中,水性干法压变面层3的厚度为0.02~0.04mm,为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层。采用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能够改变树脂的软化点,可降低压变的工艺操作温度,制备水性干法压变面层3的浆料可市购,也可自制,如采用如下配方: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100份、改性有机硅乳液5份、压变蜡乳液8份、水性色浆4份、润湿流平剂1份和增稠剂0.5份,各原料混合,粘度调整至4000 mPas,其中,改性有机硅作为耐磨耐刮助剂,可以提高水性压变包装革的耐磨耐刮性,延长使用寿命。
[0027]本例中,水性表面处理层4为水性聚氨酯表面处理层,可以为单层、两层或多层结构。水性表面处理层4为抗静电层、防油污层或抗菌防霉层。本例中,水性表面处理层4为防油污层,采用的处理剂可市购,也可自制,如采用如下配方:水性聚氨酯树脂100份、交联剂5份和防油污助剂5份。
[0028]基布层1采用水刺无纺布或涤纶针织布。本例中,基布层1采用含浸染色的水刺无纺布。水性干法压变面层3上形成有纹理,使得无溶剂水性压变包装革的表面形成有纹理。
[0029]本例的无溶剂水性压变包装革通过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溶剂水性压变包装革,包括基布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溶剂水性压变包装革还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基布层上的无溶剂聚氨酯发泡层、水性干法压变面层和水性表面处理层,其中,所述无溶剂聚氨酯发泡层的发泡倍率为175%~2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溶剂水性压变包装革,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溶剂聚氨酯发泡层的发泡倍率为190%~2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溶剂水性压变包装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干法压变面层为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溶剂水性压变包装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表面处理层为水性聚氨酯表面处理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溶剂水性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帅王旭涛张晓阳史振涛任永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大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