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功耗智能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64950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低功耗智能锁系统,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受控制模块控制的第一模块、可独立工作的第二模块、上电启动模块以及可通断的第一开关模块;上电启动模块分别与第一开关模块第一端、电源模块电连接;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控制模块,在第一开关模块导通时控制模块通电工作;第二模块连接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以在接收用户指令时生成唤醒信号,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导通;第一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的使能端,由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模块的工作状态;控制模块的使能端还连接第一开关模块第一端,以控制第一开关模块通断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降低智能锁的功耗,增加智能锁控制器的选型灵活性。活性。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功耗智能锁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功耗智能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智能锁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智能产品,续航能力是智能锁的关键产品指标。但是随着智能锁的功能越来越多,智能锁的功耗也越来越大,造成智能门锁的电池耗电快,使用时间。
[0003]相关技术中,智能锁采用低功耗控制器,以解决能耗高的技术问题。但是目前国外控制器芯片不断涨价,虽然越来越多的智能锁选择国产控制器;但是,由于国产控制器中具有低功耗模式功能的型号相对较少,选择的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缺陷,本技术要解决现有智能锁功耗高,控制器选型较少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低功耗智能锁系统,包括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的第一模块、可独立工作的第二模块、上电启动模块以及可通断的第一开关模块;
[0006]所述上电启动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第一端、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以在所述低功耗智能锁系统上电时产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导通的脉冲信号;
[0007]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在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导通时所述控制模块通电工作;
[0008]所述第二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以在接收用户指令时生成唤醒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导通;
[0009]所述第一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使能端,由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模块的工作状态;
[0010]所述控制模块的使能端还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第一端,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通断电。
[0011]优选地,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一模块电连接的第二开关模块;由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通断,以控制所述第一模块进入通电工作状态或断电状态。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一三极管V1、第一MOS管Q1以及第四电阻R4;
[0013]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1的第二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V1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V1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MOS管Q1的栅极;所述第四电阻R4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MOS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接地端;所述第一三极管V1的
基极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使能端。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三极管V2、第二MOS管Q2以及第六电阻R6;
[0015]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V2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V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MOS管Q2的栅极;所述第六电阻R6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MOS管Q2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MOS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模块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使能端。
[0016]优选地,所述上电启动模块包括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一稳压二极管Z1、第一电容C1以及第四二极管D4;
[0017]所述第十九电阻R1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电源输出端;所述第十九电阻R19的第二端通过串联所述第一电容C1与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1的阴极、所述第二十电阻R2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十九电阻R19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1的阳极、所述第二十电阻R20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容C1与所述第四二极管D4之间,所述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端接地。
[0018]优选地,所述第二模块包括具有在接收用户指令时生成唤醒信号功能的若干第二功耗单元、以及与部分或所有所述第二功耗单元一一对应连接的若干第三开关单元;
[0019]每个所述第三开关单元一端与对应所述第二功耗单元中用于输出所述唤醒信号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连接,以由所述第三开关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通断。
[0020]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包括上拉电阻和PNP三极管;
[0021]所述上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对应所述第二功耗单元的电源输入端,所述上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对应所述第二功耗单元的输出端;对应所述第二功耗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PNP三极管的基极;所述PNP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电源输出端;所述PNP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优选地,所述第一模块包括受所述控制模块(5)控制的若干第一功耗单元;所有所述第一功耗单元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电源输出端,所有第一功耗单元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
[0022]优选地,还包括与智能锁的开关件电连接的触发式开关模块;
[0023]所述触发式开关模块包括若干触发式开关单元;每个所述触发式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分压电阻和所述开关件;所述开关件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分压电阻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以接入电源;所述开关件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以在所述开关件闭合或断开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通断。
[0024]优选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蓄电池BT1、电压转换单元和第一二极管D1;
[0025]所述蓄电池BT1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模块中的电源输入端、所述上电启动模块连接;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连接。
[0026]实施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合电源控制电路,可在控制模块进入待机状态时控制第一模块断开,使得整个智能锁系统处于低功耗状态,达到省电的
目的;可选用不具备低功耗功能的通用控制器作为智能锁的控制器,增加控制器的选型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27]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8]图1是本技术低功耗智能锁系统的逻辑框图;
[0029]图2是本技术低功耗智能锁系统中部分电路原理图;
[0030]图3是与图2中部分电路连接的另一部分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为了解决智能锁功耗高,控制器选型较少的技术问题;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功耗智能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1)、控制模块(5)、受所述控制模块(5)控制的第一模块(2)、可独立工作的第二模块(3)、上电启动模块(6)以及可通断的第一开关模块(4);所述上电启动模块(6)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4)第一端、所述电源模块(1)电连接,以在所述低功耗智能锁系统上电时产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4)导通的脉冲信号;所述第一开关模块(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5),在所述第一开关模块(4)导通时所述控制模块(5)通电工作;所述第二模块(3)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4)的第一端,以在接收用户指令时生成唤醒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4)导通;所述第一模块(2)连接所述控制模块(5)的使能端,由所述控制模块(5)控制所述第一模块(2)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模块(5)的使能端还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4)第一端,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4)通断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智能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5)和所述第一模块(2)电连接的第二开关模块(7);由所述控制模块(5)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7)通断,以控制所述第一模块(2)进入通电工作状态或断电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智能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4)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一三极管V1、第一MOS管Q1以及第四电阻R4;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1)的第二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V1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V1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MOS管Q1的栅极;所述第四电阻R4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MOS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控制模块(5)的接地端;所述第一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所述控制模块(5)的使能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功耗智能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7)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三极管V2、第二MOS管Q2以及第六电阻R6;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1)的第一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V2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V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MOS管Q2的栅极;所述第六电阻R6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MOS管Q2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MOS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模块(2)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所述控制模块(5)的使能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智能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启动模块(6)包括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一稳压二极管Z1、第一电容C1以及第四二极管D4;所述第十九电阻R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明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