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管拆卸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4848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拆卸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胶管拆卸工装,包括反剪钩挂组件和牵拉组件,反剪钩挂组件包括两个铰接杆,两个铰接杆的中部相互铰接,两个铰接杆的第一端相互靠近时,两个铰接杆的第二端相互远离,铰接杆的第二端设置有向远离两个铰接杆铰接轴线的方向延伸的钩挂部。牵拉组件包括牵拉杆和驱动杆,牵拉杆的第一端与其中一个铰接杆的第一端铰接,驱动杆的第一端与另一个铰接杆的第一端铰接,驱动杆的第二端与牵拉杆的中部铰接,牵拉杆相对于驱动杆转动时,两个铰接杆的第一端相互靠近或远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胶管拆卸工装能够将胶管从被连接件中勾出,拆卸过程不会损坏胶管外层的橡胶,使胶管能够重复使用,并且操作简单方便。简单方便。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管拆卸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拆卸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胶管拆卸工装。

技术介绍

[0002]胶管100是一种新型密封结构,具有结构紧凑、能够很好的适应轴向和径向位移较大、震动剧烈的管类件密封,胶管100包括内层的金属管101和外层的橡胶102,橡胶102为硫化橡胶,质地很软,金属管101用于支撑橡胶102,橡胶102的两头起鼓用于密封,胶管100连接两个被连接件200时的结构如图1所示。胶管100连接被连接件200时,因径向和轴向可滑移距离都很大,在发动机剧烈的振动条件下能够稳定的工作,因此在越来越紧凑的现代柴油机流体输送设计中展现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
[0003]但是,胶管100连接两个被连接件200时,由于两端用于密封起鼓部位的过盈量太大,为了便于装配,一般在装配时都会涂抹一定量的油脂,而在维修拆卸时,通过拉拽胶管100两端的被连接件200,能够将胶管100一端的被连接件200拆下,然后由于起鼓部位过盈量很大,外层的橡胶102很软,内层金属管101很硬,很难在不破坏胶管100结构的前提下将胶管100从剩下的被连接件200中完整的取出,导致胶管100无法再次使用。
[0004]因此,亟需一种胶管拆卸工装,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管拆卸工装,能够将胶管从被连接件中勾出,拆卸过程不会损坏胶管外层的橡胶,使胶管能够重复使用,并且操作简单方便。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胶管拆卸工装,包括:
[0008]反剪钩挂组件,其包括两个铰接杆,两个所述铰接杆的中部相互铰接,两个所述铰接杆的第一端相互靠近时,两个所述铰接杆的第二端相互远离,所述铰接杆的第二端设置有向远离两个所述铰接杆铰接轴线的方向延伸的钩挂部;
[0009]牵拉组件,其包括牵拉杆和驱动杆,所述牵拉杆的第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铰接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驱动杆的第一端与另一个所述铰接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驱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牵拉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牵拉杆相对于所述驱动杆转动时,两个所述铰接杆的第一端相互靠近或远离。
[0010]作为优选,所述牵拉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牵拉环。
[0011]作为优选,所述胶管拆卸工装还包括第一铰接销,所述铰接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铰接销匹配的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销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所述铰接杆上的所述第一铰接孔内。
[0012]作为优选,所述胶管拆卸工装还包括牵拉导向套,所述牵拉导向套的外径与胶管的内径相同,所述牵拉导向套包括:
[0013]两个定位夹块,两个所述定位夹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铰接销的两端;
[0014]第一紧固组件,所述第一铰接销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定位夹块上设置有第一沉孔,所述第一紧固组件穿过所述第一沉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将两个所述定位夹块紧固于所述第一铰接销的两端。
[0015]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夹块远离所述牵拉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部,沿远离所述牵拉组件的方向,所述导向部的截面尺寸组件逐渐减小。
[0016]作为优选,所述牵拉导向套还包括:
[0017]第二铰接销,其与所述第一铰接销沿所述牵拉导向套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铰接销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夹块抵接;
[0018]第二紧固组件,所述第二铰接销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定位夹块上设置有第二沉孔,所述第二紧固组件穿过所述第二沉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将两个所述定位夹块紧固于所述第二铰接销的两端。
[0019]作为优选,所述铰接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铰接销的轴线垂直的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两个所述铰接杆的所述第一抵接面相互贴合,两个所述定位夹块靠近彼此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三抵接面,两个所述定位夹块的第三抵接面分别与两个所述铰接杆的第二抵接面贴合。
[0020]作为优选,所述胶管拆卸工装还包括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和第三铰接轴,所述牵拉杆通过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驱动杆铰接,所述牵拉杆通过所述第二铰接轴与其中一个所述铰接杆铰接,所述驱动杆通过所述第三铰接轴与另一个所述铰接杆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轴和所述第三铰接轴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夹块的第三抵接面抵接。
[0021]作为优选,所述牵拉杆靠近所述驱动杆的一侧设置有第四抵接面,远离所述驱动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五抵接面,所述驱动杆靠近所述牵拉杆的一侧设置有第六抵接面,远离所述牵拉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七抵接面,所述牵拉杆的第四抵接面与所述驱动杆的第六抵接面贴合,所述驱动杆的第五抵接面与其中一个所述定位夹块的第三抵接面抵接,所述驱动杆的第七抵接面与另一个所述定位夹块的第三抵接面抵接。
[0022]作为优选,所述铰接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第八抵接面,所述钩挂部钩挂于胶管的端面上时,所述第八抵接面与所述胶管的内壁贴合。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本技术公开的胶管拆卸工装,在使用时,通过牵拉杆的第二端驱使牵拉杆相对于驱动杆转动,带动两个铰接杆的第一端相互远离,从而驱使两个铰接杆的第二端相互靠近,然后将反剪钩挂组件伸入胶管内,再通过牵拉杆的第二端驱使牵拉杆相对于驱动杆转动,带动两个铰接杆的第一端相互靠近,从而驱使两个铰接杆的第二端相互远离,并通过胶管的端面与被连接件之间的间隙,将铰接杆上的钩挂部钩挂于胶管的内层金属管位于被连接件内的端面上,最后沿被连接件的轴向向远离被连接件的方向拉动牵拉杆的第二端,将胶管从被连接件中勾出。整个拆卸过程不会损坏胶管外层的橡胶,使胶管能够重复使用。而且在沿被连接件的轴向向远离被连接件的方向拉动牵拉杆的第二端时,施加于牵拉杆上的牵拉力使两个铰接杆的第一端始终保持相互靠近的趋势,从而使两个铰接杆的第二端始终保持相互远离的趋势,进而使铰接杆第二端的钩挂部能够稳定钩挂于胶管的端面上,而不会从胶管的端面上脱落,使胶管拆卸工装的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
技术介绍
提供的胶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胶管拆卸工装进行胶管拆卸时的剖视图一;
[00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胶管拆卸工装进行胶管拆卸时的剖视图二;
[00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胶管拆卸工装进行胶管拆卸时的剖视图三。
[0029]图中:
[0030]100、胶管;101、金属管;102、橡胶;200、被连接件;
[0031]1、反剪钩挂组件;11、铰接杆;111、钩挂部;
[0032]2、牵拉组件;21、牵拉杆;211、牵拉环;22、驱动杆;
[0033]3、第一铰接销;
[0034]4、牵拉导向套;41、定位夹块;411、导向部;42、第一紧固组件;43、第二铰接销;44、第二紧固组件;
[0035]5、第一铰接轴;
[0036]6、第二铰接轴;
[0037]7、第三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管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剪钩挂组件(1),其包括两个铰接杆(11),两个所述铰接杆(11)的中部相互铰接,两个所述铰接杆(11)的第一端相互靠近时,两个所述铰接杆(11)的第二端相互远离,所述铰接杆(11)的第二端设置有向远离两个所述铰接杆(11)铰接轴线的方向延伸的钩挂部(111);牵拉组件(2),其包括牵拉杆(21)和驱动杆(22),所述牵拉杆(21)的第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铰接杆(11)的第一端铰接,所述驱动杆(22)的第一端与另一个所述铰接杆(11)的第一端铰接,所述驱动杆(22)的第二端与所述牵拉杆(21)的中部铰接,所述牵拉杆(21)相对于所述驱动杆(22)转动时,两个所述铰接杆(11)的第一端相互靠近或远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管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杆(21)的第二端设置有牵拉环(2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管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铰接销(3),所述铰接杆(1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铰接销(3)匹配的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销(3)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所述铰接杆(11)上的所述第一铰接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管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牵拉导向套(4),所述牵拉导向套(4)的外径与胶管(100)的内径相同,所述牵拉导向套(4)包括:两个定位夹块(41),两个所述定位夹块(4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铰接销(3)的两端;第一紧固组件(42),所述第一铰接销(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定位夹块(41)上设置有第一沉孔,所述第一紧固组件(42)穿过所述第一沉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将两个所述定位夹块(41)紧固于所述第一铰接销(3)的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管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块(41)远离所述牵拉组件(2)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部(411),沿远离所述牵拉组件(2)的方向,所述导向部(411)的截面尺寸组件逐渐减小。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管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导向套(4)还包括:第二铰接销(43),其与所述第一铰接销(3)沿所述牵拉导向套(4)的轴向间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林坡陆健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