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油墨包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4842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涉及包装袋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新型油墨包装袋。包括主袋体,主袋体上端开设有注入口,注入口与主袋体的内腔相连通,主袋体下端设置有出油墨口,出油墨口的内腔呈倾斜漏斗状,出油墨口的内腔内设置有槽板,槽板两端倾斜固定在主袋体的内腔两面,槽板构成文丘里式结构,出油墨口两侧开设有剪口,剪口连线与槽板下端处于水平位置,主袋体下端且位于出油墨口的内腔侧下方设置有支撑部,该包装袋能使所受应力更加均匀,能够顺利通过跌落实验。日常携带,挤压也不会轻易破损。且相比以往的单一出油墨口,槽板隔开了两个腔能够保证主袋体的内腔气压一致,使其中的油墨顺利流出,提高了效率和客户的使用体验感。提高了效率和客户的使用体验感。提高了效率和客户的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油墨包装袋


[0001]本技术专利涉及包装袋
,尤其指一种新型油墨包装袋。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工业化储存或运输油墨的方式均采用油墨罐来实现,但油墨罐存在体积较大、罐体成本较高、废品回收处理困难、回收时残留在罐体的油墨较多容易造成水污染等问题,且油墨罐运输成本较高,难以满足现有的环保、低成本包装要求。
[0003]目前已经有相关于一种新型油墨包装袋的探索,但是由于一次性开袋式出口处为了开袋方便,出油墨口处内袋多为弧线形,存在应力不均的问题,在运输和保存使用时易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问题
[0005]主要用于解决油墨罐运输成本较高,难以满足现有的环保、低成本包装要求,且现有的油墨包装袋在运输和保存使用时易破损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油墨包装袋。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一种新型油墨包装袋,包括主袋体,主袋体上端开设有注入口,注入口与主袋体的内腔相连通,主袋体下端设置有出油墨口,出油墨口的内腔呈倾斜漏斗状,出油墨口的内腔内设置有槽板,槽板两端倾斜固定在主袋体的内腔两面,槽板构成文丘里式结构,出油墨口两侧开设有剪口,剪口连线与槽板下端处于水平位置,主袋体下端且位于出油墨口的内腔侧下方设置有支撑部。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主袋体为四层结构,从内到外分别为:聚乙烯层、尼龙层、铝箔、牛皮纸。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出油墨口的内腔倾斜角度为30度~45度。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槽板的倾斜角度为20度~25度。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槽板材料与主袋体材料相同,折叠收纳于主袋体中,槽板将出油墨口分为出液口和空气进口。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槽板隔开的内腔为三段式结构,其底段为空气进口,中间段为喉道,上端为扩散段,扩散段与主袋体内腔相连通。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油墨包装袋的主袋体上端开设有注入口,注入口与主袋体的内腔相连通,主袋体上端可进行加热,将注入口封口。主袋体为四层结构,从内到外分别为:聚乙烯层、尼龙层、铝箔、牛皮纸,使用时先将油墨从注入口注入主袋体的内腔,当注满油墨后,加热板加热注入口端进行封口,使油墨能够密封在主袋体的内腔中。出油墨口的内腔呈倾斜漏斗状。相比以往的弧线形,直线漏斗型所受应力更加均匀,能够顺利通过跌落实验。日常携带,挤压也不会轻易破损。同时,主袋体下端且位于出油墨口的内腔侧下
方设置有支撑部。支撑部能够提供一定的支持力,防止主袋体下端破损。
[0015]出油墨口两侧开设有剪口,在使用时,直接撕开两侧的剪口,剪口连线与槽板下端处于水平位置,撕开剪口后,撑开出油墨口,出油墨口被槽板分成出液口和空气进口,主袋体的内腔中的油墨从出液口中流出,同时空气从空气进口中进入主袋体的内腔,为了防止形成气压差而使油墨不能顺利流出。槽板隔开的内腔为文丘里式三段结构,空气进入空气进口后,进入较为狭窄的喉道,由于通道内过流断面减小,因而空气的流速增大,该结构能起到加速的效果。加速后的空气进入扩散段,空气充入主袋体的内腔内,进一步加速油墨的排出。相比以往的单一出油墨口,槽板隔开了两个腔能够保证主袋体的内腔气压一致,使其中的油墨顺利流出,提高了效率和客户的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旧款油墨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内层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局部放大图。
[0022]1‑
注入口;2

主袋体;3

支撑部;4

剪口;5

出油墨口;6

槽板;7

出液口;8

空气进口;9

喉道;10

扩散段;11

聚乙烯层;12

尼龙层;13

铝箔;14

牛皮纸。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新型油墨包装袋,做进一步说明。
[0024]如附图所示是一种新型油墨包装袋,包括主袋体2,主袋体2上端开设有注入口1,注入口1与主袋体2的内腔相连通,主袋体2下端设置有出油墨口 5,出油墨口5的内腔呈倾斜漏斗状,出油墨口5的内腔内设置有槽板6,槽板6两端倾斜固定在主袋体2的内腔两面,槽板6构成文丘里式结构,出油墨口5两侧开设有剪口4,剪口4连线与槽板6下端处于水平位置,主袋体2 下端且位于出油墨口5的内腔侧下方设置有支撑部3。
[0025]进一步地,主袋体2为四层结构,从内到外分别为:聚乙烯层11、尼龙层12、铝箔13、牛皮纸14。
[0026]进一步地,出油墨口5的内腔倾斜角度为30度~45度。
[0027]进一步地,槽板6的倾斜角度为20度~25度。
[0028]进一步地,槽板6材料与主袋体2材料相同,折叠收纳于主袋体2中,槽板6将出油墨口5分为出液口7和空气进口8。
[0029]进一步地,槽板6隔开的内腔为三段式结构,其底段为空气进口8,中间段为喉道9,上端为扩散段10,扩散段10与主袋体2内腔相连通。
[003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油墨包装袋的主袋体2上端开设有注入口1,注入口1
与主袋体2的内腔相连通,主袋体2上端可进行加热,将注入口1 封口。主袋体2为四层结构,从内到外分别为:聚乙烯层11、尼龙层12、铝箔13、牛皮纸14,使用时先将油墨从注入口1注入主袋体2的内腔,当注满油墨后,加热板加热注入口1端进行封口,使油墨能够密封在主袋体2的内腔中。出油墨口5的内腔呈倾斜漏斗状。相比以往的弧线形,直线漏斗型所受应力更加均匀,能够顺利通过跌落实验。日常携带,挤压也不会轻易破损。同时,主袋体2下端且位于出油墨口5的内腔侧下方设置有支撑部3。支撑部 3能够提供一定的支持力,防止主袋体2下端破损。
[0031]出油墨口5两侧开设有剪口4,在使用时,直接撕开两侧的剪口4,剪口 4连线与槽板6下端处于水平位置,撕开剪口4后,撑开出油墨口5,出油墨口5被槽板6分成出液口7和空气进口8,主袋体2的内腔中的油墨从出液口 7中流出,同时空气从空气进口8中进入主袋体2的内腔,为了防止形成气压差而使油墨不能顺利流出。槽板6隔开的内腔为文丘里式三段结构,空气进入空气进口8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油墨包装袋,包括主袋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袋体(2)上端开设有注入口(1),所述注入口(1)与主袋体(2)的内腔相连通,所述主袋体(2)下端设置有出油墨口(5),所述出油墨口(5)的内腔呈倾斜漏斗状,所述出油墨口(5)的内腔内设置有槽板(6),所述槽板(6)两端倾斜固定在主袋体(2)的内腔两面,所述槽板(6)构成文丘里式结构,所述出油墨口(5)两侧开设有剪口(4),所述剪口(4)连线与槽板(6)下端处于水平位置,所述主袋体(2)下端且位于出油墨口(5)的内腔侧下方设置有支撑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墨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袋体(2)为四层结构,从内到外分别为:聚乙烯层(11)、尼龙层(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领辉毛险军景洪宝邵忠勋宣群汪军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富源金属罐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