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油墨除杂递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476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机油墨除杂递墨装置,包括油墨盘,以及部分位于所述油墨盘内的递墨辊,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递墨辊位置的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分别设于所述递墨辊两端的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可相对转动的连接于所述递墨辊的端部,两个所述摆臂的另一端通过连杆固连。针对现有的印刷机着墨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印刷机油墨除杂递墨装置,它可通过递墨辊的位置调节,使所述递墨辊与版辊相碾压达到充分消泡的作用,并使油墨完整地转印在承印物上,获得良好的印刷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机油墨除杂递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印刷机
,具体涉及一种印刷机油墨除杂递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印刷机
内,凹版印刷机有着广泛的用途,凹版印刷是指版辊着墨部分下凹、而空白不着色的部分与版辊外圆在同一平面上。印刷时,版辊全版面着墨,以刮墨刀将版面上空白部分的油墨刮清,油墨滞留在版辊的下凹部,然后过纸/膜,由压印辊在纸/膜的背压印,使下凹部内的油墨转移到纸/膜上,再经烘干、复卷后,检验进仓。目前的凹版印刷业内,递墨装置是随印刷过程中不间断地直接将油墨送到版辊的表面,但在印刷机调整印刷时,版辊的转动速度是很快的,这样一来,墨盘里的油墨容易产生气泡不易将版辊里每个着墨部分的下凹部都填满,因此,油墨也就不能完整地转印在待印刷纸片或膜片上,容易导致印刷图案不饱满,容易出现白点等印刷故障,影响印刷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的印刷机着墨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印刷机油墨除杂递墨装置,它可通过递墨辊的位置调节,使所述递墨辊与版辊相碾压达到充分消泡的作用,并使油墨完整地转印在承印物上,获得良好的印刷效果。
[0005]2、技术方案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印刷机油墨除杂递墨装置,包括油墨盘,以及部分位于所述油墨盘内的递墨辊,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递墨辊位置的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分别设于所述递墨辊两端的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可相对转动的连接于所述递墨辊的端部,两个所述摆臂的另一端通过连杆固连。
[0008]可选地,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递墨辊转动的第一驱动件。
[0009]可选地,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连杆转动的第二驱动件。
[0010]可选地,至少所述递墨辊的表面为橡胶材质。
[0011]可选地,所述油墨盘的底部内壁为平面。
[0012]可选地,所述油墨盘的底部开设有换油孔,所述换油孔处安装有除杂滤网,所述除杂滤网包括内部空心且上端开口的筒体,以及开设于所述筒体表面的若干滤孔,所述筒体的上端开口与所述换油孔相连。
[0013]可选地,所述油墨盘内具有沉槽,所述换油孔位于所述沉槽内,所述沉槽内具有朝向所述换油孔倾斜的引导斜面。
[0014]可选地,所述油墨盘内还设有可朝向所述沉槽移动的除杂推板,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除杂推板移动的驱动结构。
[0015]可选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油墨盘内的螺杆,以及用于控制所
述螺杆转动的第三驱动件,所述除杂推板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杆上。
[0016]可选地,所述油墨盘内相对于所述螺杆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螺杆相平行的引导杆,所述除杂推板上设有与所述引导杆相配合的引导孔。
[0017]3、有益效果
[0018]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印刷机油墨除杂递墨装置可通过递墨辊的位置调节,使所述递墨辊与版辊相碾压达到充分消泡的作用,并使得递墨辊在位置调节时始终保持水平状态,进而保证递墨辊的各位置与版辊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使得版辊里每个着墨部分的下凹部都能填饱满,使油墨完整地转印在承印物上,获得良好的印刷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印刷机油墨除杂递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印刷机油墨除杂递墨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22]1、油墨盘;2、递墨辊;3、摆臂;4、连杆;5、换油孔;6、除杂滤网;7、沉槽; 7a、引导斜面;9、螺杆;10、第三驱动件;11、引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当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是指二者的理想状态是垂直,但是因制造及装配的影响,可以存在一定的垂直误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6]本技术中涉及的“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0027]结合附图1和2,本实施例的一种印刷机油墨除杂递墨装置,包括油墨盘1,以及部分位于所述油墨盘1内的递墨辊2,所述油墨盘1的底部内壁为平面,相接传统底部内壁为弧形的油墨盘1,上述结构设计的油墨盘1可减少印刷时所述油墨盘1内的油墨量,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递墨辊2位置的调节结构,以使所述递墨辊2与版辊相碾压达到充分消泡的作用;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分别设于所述递墨辊2两端的摆臂3,所述摆臂3的一端可相对转动的连
接于所述递墨辊2的端部,两个所述摆臂3的另一端通过连杆4固连,在安装时,所述油墨盘1和摆臂3均安装于印刷机的机架上,所述摆臂3通过连杆4相连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印刷机的机架上,在通过本实施例中的调节结构控制调节所述递墨辊2位置时,由于调节结构中的两个摆臂3通过连杆4在一起,因此可以有效控制两个摆臂3的转动角度一致,从而使得递墨辊2在位置调节时始终保持水平状态,进而保证递墨辊2的各位置与版辊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使得版辊里每个着墨部分的下凹部都能填饱满,使油墨完整地转印在承印物上,获得良好的印刷效果。
[0028]作为本技术的可选方案,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递墨辊2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电机,通过第一驱动件控制所述递墨辊2的转速,可将递墨辊2的转速控制在小于版辊转速的情况下,递墨辊2低速转动并将油墨盘内的油墨带上递墨辊2表面,继而将油墨传递给版辊,从而克服了由于版辊高速转动致使部分油墨向外飞溅的缺陷;当然地,本实施例中,如果不使用第一驱动件,也可以通过版辊与递墨辊2之间的抵接实现同步转动。
[0029]作为本技术的可选方案,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连杆4转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为电机,设备操作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机油墨除杂递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墨盘,以及部分位于所述油墨盘内的递墨辊,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递墨辊位置的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分别设于所述递墨辊两端的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可相对转动的连接于所述递墨辊的端部,两个所述摆臂的另一端通过连杆固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油墨除杂递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递墨辊转动的第一驱动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油墨除杂递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连杆转动的第二驱动件。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印刷机油墨除杂递墨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递墨辊的表面为橡胶材质。5.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印刷机油墨除杂递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盘的底部内壁为平面。6.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印刷机油墨除杂递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卫星
申请(专利权)人:临安福马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