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4591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折叠自行车包含的车的车把手和前车轮分别安装于第一前连杆的两端,第三前连杆和第二前连杆可转动地设于第一前连杆;第二后连杆和第三后连杆可转动地设于第一后连杆;后车架组件和前车架组件通过固定结构转动连接,在骑行状态位置时,第二前连杆相对于第三前连杆呈现展开状态以及第二后连杆相对于第三后连杆呈现展开状态;在收纳状态时,第一前连杆、第二前连杆、第三前连杆、第一后连杆、第二后连杆和第三后连杆相互收拢,进一步减少了折叠后的自行车的体积方便携带。进一步减少了折叠后的自行车的体积方便携带。了折叠后的自行车的体积方便携带。了折叠后的自行车的体积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自行车


[0001]本技术属于自行车
,尤其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绿色出行的理念被广泛的推广,相当多的年轻人会选择自行车出行。对于生活和工作在城市中的人来说,由于现有的不可折叠的自行车的体积较大且笨重,不适于搬上搬下,更不能搭乘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因此,现在的可以折叠的自行车更加受广大用户的欢迎。现有的折叠自行车的折叠方式仅将前车轮和后车轮通过转轴连接进而并排折叠在一起,利用这种折叠方式的折叠自行车,折叠后的自行车的长度方向缩小,但是宽度方向很厚,依然存在自行车不方便携带和由于折叠后外形不规则导致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旨在解决现有折叠自行车不方便携带和由于折叠后外形不规则导致占用空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折叠自行车包含: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含前车轮和后车轮;
[0004]前车架组件,前车架组件设有第一前连杆、第二前连杆和第三前连杆,前车轮安装于第一前连杆,第三前连杆和第二前连杆均可转动地设于第一前连杆;
[0005]后车架组件,后车架组件包含第一后连杆、第二后连杆和第三后连杆,后车轮安装于第一后连杆,第二后连杆和第三后连杆均可转动地设于第一后连杆;
[0006]固定结构,后车架组件和前车架组件通过固定结构转动连接;
[0007]在骑行状态时,第二前连杆和第三前连杆相对于第一前连杆展开,以及第二后连杆和第三后连杆相对于第一后连杆展开,并且,第二前连杆、第三前连杆、第二后连杆和第三后连杆通过固定结构固定住展开状态;
[0008]在收纳状态时,第一前连杆、第二前连杆、第三前连杆、第一后连杆、第二后连杆和第三后连杆并拢。
[0009]可选地,固定结构包含第一转接件、第二转接件、第三转接件和第一轴,第二转接件与第三前连杆固定相连,第二前连杆和第三前连杆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转接件,第二后连杆和第三后连杆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转接件,第一转接件设有第一导向孔,第二转接件设有第二导向孔,第三后连杆设有第三导向孔;
[0010]第一导向孔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卡槽,第二导向孔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卡槽,第三导向孔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三卡槽;第一轴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第一轴贯穿设置于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和第三导向孔中,第三转接件可带动第一轴在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和第三导向孔内滑动以使得第一前连杆、第二前连杆、第三前连杆、第一后连杆、第二后连杆和第三后连杆相对展开或者相对收拢,并且在至少一个第一轴滑入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及第三卡槽中至少两个时,用于对第一前连杆、第二前连杆、第三前连杆、第一后连杆、第二后连杆和第三后连杆的位置固定。
[0011]可选地,在前车架组件和后车架组件在收纳状态位置时,第一前连杆、第二前连杆、第三前连杆、第一后连杆、第二后连杆、第三后连杆相互平行,并且前车轮和后车轮并排设置。
[0012]可选地,后车架组件还包括后叉,后叉的一端与第三后连杆连接,后叉的另一端与后车轮连接,后叉上设有第一容纳空间,前车轮可收纳于第一容纳空间内。
[0013]可选地,第三前连杆和第二后连杆均设有第三容纳空间,第三容纳空间用于容纳前车架组件和后车架组件上的其他连杆,并且在前车架组件和后车架组件在收纳状态位置时,第一前连杆、第二前连杆、第三前连杆、第一后连杆、第二后连杆、第三后连杆相互平行,且前车轮和后车轮自上至下成直线排列。
[0014]可选地,后车架组件还包括车座,车座安装于第一后连杆,前车架组件设有第二容纳空间,车座可收纳于第二容纳空间中。
[0015]可选地,前车架组件还包含车头和第二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包含升降杆和升降架,升降架与第一前连杆远离于前车轮的端部固定连接,升降杆与升降架可滑动地连接,车头可拆卸地设置在升降杆上,升降杆相对于升降架上升或下降以调节车头的高度和第二容纳空间的大小。
[0016]可选地,前车架组件还包含设置在第一前连杆上的第四转接件,并且,第四转接件沿第一前连杆的延伸方向设置,第二前连杆和第三前连杆可转动连接于第四转接件,第一前连杆可绕第四转接件的中轴线转动。
[0017]可选地,折叠自行车还包含传动组件和脚踏板组件,脚踏板组件安装在后车架组件上,传动组件的输入端与脚踏板组件连接,传动组件的输出端与后车轮连接,脚踏板组件包含脚踏板支架和脚踏板,脚踏板支架的一端和传动组件的输入端驱动连接,脚踏板可翻转地连接于脚踏板支架的另一端。
[0018]可选地,传动组件包含第一链条、第二链条、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之间通过第一链条驱动连接,第一齿盘和脚踏板支架固定连接,第二齿盘和后车轮之间通过第二链条连接。
[0019]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的折叠自行车的的前车架组件设有车把手、第一前连杆、第二前连杆和第三前连杆,车把手和前车轮分别安装于第一前连杆的两端,第三前连杆和第二前连杆可转动地设于第一前连杆;后车架组件包含第一后连杆、第二后连杆和第三后连杆,第二后连杆和第三后连杆可转动地设于第一后连杆;后车架组件和前车架组件通过固定结构转动连接,在骑行状态位置时,第二前连杆相对于第三前连杆呈现展开状态以及第二后连杆相对于第三后连杆呈现展开状态;在收纳状态时,第一前连杆、第二前连杆、第三前连杆、第一后连杆、第二后连杆和第三后连杆相互收拢,进一步减少了折叠后的自行车的体积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折叠自行车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2中A的细节放大图;
[0025]图4为图1第三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折叠自行车的折叠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图4中固定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8]图7为第三前连杆和第二转接件装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第三后连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折叠自行车的展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为图9中折叠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33]1、移动组件;11、前车轮;12、后车轮;2、前车架组件;20、车把手;201、第二容纳空间;21、第一轴;22、第一前连杆;23、第二前连杆;24、第一转接件;241、第一导向孔;2411、第一卡槽;251、第三前连杆;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组件(1),所述移动组件(1)包含前车轮(11)和后车轮(12);前车架组件(2),所述前车架组件(2)设有第一前连杆(22)、第二前连杆(23)和第三前连杆(251),所述前车轮(11)安装于所述第一前连杆(22),所述第三前连杆(251)和所述第二前连杆(23)均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前连杆(22);后车架组件(3),所述后车架组件(3)包含第一后连杆(33)、第二后连杆(34)和第三后连杆(36),所述后车轮(12)安装于所述第一后连杆(33),所述第二后连杆(34)和所述第三后连杆(36)均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后连杆(33);固定结构(4),所述后车架组件(3)和所述前车架组件(2)通过所述固定结构(4)转动连接;在骑行状态时,所述第二前连杆(23)和所述第三前连杆(251)相对于所述第一前连杆(22)展开,以及所述第二后连杆(34)和所述第三后连杆(36)相对于所述第一后连杆(33)展开,并且,所述第二前连杆(23)、所述第三前连杆(251)、所述第二后连杆(34)和所述第三后连杆(36)通过所述固定结构(4)固定住展开状态;在收纳状态时,所述第一前连杆(22)、所述第二前连杆(23)、所述第三前连杆(251)、所述第一后连杆(33)、所述第二后连杆(34)和所述第三后连杆(36)并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4)包含第一转接件(24)、第二转接件(252)、第三转接件(41)和第一轴(21),所述第二转接件(252)与所述第三前连杆(251)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前连杆(23)和所述第三前连杆(251)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转接件(24),所述第二后连杆(34)和所述第三后连杆(36)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转接件(252),所述第一转接件(24)设有第一导向孔(241),所述第二转接件(252)设有第二导向孔(2521),所述第三后连杆(36)设有第三导向孔(361);所述第一导向孔(241)设有第一卡槽(2411),所述第二导向孔(2521)设有第二卡槽(25211),所述第三导向孔(361)设有第三卡槽(3611),所述第一轴(21)贯穿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孔(241)、所述第二导向孔(2521)和所述第三导向孔(361)中,所述第三转接件(41)可带动所述第一轴(21)在所述第一导向孔(241)、所述第二导向孔(2521)和所述第三导向孔(361)内滑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前连杆(22)、所述第二前连杆(23)、所述第三前连杆(251)、所述第一后连杆(33)、所述第二后连杆(34)和所述第三后连杆(36)相对展开或者相对收拢,并且在至少一所述第一轴(21)滑入所述第一卡槽(2411)、所述第二卡槽(25211)及所述第三卡槽(3611)中的至少两个时,用于对所述第一前连杆(22)、所述第二前连杆(23)、所述第三前连杆(251)、所述第一后连杆(33)、所述第二后连杆(34)和所述第三后连杆(36)的位置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车架组件(2)和所述后车架组件(3)在收纳状态位置时,所述第一前连杆(22)、所述第二前连杆(23)、所述第三前连杆(251)、所述第一后连杆(33)、所述第二后连杆(34)、所述第三后连杆(36)相互平行,并且所述前车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机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