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9499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展开后稳定性好且使用寿命长的折叠自行车,包括第一车架单元与第二车架单元;第一车架单元包括前车架、设于前车架底部并设有前轮的前叉及与前车架顶部转动连接的车把组件,前车架上设有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抵接位及第二抵接位的支撑梁;第二车架单元包括座管架、与座管架底部铰链连接的立轴、驱动组件及与座管架铰链连接的连杆,立轴上远离座管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设有后轮的后叉,后叉连接有后梁,后梁上远离立轴的一端设有与支撑梁转动配合并与连杆铰链连接的折叠组件,折叠组件包括在车体展开时与第一抵接位抵接配合的第一限位件及与第二抵接位抵接配合的第二限位件。件及与第二抵接位抵接配合的第二限位件。件及与第二抵接位抵接配合的第二限位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自行车


[0001]本技术涉及自行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易于折叠展开、展开后稳定性好且使用寿命长的折叠自行车。

技术介绍

[0002]折叠自行车(folding bicycle)包括车架折叠关节和立管折叠关节,通过车架折叠,将车体的前后两轮对折在一起,减小车体的整体长度,从而降低自行车的携载及储运难度,提升自行车使用的灵活性。然而,传统的折叠自行车展开后折叠部位易产生晃动,车架结构的稳定性较差,使得自行车的骑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车架长期晃动松散将加速自行车变形失效,不利于延长自行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车架稳定性较差以及易变形失效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展开后稳定性好且使用寿命长的折叠自行车。
[0004]一种折叠自行车,该折叠自行车包括第一车架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一车架单元枢轴连接并相对于所述第一车架单元转动以折叠车体的第二车架单元;
[0005]所述第一车架单元包括前车架、安装于所述前车架底部并转动设置有前轮的前叉以及与所述前车架的顶部转动连接用于控制车体前进方向的车把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车架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一车架单元枢轴连接并相对于所述第一车架单元转动以折叠车体的第二车架单元;所述第一车架单元包括前车架、安装于所述前车架底部并转动设置有前轮的前叉以及与所述前车架的顶部转动连接用于控制车体前进方向的车把组件,所述前车架上设有背向车体前进方向延伸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上相对设置有第一抵接位及第二抵接位;所述第二车架单元包括座管架、与所述座管架的底部铰链连接的立轴、与所述立轴上远离所述座管架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转动设有后轮的后叉、用于驱动所述后轮转动的驱动组件以及与所述座管架的中部铰链连接的连杆,后叉与立轴连接部固定安装有后梁,所述后梁上远离所述立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支撑梁转动配合并与所述连杆铰链连接的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包括在车体展开时与所述第一抵接位抵接配合的第一限位件以及与所述第二抵接位抵接配合的第二限位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后梁末端固定连接并可相对于所述支撑梁转动的导向件以及与所述导向件限位配合并与所述连杆铰链连接、可相对于所述导向件转动的配合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上开设有容置孔形成与所述后梁固定连接的叉状结构,所述导向件包括与所述后梁连接的横部以及分别与所述横部的两端连接且平行设置的第一竖部及第二竖部,所述支撑梁的末端嵌设于所述容置孔并与所述第一竖部及所述第二竖部转动配合,所述配合体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竖部与所述支撑梁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竖部限位配合的第一限位片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竖部与所述支撑梁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二竖部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件为依序穿设第一竖部、第一限位片、第二限位片以及第二竖部并在车架展开时与所述第一抵接位抵接配合的管状结构或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机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