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型光纤模式剥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439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冷型光纤模式剥离器,包括模式剥离光纤,所述模式剥离光纤与主壳体连接,所述主壳体内设置有水冷通道,所述水冷通道通过循环水将主壳体内的热量带出;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定位模式剥离光纤在主壳体上的连接位置。目的在于通过在主壳体内设置水冷通道和冷却水腔,可以快速的将主壳体内部的热量带出,实现了光纤在工作过程中均匀散热,解决了光纤在高功率输出状态下烧毁问题。解决了光纤在高功率输出状态下烧毁问题。解决了光纤在高功率输出状态下烧毁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冷型光纤模式剥离器


[0001]本技术属于光纤
,具体涉及一种水冷型光纤模式剥离器。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光纤输出结构的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而言,当高功率密度的激光进入光纤输入端时,由于光纤输入端尺寸小、功率密度高,因此该区域会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导致光纤烧毁。因此,精确且牢固的定位,确保激光精准聚焦在光纤输入端有效输出,并且能均匀剥离该区域大量的热量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模式剥离光纤的输入端有效的固定、散热问题,提供了一种水冷型光纤模式剥离器,该水冷型光纤模式剥离器通过在其内设置水冷通道和冷却水腔,可以快速的将主壳体内部的热量带出,实现了光纤在工作过程中均匀散热,解决了光纤在高功率输出状态下烧毁问题。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冷型光纤模式剥离器,包括模式剥离光纤,所述模式剥离光纤与主壳体连接,所述主壳体内设置有水冷通道,所述水冷通道通过循环水将主壳体内的热量带出;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定位模式剥离光纤在主壳体上的连接位置。
[0005]优选的,所述主壳体上连接上密封盖板和下密封盖板,所述水冷通道包括设置在上密封盖板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与主壳体内的冷却水腔连通,所述冷却水腔与模式剥离光纤相互隔离,所述冷却水腔的外壁与模式剥离光纤接触导热。
[0006]优选的,所述冷却水腔包括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进水腔和出水腔之间相互隔离,所述进水腔和出水腔之间通过毛细孔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进水腔和出水腔并排设置,所述冷却水腔还包括循环水腔,所述循环水腔与进水腔、出水腔之间相互隔离,所述循环水腔设置在进水腔和出水腔的相对侧,所述循环水腔与进水腔和出水腔之间通过毛细孔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转接盖板和石英玻璃套管,所述转接盖板和石英玻璃套管分别设置在主壳体的两端;所述模式剥离光纤上设置有螺纹连接头,所述螺纹连接头与转接盖板螺纹连接,所述模式剥离光纤上的定位端与石英玻璃套管相适配。
[0009]优选的,所述转接盖板上设置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与主壳体相适配,所述主壳体设置在远离模式剥离光纤的一侧面上。
[0010]优选的,所述上密封盖板和下密封盖板与主壳体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
[0011]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通过在主壳体内部设置水冷通道和冷却水腔,并使得冷却水腔与模式剥离光纤相隔离,可以实现了光纤在工作过程中均匀散热,解决了光纤在高功率输出状态下烧毁问题,本技术的模式剥离器与传统模式剥离器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散热能力强,定位更精确的优点;采用两端定位方式实现了光纤安
装在水冷型模式剥离器中,并在一个较长距离(52mm)实现精确定位,实现了输出千瓦级功率输出,光纤输出端口温度低于50℃的较好状态。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主壳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主壳体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

模式剥离光纤;2

螺纹连接头;3

定位端;4

转接盖板;5

定位凸台;6

主壳体;7

上密封盖板;8

下密封盖板;9

进水腔;10

出水腔;11

石英玻璃套管;12

进水口;13

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如图1

3所示,一种水冷型光纤模式剥离器,包括模式剥离光纤1(也称石英棒光纤端帽跳线),所述模式剥离光纤1与主壳体6连接,所述主壳体6内设置有水冷通道,
[0018]所述水冷通道通过循环水将主壳体6内的热量带出;所述主壳体6上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定位模式剥离光纤1在主壳体6上的连接位置。
[0019]所述主壳体6上连接上密封盖板7和下密封盖板8,所述上密封盖板7和下密封盖板8与主壳体6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从而保证主壳体6内部处于密封状态,所述水冷通道包括设置在上密封盖板7上的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冷却水从进水口12进入后,在主壳体6内循环最后从出水口13排出,从而将主壳体6内部的热量带走,所述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与主壳体6内的冷却水腔连通,所述冷却水腔与模式剥离光纤1相互隔离,所述冷却水腔的外壁与模式剥离光纤1接触导热,通过冷却水不断保持流动状态,可以不断的将主壳体6内所产生的热量带出,从而进行降温。
[0020]所述冷却水腔包括进水腔9和出水腔10,所述进水腔9和出水腔10之间相互隔离,所述进水腔9和出水腔10之间通过毛细孔(若干个直径Φ1的小孔)连通。可以理解的是,当冷却水从进水口12进入后,首先进入到进水腔9内,并通过毛细孔进入到出水腔10内,最后从出水口13流出,冷却水在主壳体6内流经的过程中,将不断升温的内部壳体上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冷却的效果。
[0021]所述进水腔9和出水腔10并排设置,也即进水腔9和出水腔10设置在同一侧面处,所述冷却水腔还包括循环水腔14,所述循环水腔14与进水腔9、出水腔10之间相互隔离,所述循环水腔14设置在进水腔9和出水腔10的相对侧,所述循环水腔14与进水腔9和出水腔10之间通过毛细孔连通。如图3所示,为循环水腔14的结构示意图,当冷却水进入到进水腔9后,冷却水通过毛细孔进入到循环水腔14内,并从循环水腔14内的其他毛细孔进入到出水腔10内,并最终从出水口13流出,由于循环水腔14设置在进水腔9和出水腔10的相对侧,可以使得冷却水包裹在模式剥离光纤1的周围,形成环状的冷却流路,从而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
[0022]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转接盖板4和石英玻璃套管11,所述转接盖板4和石英玻璃套管11分别设置在主壳体6的两端;所述模式剥离光纤1上设置有螺纹连接头2,所述螺纹连接头2与转接盖板4螺纹连接,所述模式剥离光纤1上的定位端3与石英玻璃套管11相适配。连接时,先将模式剥离光纤1与转接盖板4连接,然后旋拧螺纹连接头2,使得模式剥离光纤1与转接盖板4之间保持稳定,再将连接好的整体,一起装入主壳体6内,光纤前端的定位端3(石英玻璃头)套入主壳体6内的石英玻璃套管11中,并与石英玻璃套管11配合连接,最后锁紧转接盖板4和主壳体6之间的螺钉即可。
[0023]所述转接盖板4上设置有定位凸台5,所述定位凸台5与主壳体6相适配,所述主壳体6设置在远离模式剥离光纤1的一侧面上。定位凸台5可以帮助转接盖板4快速的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型光纤模式剥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式剥离光纤(1),所述模式剥离光纤(1)与主壳体(6)连接,所述主壳体(6)内设置有水冷通道,所述水冷通道通过循环水将主壳体(6)内的热量带出;所述主壳体(6)上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定位模式剥离光纤(1)在主壳体(6)上的连接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型光纤模式剥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6)上连接上密封盖板(7)和下密封盖板(8),所述水冷通道包括设置在上密封盖板(7)上的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所述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与主壳体(6)内的冷却水腔连通,所述冷却水腔与模式剥离光纤(1)相互隔离,所述冷却水腔的外壁与模式剥离光纤(1)接触导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型光纤模式剥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腔包括进水腔(9)和出水腔(10),所述进水腔(9)和出水腔(10)之间相互隔离,所述进水腔(9)和出水腔(10)之间通过毛细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型光纤模式剥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腔(9)和出水腔(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刚雷军吴华玲王丞乾谢鹏飞高松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