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效充电结构的电动车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428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效充电结构的电动车棚,涉及车棚技术领域,包括安固底板以及与安固底板顶部中心处通过设置有螺钉拆卸式连接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底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偏移组件,所述防偏移组件用于限位电动车的前车轮,所述防偏移组件包括双向螺杆、限位固块、联动前伸架、定位侧板和转动销块。所述双向螺杆的外表面左右两端均通过设置有限位固块与阻隔板的外侧拆卸式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避免车头以及车篮产生歪斜,节约规范了停车空间,后续电动车进入车棚内部时不易对歪斜车头或者车篮产生碰撞,有效避免了电动车在碰撞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震动,使充电插头脱落的状况发生,以便于电动车的户外高效充电。以便于电动车的户外高效充电。以便于电动车的户外高效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效充电结构的电动车棚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高效充电结构的电动车棚,涉及车棚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棚作为屏障,用来保护电动车辆不受损伤的一种建筑,主要起到挡风遮雨的功能,多见于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各类公共场所中,随着新能源技术的逐渐开发,太阳能发电已经可以满足电动车的日常充电,在电动车棚内采用新能源技术可以为电动车提供有效的续航能力,相对汽车而言,电动车的停放更加便捷,在城市中能更好地避免交通拥堵等情况,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现如今的大多数公共场合或者是小区,为了规范电动车的停放,以及便于电动车的充电工作,通常设置有电动车棚。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市场上传统的电动车棚,结构简单,只具有简单的遮挡充电效果,电动车在停放的过程中,车头的轮胎容易倾斜,进而容易使车头以及车篮产生歪斜,进而占用其余的停车空间,同时,当后续电动车进入车棚内部时,容易碰撞车头或者车篮,容易使其产生损坏,同时,电动车在碰撞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震动,使充电插头脱落,不便于电动车的户外高效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高效充电结构的电动车棚,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对车头进行限位的功能,解决电动车在停放的过程中,车头的轮胎容易倾斜,进而容易使车头以及车篮产生歪斜,进而占用其余的停车空间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电动车在碰撞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震动,使充电插头脱落的问题,以达到对充电过程中的车头进行有效保护的效果。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具有高效充电结构的电动车棚,包括安固底板以及与安固底板顶部中心处通过设置有螺钉拆卸式连接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底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偏移组件,所述防偏移组件用于限位电动车的前车轮。
[0008]所述防偏移组件包括双向螺杆、限位固块、联动前伸架、定位侧板和转动销块,所述双向螺杆的外表面螺纹处均拆卸式连接有联动前伸架,所述联动前伸架的前端拆卸式连接有定位侧板,所述双向螺杆的外表面左右两端均通过设置有限位固块与阻隔板的外侧拆卸式连接。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位侧板的内端通过开设有安装孔活动连接有转动销块,且定位侧板的外侧开设有与转动销块相适配的弧形槽。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梁的顶部通过设置螺丝拆卸式连接有遮挡组件,所述遮挡组件包括顶固梁、遮阳盖板、斜伸臂和定位梁。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固梁的顶部设置有遮阳盖板,所述遮阳盖板底部前后两端均排列设置有斜伸臂。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斜伸臂的内侧通过设置有安装螺栓拆卸式连接有定位梁,所述定位梁的顶部与顶固梁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定位梁的底部延伸于支撑梁的内侧与其通过设置有螺钉拆卸式连接。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梁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充电组件。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阻隔板表面排列开设有若干流通槽体,所述流通槽体位于限位固块的内侧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6]1、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高效充电结构的电动车棚,通过设置有可调节的防偏移组件,控制手持架转动即可使双向螺杆转动,驱使其外表面所设置的联动前伸架带动定位侧板靠近车轮,对车轮的侧面可进行夹持,减少车轮的偏移,有效避免车头以及车篮产生歪斜,节约规范了停车空间,后续电动车进入车棚内部时不易对歪斜车头或者车篮产生碰撞。
[0017]2、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高效充电结构的电动车棚,通过设置有可调节的防偏移组件,能够有效提高定位工作的精准性,对停放过程中的车头具有保护作用,当定位侧板靠近车轮,对车轮的侧面进行夹持的过程中,可增幅架电动车车头的稳定性,有效避免了电动车在碰撞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震动,使充电插头脱落的状况发生,以便于电动车的户外高效充电。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阻隔板与防偏移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安固底板;2、支撑梁;3、阻隔板;4、防偏移组件;5、流通槽体;6、遮挡组件;7、充电组件;41、双向螺杆;42、限位固块;43、联动前伸架;44、定位侧板;45、转动销块;61、顶固梁;62、遮阳盖板;63、斜伸臂;64、定位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效充电结构的电动车棚,包括安固底板1以及与安固底板1顶部中心处通过设置有螺钉拆卸式连接的支撑梁2,支撑梁2的底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偏移组件4,防偏移组件4用于限位电动车的前车轮,在该具有高效充电结构的电动车棚的使用过程中,可控制电动车驶入安装底板1的表面,进入电动车棚的内部,以便于后续的停放后充电工作,在电动车静止的过程中,其前车车头底部所设置的车轮,位于防偏移组4的内部。
[0025]防偏移组件4包括双向螺杆41、限位固块42、联动前伸架43、定位侧板44和转动销
块45,双向螺杆41的外表面螺纹处均拆卸式连接有联动前伸架43,联动前伸架43的前端拆卸式连接有定位侧板44,双向螺杆41的外表面左右两端均通过设置有限位固块42与阻隔板3的外侧拆卸式连接,在防偏移组件4对前车车头进行限位的过程中,由于双向螺杆41的端部设置有手持架,控制手持架转动即可使双向螺杆41转动,驱使其外表面所设置的联动前伸架43带动定位侧板44靠近车轮,对车轮的侧面可进行夹持,减少车轮的偏移,有效避免车头以及车篮产生歪斜,节约规范了停车空间,后续电动车进入车棚内部时不易对歪斜车头或者车篮产生碰撞。
[0026]相较于以往的弯柱分隔,能够有效提高定位工作的精准性,对车头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可调节设置,使体积较大的电动三轮车也能够得以使用。
[0027]定位侧板44的的内端通过开设有安装孔活动连接有转动销块45,且定位侧板44的外侧开设有与转动销块45相适配的弧形槽,当定位侧板44靠近车轮,对车轮的侧面进行夹持的过程中,可增幅架电动车车头的稳定性,有效避免了电动车在碰撞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震动,使充电插头脱落的状况发生,以便于电动车的户外高效充电。
[0028]支撑梁2的顶部通过设置螺丝拆卸式连接有遮挡组件6,遮挡组件6包括顶固梁61、遮阳盖板62、斜伸臂63和定位梁64,顶固梁61的顶部设置有遮阳盖板62,遮阳盖板62底部前后两端均排列设置有斜伸臂63,斜伸臂63可对顶固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效充电结构的电动车棚,包括安固底板(1)以及与安固底板(1)顶部中心处通过设置有螺钉拆卸式连接的支撑梁(2),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2)的底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偏移组件(4),所述防偏移组件(4)用于限位电动车的前车轮;所述防偏移组件(4)包括双向螺杆(41)、限位固块(42)、联动前伸架(43)、定位侧板(44)和转动销块(45),所述双向螺杆(41)的外表面螺纹处均拆卸式连接有联动前伸架(43),所述联动前伸架(43)的前端拆卸式连接有定位侧板(44),所述双向螺杆(41)的外表面左右两端均通过设置有限位固块(42)与阻隔板(3)的外侧拆卸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充电结构的电动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侧板(44)的内端通过开设有安装孔活动连接有转动销块(45),且定位侧板(44)的外侧开设有与转动销块(45)相适配的弧形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充电结构的电动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