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滤芯拔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423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产线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空气滤芯拔模机构,包括第一输送轨道、第二输送轨道、上卡爪、下卡爪、监控器、多轴机械手、控制器和防护栏,第一输送轨道和第二输送轨道送来和带走滤芯,多轴机械手、上卡爪和下卡爪模拟人工拆卸动作。采用机械、自动化的方式取代人工拔模,利用上卡爪和下卡爪分别包夹滤芯和端盖,利用多轴机械手实现可控地柔性摇摆,准确达到脱离的最佳点后剥离滤芯成型端盖,最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滤芯拔模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生产线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滤芯拔模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能提高产量,保证质量,减少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劳动条件,确保生产安全,减轻环境污染。随着技术发展,生产过程自动化成为现代技术的主要趋势。
[0003]滤纸可以用来过滤污水、气体等,常被进一步加成筒状或板状的滤芯,最后制成过滤器。在制作滤芯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拔模,取走成型滤芯的端盖。传统的人工拔模方式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已经较难适应企业发展壮大的需求。
[0004]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滤芯拔模机构,实现全自动化。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滤芯拔模机构,包括:第一输送轨道,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用于转移分离前的和分离后的滤芯。机构还包括第二输送轨道,所述第二输送轨道用于转移分离后的滤芯。机构还包括上卡爪,所述上卡爪用于夹持位于上方的滤芯。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和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位于相同的水平高度。机构还包括下卡爪,所述下卡爪用于夹持位于下方的端盖。机构还包括监控器,所述监控器的监测方向朝向所述第一输送轨道,所述监控器用于识别端盖和滤芯的位置。机构还包括多轴机械手,所述多轴机械手布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和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之间,所述多轴机械手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卡爪,所述上卡爪夹紧滤芯后,所述多轴卡机械手带动所述上卡爪反复晃动,模拟人手从端盖拔起滤芯,所述多轴机械手拔出滤芯后将滤芯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轨道。显而易见,所述多轴机械手至少需要三个自由度,至少可以在Z轴上升降,在X轴Y轴上移动;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看到多轴机械手还可以适当地旋转。机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上卡爪、所述下卡爪、所述多轴机械手和监控器。机构还包括防护栏,所述防护栏包围所述多轴机械手的作业区域。
[0007]如图1所示,位于下方的是端盖,位于上方的是滤芯。取走滤芯的操作是所述下卡爪固定所述端盖后,所述多轴机械手及其所述上卡爪适当地左右摆动滤芯从而将滤芯提起。如图2所示,俯视地看所述防护栏为L形,所述第二输送轨道的另一侧未被包围,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在该侧自由活动,比如抽检滤芯。
[0008]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输送轨道把成型好的滤芯传送至所述下卡爪的位置,所述监控器检测到有产品后发出信号给所述多轴机械手,所述多轴机械手带动所述上卡爪自动抱紧滤芯,同时所述下卡爪固定端盖,所述多轴机械手柔性摇摆滤芯,达到脱离的最佳点
后分离滤芯和端盖。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和所述第二输送轨道均包括机架、若干个辊轴、传动链和驱动电机,每个辊轴之间存在合适的间隙。采用上述方案,方便所述下卡爪的一部分从下往上伸出,进而方便夹持、固定位于下方的端盖。在其他方案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输送轨道可以选择一对辊轴与输送皮带的组合方式,将滤芯往右边转移。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为U形,所述多轴机械手的作业区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拐角位置。所述第一输送轨道采用多个辊轴布置的方式,也有利于调整输送方向。在其他方案中,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可以是直线形。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卡爪包括第一支架、一对上夹板和第一气缸,一个所述上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另一个所述上夹板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滑动,两个所述上夹板彼此靠拢或远离用于夹持或释放滤芯。所述第一支架可以设置滑轨,其中一个上夹板与滑轨连接,给气缸充气后,气缸的活动端伸出自然地推动上夹板滑动。在其他方式中,两个所述上夹板均可以采用滑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相应地,可以配置两个气缸。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两个所述上夹板的内侧均设置有弧形的凸台,通过所述凸台贴合滤芯的外侧。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下卡爪包括第二支架、一对下夹板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的下方,两个所述下夹板均与所述第二支架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下,两个所述下夹板彼此靠拢或远离用于夹持或释放端盖。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监控器为光纤传感器,滤芯经过某个位置后,阻碍光线从而触发识别。在其他方案中,所述监控器为摄像机,通过内置算法判断滤芯的位置。
[0015]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机械、自动化的方式取代人工拔模,利用上卡爪和下卡爪分别包夹滤芯和端盖,利用多轴机械手实现可控地柔性摇摆,准确达到脱离的最佳点后剥离滤芯成型端盖,最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一种实施例下滤芯与端盖的示意图;
[0017]图2是一种实施例下拔模机构的立体图;
[0018]图3是一种实施例下拔模机构的侧视图;
[0019]图4是一种实施例下拔模机构的主视图。
[0020]主要的附图标记说明:11、端盖;12、滤芯;21、第一输送轨道;22、第二输送轨道;31、上卡爪;32、下卡爪;311、第一支架;312、上夹板;313、第一气缸;40、多轴机械手;50、防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顶部”、“底部”、“顶面”、“底面”、“内”、“外”、“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术语“第一”、
ꢀ“
第二”、
ꢀ“
第三”只是用于描述目的以及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
ꢀ“
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滤芯拔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轨道,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用于转移分离前的和分离后的滤芯;第二输送轨道,所述第二输送轨道用于转移分离后的滤芯;上卡爪,所述上卡爪用于夹持位于上方的滤芯;下卡爪,所述下卡爪用于夹持位于下方的端盖;监控器,所述监控器的监测方向朝向所述第一输送轨道,所述监控器用于识别端盖和滤芯的位置;多轴机械手,所述多轴机械手布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和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之间,所述多轴机械手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卡爪,所述上卡爪夹紧滤芯后,所述多轴卡机械手带动所述上卡爪反复晃动,所述多轴机械手拔出滤芯后将滤芯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轨道;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上卡爪、所述下卡爪、所述多轴机械手和监控器;防护栏,所述防护栏包围所述多轴机械手的作业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芯拔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和所述第二输送轨道均包括机架、若干个辊轴、传动链和驱动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寿中张迪谢聪雷自来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迪之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