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束带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414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捆扎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束带机,包括机壳本体,所述机壳本体包括前板、后板,所述前板、后板的上端之间设有面板,所述机壳本体内设有机芯,所述前板的外侧且位于面板的前侧边缘处设有带道框,所述的机芯包括设置在前板内侧的机芯架、设置在前板外侧的烫粘切带组件和顶刀,所述机芯架内设有用于驱动烫粘切带组件、顶刀动作的驱动机构;所述前板的外侧设有防护盖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时,液体与颗粒物不易落入机芯内,机芯工作更加稳定,机芯清理更加方便。理更加方便。理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束带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捆扎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束带机。

技术介绍

[0002]束带机是通过捆扎带捆扎物品的设备,常见的捆扎带有塑料带、纸带等,捆扎带捆绕物品后,再通过烫粘剪切完成物品的捆扎。捆扎带的进退带、烫粘、切带等动作主要都是通过机芯实现的。捆扎的物品种类有很多,有些物品带有颗粒物、液体等(例如新鲜的蔬菜捆扎时会滴水、带泥的山药捆扎过程会掉落土粒),而机芯上的烫粘部件、切带部件均位于机芯上方,面板上与烫粘部件、切带部件的对应处有一个避让缺口,带道框安装在面板上避让缺口对应处,而各种传动部件位于烫粘部位、切带部件的正下方,这就导致打包过程中的液体、颗粒物等直接通过避让缺口往下落入机芯内部的传动部件上,从而影响机芯内传动部件的工作;而且由于机芯内部结构复杂,对液体、颗粒物落入之后清理非常不方便。
[0003]例如,中国专利号为2020207252023,申请日为2020年5月6日公开的一种新型束带机,带道框位于上盖板(即面板)的中间部位,工作组件(即机芯)位于带道框的正下方,在捆扎物品的时候,液体、粉尘会直接掉落到工作组件内,从而影响工作组件内的各种传动部件的工作,而且清理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束带机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液体与颗粒物不易落入机芯内、机芯工作更加稳定、机芯清理更加方便的束带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束带机,包括机壳本体,所述机壳本体包括前板、后板,所述前板、后板的上端之间设有面板,所述机壳本体内设有机芯,其特征是,所述前板的外侧且位于面板的前侧边缘处设有带道框,所述的机芯包括设置在前板内侧的机芯架、设置在前板外侧的烫粘切带组件和顶刀,所述机芯架内设有用于驱动烫粘切带组件、顶刀动作的驱动机构;所述前板的外侧设有防护盖板。将机芯中的烫粘切带组件、顶刀设置在前板的外侧,将驱动机构(即传动部件)设置在前板的内侧,将带道框设置在前板的外侧,这样捆扎物品过程中产生的液体、颗粒物只会掉落在前板的外侧,而不会进入前板的内侧(机芯内),从而使得机芯的工作更加稳定;而且清理也非常方便,只需要打开防护盖板就能快速清理液体、颗粒物,而无需拆卸机芯。
[0006]作为优选,所述机芯架的外侧固定有左防护件、右防护件,所述左防护件与右防护件之间设有前防护件,所述左防护件、右防护件、前防护件与机芯架之间形成导向通道,所述烫粘切带组件、顶刀位于导向通道内。通过左防护件、右防护件、前防护件与前板之间形成的导向通道用于烫粘切带组件、顶刀升降动作的导向和限位,另一方面起到防护作用,减少液体、颗粒物等进入烫粘切带组件、顶刀内。
[0007]作为优选,所述顶刀的上端设有进带孔,顶刀的下端设有第一驱动臂,所述第一驱
动臂的内端穿过前板伸入机芯架内与机芯架转动连接,所述烫粘切带组件包括电热座、与电热座侧面连接的切刀,所述电热座上端设有电加热块,所述电热座的下端设有第二驱动臂,所述第二驱动臂的内端穿过前板与机芯架转动连接;所述机芯架的上端设有滑板组件。带子先穿过进带孔、绕带道框一周后回到顶刀的上端,顶刀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将带子顶在滑板组件上对带子定位;捆紧物品后,驱动机构带动电加热块对带子进行烫粘并通过切刀将带子切断;滑板组件移开后,取出捆扎好的物品。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位于机芯架内的主轴、驱动主轴旋转的动力,所述主轴上设有驱动第一驱动臂摆动的第一凸轮、驱动第二驱动臂摆动的第二凸轮。通过动力带动主轴的旋转,进而实现第一凸轮、第二凸轮的旋转,第一凸轮带动第一驱动臂摆动实现切刀的升降,第二凸轮带动第二驱动臂的摆动实现烫粘切带组件的升降;整体稳定性好。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臂与第一凸轮的接触部位设有第一支撑轮,所述第二驱动臂与第二凸轮的接触部位设有第二支撑轮,所述第二驱动臂的外端设有与电热座的下端面抵接的第三支撑轮。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臂与前板之间、电热座与前板之间均设有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确保第一驱动臂(顶刀)、电热座(切刀)的稳定复位。
[0011]作为优选,所述前板上位于弹性复位件的外侧设有防护罩。防护罩对弹性复位件进行防护,防止颗粒物卡入弹性复位件内而影响其使用性能。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臂上位于第一支撑轮两侧设有竖槽孔,第一支撑轮两端的转轴伸入竖槽孔内,所述第一驱动臂上位于第一支撑轮的上侧设有连接座,连接座内设有滑孔,所述滑孔的下端设有与转轴的两端之间连接的支撑片,所述支撑片的上端设有弹性件A。第一支撑轮与第一凸轮弹性接触,从而使得顶刀与带子之间弹性压紧,从而降低装配精度要求,确保顶刀能够稳定的顶住带子进行定位。
[0013]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座的上端设有与弹性件A抵接的调节螺栓。通过调节螺栓能够调节弹性件A的弹力,确保顶刀与带子之间的弹性压力能够稳定的压紧带子,调节非常方便。
[0014]作为优选,所述电加热块与电热座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电热座内设有与电加热块抵接的弹性件B。弹性件B使得电加热块弹性压紧两层带子使得两层带子之间稳定热粘,减小装配精度需求,整体稳定性更好。
[0015]因此,本专利技术使用时,液体与颗粒物不易落入机芯内,机芯工作更加稳定,机芯清理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去掉防护盖板后的示意图。
[0018]图3 为机壳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的爆炸图。
[0020]图5为机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机芯的爆炸图。
[0022]图7为烫粘切带组件、顶刀的示意图。
[0023]图8为连接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电热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机壳本体1、前板100、后板101、面板2、机芯3、机芯架30、烫粘切带组件31、电热座310、弹性件B3100、切刀311、电加热块312、第二驱动臂313、第二支撑轮314、第三支撑轮315、顶刀32、进带孔320、第一驱动臂321、竖槽孔3210、连接座3211、滑孔3212、支撑片3213、弹性件A3214、调节螺栓3215、锁止螺母3216、第一支撑轮322、转轴3220、驱动机构33、主轴330、动力331、第一凸轮332、第二凸轮333、滑板组件34、弹性复位件35、带道框4、防护盖板5、左防护件6、右防护件7、前防护件8、防护罩9。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

图5所示的一种束带机,包括机壳本体1,机壳本体1包括前板100、后板101,前板、后板的上端之间设有面板2,机壳本体1内设有机芯3,前板100的外侧且位于面板的前侧边缘处设有带道框4,机芯3包括设置在前板100内侧的机芯架30、设置在前板100外侧的烫粘切带组件31和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束带机,包括机壳本体,所述机壳本体包括前板、后板,所述前板、后板的上端之间设有面板,所述机壳本体内设有机芯,其特征是,所述前板的外侧且位于面板的前侧边缘处设有带道框,所述的机芯包括设置在前板内侧的机芯架、设置在前板外侧的烫粘切带组件和顶刀,所述机芯架内设有用于驱动烫粘切带组件、顶刀动作的驱动机构;所述前板的外侧设有防护盖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束带机,其特征是,所述机芯架的外侧固定有左防护件、右防护件,所述左防护件与右防护件之间设有前防护件,所述左防护件、右防护件、前防护件与机芯架之间形成导向通道,所述烫粘切带组件、顶刀位于导向通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束带机,其特征是,所述顶刀的上端设有进带孔,顶刀的下端设有第一驱动臂,所述第一驱动臂的内端穿过前板伸入机芯架内与机芯架转动连接,所述烫粘切带组件包括电热座、与电热座侧面连接的切刀,所述电热座上端设有电加热块,所述电热座的下端设有第二驱动臂,所述第二驱动臂的内端穿过前板与机芯架转动连接;所述机芯架的上端设有滑板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束带机,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位于机芯架内的主轴、驱动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邦毅张彩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永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