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回流比的自回流MBR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378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2
一种可调节回流比的自回流MBR装置及系统,包括壳体,壳体底部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方设有生物填料层,生物填料层上方设有膜组器,膜组器底部连接有曝气管,膜组器连接有集水管,膜组器的一侧设有竖直的分隔板,分隔板的上部连接有上折板,分隔板的下部连接下折板,上折板、下折板与分隔板之间分别形成可调倾角,上折板、分隔板、下折板将壳体内部分隔为缺氧区和好氧区,缺氧区位于膜组器的下方及分隔板的第一侧,好氧区位于分隔板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通过调节上折板和下折板的倾角以调节回流比大小,使得被膜组器拦截的活性污泥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区,实现污水除磷脱氮,且能够避免恶臭尾气产生,无需建设专门废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行处理。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回流比的自回流MBR装置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膜生物反应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回流比的自回流MBR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MBR(Membrane Bio

Reacto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污水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污水处理中,包括大型污水厂和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分散式MBR处理装置多为一体化钢结构。传统的MBR一体化装置均需配备回流泵,以将膜池污泥回流至前端厌氧池,以实现污水硝化反硝化脱氮。回流比从100%

300%不等,这就增加了污水处理能耗。同时由于厌氧、缺氧和好氧池为水平布置,废水中的S、N元素在厌氧作用下,形成具有恶臭的硫化氢、氨氮,影响现场环境,在医院等居民密集地段建设污水处理设备时必须配备尾气处理装置。然而医院用地紧张,无多余空间建设尾气处理装置。
[0003]中国专利CN207294331U公开了一种垂直自回流生物膜MBR装置,在罐体内部设有挡板,挡板中心设有过水孔,罐体内下部为生化段,内部填充有生物填料,生化段底部安装有潜水搅拌器、曝气头,曝气头和罐体外的曝气风机连接,生化段底部设有进水泵出水管,罐体内上部为膜段,膜段内设有膜架,膜架上设有陶瓷平板膜组件,膜架的上部分别有进气法兰和出水法兰,进气法兰和第二曝气管相连,出水法兰与产水泵吸水管连接,产水泵的进出口分别连接产水泵吸水管和产水泵出水管,在罐体的上部一侧设有混合液回流管,在回流管上安装有回流阀,混合液回流管与罐体下部的生化段连接。该专利通过布管道来实现混合液回流,但在实际应用中,活性污泥将在管道中沉积,混合液回流将受阻失效。同时该专利仍需采用机械搅拌实现厌氧区搅拌,未真正节能。
[0004]中国专利CN108046432A公开了一种低能耗自回流型膜生物反应器,在生物反应器壳体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为缺氧区、好氧区和设备间,在缺氧区内设置进水管路,在缺氧区底部设置缺氧区曝气搅拌管路;缺氧区和好氧区相连通,在好氧区底部设置好氧区曝气器,在好氧区末端内架设有膜组器,膜组器的正下方设置有膜组器曝气冲刷管路,通过膜组器曝气冲刷管路,使好氧区内的污水不断向上冲刷膜组器,在膜组器的过滤作用下,对污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清水从膜组器的出水口经过出水抽吸泵排出;在膜组器的四周边缘设置有竖直档板,档板围成一汇集区域,用于汇集膜组器内的向上涌的曝气污水,档板围成的区域通过至少一根回流管路与缺氧区内的进水管路相连通。该专利提供的MBR装置缺氧好氧区为水平布置,未能有效避免臭气产生,需要建设尾气处理装置进行除臭。
[0005]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更好的MBR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回流比大小,避免恶臭尾气产生,无需废气处理的可调节回流比的自回流MBR装置及系统。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可调节回流比的自回流MBR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方设有生物填料层,所述生物填料层上方设有膜组器,所述膜组器底部连接有曝气管,所述膜组器连接有集水管,所述膜组器的一侧设有竖直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上部连接有上折板,所述分隔板的下部连接下折板,所述上折板、所述下折板与所述分隔板之间分别形成可调倾角,所述上折板、所述分隔板、所述下折板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为缺氧区和好氧区,所述缺氧区位于所述膜组器的下方及所述分隔板的第一侧,所述生物填料层位于所述缺氧区,所述好氧区位于所述分隔板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通过调节所述上折板和所述下折板的倾角,以调节回流比大小。
[0009]进一步,所述上折板和所述下折板分别铰接于所述分隔板的上部和下部。
[0010]进一步,所述上折板与所述分隔板之间夹角为120
°
~165
°

[0011]进一步,所述下折板与所述分隔板之间夹角为120
°
~180
°

[0012]进一步,所述进水管设有多个向上的穿孔。
[0013]一种可调节回流比的自回流MBR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生化反应池、清水池或消毒池及设备间,所述生化反应池内设有上述可调节回流比的自回流MBR装置,所述进水管连接于调节池,以将所述调节池内的污水送入所述生化反应池的自回流MBR装置,污水自所述进水管上升,在所述缺氧区内,大分子有机物水解酸化分解成小分子,继续上升至所述好氧区内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成CO2和水,废水中氨氮被降解成硝态氮,所述膜组器通过集水管连接于自吸泵,所述自吸泵连接于所述清水池或消毒池,通过所述自吸泵抽吸使所述膜组器的膜内外侧存在压力差,水透过所述膜组器进入所述集水管,被所述自吸泵泵入所述清水池或消毒池,活性污泥和微生物被所述膜组器拦截,在所述曝气管的曝气作用下,活性污泥混合液翻腾落入所述分隔板的第一侧,污泥沉降回流至所述缺氧区,实现自回流。
[0014]进一步,所述清水池或消毒池连接于紫外消毒器,膜组器出水经所述紫外消毒器消毒后排入所述清水池或消毒池,所述消毒池内定期加入单过硫酸氢钾。
[0015]进一步,所述膜组器连接于反洗离心泵,所述反洗离心泵连接于所述清水池,用于抽取所述清水池中的水进行反洗。
[0016]进一步,所述生化反应池内设有进水液位计和产水液位计,所述进水液位计低液位高于所述产水液位计低液位。
[0017]进一步,所述产水液位计的低液位高于所述膜组器上部。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缺氧区和好氧区之间通过分隔板、上折板及下折板分隔,通过调节上折板和下折板的倾角控制回流比大小,使得被膜组器拦截的活性污泥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区,回流比例可调节,实现污水除磷脱氮,装置结构紧凑、运行能耗低;且通过缺氧区和好氧区的空间布置,使污水在上升过程中依次经过缺氧区和好氧区进行处理,避免了恶臭尾气产生,无需建设专门废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减少设备占地面积和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可调节回流比的自回流MBR装置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缺氧区、好氧区分布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可调节回流比的自回流MBR装置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3中缺氧区、好氧区分布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可调节回流比的自回流MBR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壳体、2—分隔板、3—上折板、4—膜组器、5—曝气管、6—集水管、7—第一夹角、8—第二夹角、9—生物填料层、10—进水管、11—下折板、12—第一侧、13—第二侧、14—生化反应池、15—清水池或消毒池、16—设备间、17—紫外消毒器、18—加药箱、19—反洗离心泵、20—进水液位计、21—产水液位计、22—自吸泵、23—风机、24—加药泵、A—缺氧区、B—好氧区。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回流比的自回流MBR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方设有生物填料层,所述生物填料层上方设有膜组器,所述膜组器底部连接有曝气管,所述膜组器连接有集水管,所述膜组器的一侧设有竖直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上部连接有上折板,所述分隔板的下部连接下折板,所述上折板、所述下折板与所述分隔板之间分别形成可调倾角,所述上折板、所述分隔板、所述下折板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为缺氧区和好氧区,所述缺氧区位于所述膜组器的下方及所述分隔板的第一侧,所述生物填料层位于所述缺氧区,所述好氧区位于所述分隔板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通过调节所述上折板和所述下折板的倾角,以调节回流比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回流比的自回流MB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折板和所述下折板分别铰接于所述分隔板的上部和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回流比的自回流MB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折板与所述分隔板之间夹角为120
°
~165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回流比的自回流MB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折板与所述分隔板之间夹角为120
°
~180
°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回流比的自回流MBR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设有多个向上的穿孔。6.一种可调节回流比的自回流MBR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生化反应池、清水池或消毒池及设备间,所述生化反应池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广贤陈顺权王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先进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