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韶关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轴类零件机加工的自定心夹紧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377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轴类零件机加工的自定心夹紧进给装置,属于机加工技术领域,主要用于弱刚度轴,即细长轴的车削加工时实现工件的定位、夹紧和进给。所述轴类零件机加工的自定心进给装置,设置于机架上,包括正反丝杆、设置在正反丝杆上的夹持工件的夹具、驱动夹具做相对运动或背离运动从而夹紧或松开工件的驱动电机、驱动夹具输送工件的进给机构,还设有保持工件夹紧的逆止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正反丝杆和V形滑轮对工件进行夹紧,可实现工件装夹自动定心,通过进给电机驱动滑轮转动,滑轮摩擦力带动工件移动实现工件的进给,进给过程中,自定心进给装置不产生位移,因此等直径轴类工件的加工长度不受限制。的加工长度不受限制。的加工长度不受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类零件机加工的自定心夹紧进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弱刚度轴加工时,工件的自定心夹紧进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机械零件加工中,轴类零件加工占了很大的比例,目前在轴类零件加工方面有很多人在研究,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刘刚和孙平波[1]为解决加工复杂、耗时较长的轴类零件输送问题,研究出的一种轴类零件输送排料机构,实现了操作简单、工作量大时依旧可以保证轴类零件规则排列、加快了运输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该研究没有从夹紧时考虑如何进行输送。陈代鑫和马思亮等[2]为解决细长轴的加工问题研究出的一种细长轴零件车削夹具,通过把传统的一夹一顶的回转车削加工转化为一夹一拉的方式,以消除零件的装夹变形,改善细长轴的弯曲变形,但是该研究没有设计出如何实现一夹一拉的具体装置。高峰和周丽敏等[3]研究出一种轴类零件快速装夹夹具,下夹块固定在底座上表面,下夹块两侧分别有立柱固连在底座上表面,并穿过夹紧臂上的通孔,夹紧臂与手柄通过销轴连接,且与上夹块固连,立柱与手柄相对一侧分别具有齿形卡槽,并可在手柄扳至与立柱平行位置时互相啮合;当上夹块与工件接触并夹紧后,扳动把手至与立柱平行的位置,使手柄上的齿形卡槽与立柱上的齿形卡槽互相啮合形成自锁,从而保证夹紧可靠,能快速稳定地夹持轴类零件,并且装夹可靠、方便;但是该研究没有考虑细长轴承受径向力大,夹紧力就算再稳定加工出的轴依旧有精度问题。侯超异[4]就加工工件采用相应的专用夹具设计研究,采用V形块定位,针对性研究缩短工作的时间,提高加工的效率,保证加工成品的完整性;但是该研究只是从定位方面分析,没有从夹紧和输送方面思考。郝静等[6]针对普通车床加工轴类零件的端面和中心孔时存在着生产效率低、尺寸同一性差、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等问题,对夹具等系统进行了改良,用PLC控制两台步进电机驱动工件实现自动进给,以提高加工精度;但是该研究是从传统的机床设计系统,无法将系统套用到新型机床。卢启兵[7]等针对传统机械加工行业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成本高的缺点,设计了一种用于夹紧轴件的末端执行器,计算了锁模力和启闭速度;作为主要部件,太阳齿轮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分析,该设计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维护方便,但是成本较大,普及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以及配合新型机床轴不转动、刀具转动、工件直线拉紧移动的加工方式,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自定心、夹紧和输送功能的加工轴类零件的进给装置,该装置在加工过程拉紧细长轴工件,使工件轴线保持直线状态。在加工较长工件时,本专利技术的进给方式能实现一次性加工,无需分段,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避免多次装夹带来的误差,提高加工精度。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轴类零件机加工的自定心夹紧进给装置,设置于机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正
反丝杆、设置于正反丝杆两端的底座和顶盖、设置在丝杆不同螺纹段的上移动板和下移动板、驱动上移动板和下移动板做相对运动或背离运动的驱动电机,上移动板和下移动板之间设有夹持工件的夹具,以及驱动夹具输送工件的进给机构。
[0006]进一步地,所述夹具为分别设置在上移动板和下移动板上的上滑轮和下滑轮,上滑轮和下滑轮呈V字形。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上滑轮和下滑轮为橡胶材质。
[0008]进一步地,所述工件进给机构包括设置在下移动板上的进给电机,进给电机带动下滑轮转动,通过夹具夹紧工件的摩擦力,实现工件的轴向进给。
[000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设于顶盖上,电机与驱动主轴通过弹性联轴器连接,驱动主轴上设有逆止装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逆止装置包括设置在主轴上的棘轮和设置在顶盖上的弹性插锁。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主轴上设有主动齿轮,正反丝杆的上段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上移动板和下移动板通过螺纹法兰与正反丝杆连接;所述正反丝杠顶端和底端通过轴承分别与顶盖和底座连接;所述正反丝杆数量为三根。
[0013]进一步地,所述机床上设有直线轨道,自定心进给装置的底座滑动连接于轨道上,并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自定心进给装置整体在轨道上移动。
[0014]进一步地,所述自定心进给装置的底座上设有磁力座。
[0015]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采用正反丝杆和V形滑轮对工件进行夹紧,调校自定心进给装置夹持中心点与工件轴线在一条直线,可实现工件装夹自动定心。轴类工件的尺寸发生变化时,依然能自定心装夹。
[0017]2、夹具采用V形滑轮结构,夹具夹紧工件后,通过进给电机驱动滑轮转动,滑轮摩擦力带动工件移动,从而实现工件的进给。进给过程中,自定心进给装置不产生位移,因此等直径轴类工件的加工长度不受限制。
[0018]3、V形滑轮采用TPR材料,TPR材料是是热塑性橡胶材料,具有弹性,夹紧和输送过程不伤工件。
[0019]4、主轴设置逆止装置,在工件的夹紧过程中,弹性插锁被转动的棘轮顶起,完成装夹后,弹性插锁顶住棘轮齿槽,避免因负载导致正反丝杆发生转动,保持夹具对工件的夹紧力。
[0020]5、进给动力为电机,可设置电机扭矩,在加工过程时,装夹位置从工件毛坯过渡到已加工位置时,工件直径变小,导致夹紧力变小,电机检测此时扭矩发生变化,进而继续转动使得夹具夹紧工件,保持电机的设定扭矩,实现工件小范围直径变动的智能装夹。
[0021]6、自定心进给装置整体通过底座滑动连接在轨道上,底座上设有磁力座,在加工等直径轴类零件时,磁力座开启,自定心进给装置通过磁力吸附固定在机床上。当加工阶梯轴时,工件直径变化较大,则磁力座关闭,变换段由伺服电机驱动自定心进给装置移动。
[0022]7、自定心进给装置采用拉夹的方式,保证轴加工时的刚度。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方向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逆止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进给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

正反丝杆,2

底座,3

顶盖,4

上移动板,5

下移动板,6

驱动电机,601

电机支座,7

夹具,701

上滑轮,702

下滑轮,8

进给机构,801

进给电机,802

小齿轮,803

大齿轮,804

齿轮轴座,9

弹性联轴器,10

主轴,11

逆止装置,1101

棘轮,1102

弹性插锁,1103

插锁导向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类零件机加工的自定心夹紧进给装置,设置于机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反丝杆、设置于正反丝杆两端的底座和顶盖、设置在丝杆不同螺纹段的上移动板和下移动板、驱动上移动板和下移动板做相对运动或背离运动的驱动电机,上移动板和下移动板之间设有夹持工件的夹具,以及驱动夹具输送工件的进给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零件机加工的自定心夹紧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为分别设置在上移动板和下移动板上的上滑轮和下滑轮,上滑轮和下滑轮呈V字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类零件机加工的自定心夹紧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轮和下滑轮为橡胶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类零件机加工的自定心夹紧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进给机构包括设置在下移动板上的进给电机,进给电机带动下滑轮转动,通过夹具夹紧工件的摩擦力,实现工件的轴向进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零件机加工的自定心夹紧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设于顶盖上,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伟林永浩梁潮淋赖颂文肖耘亚林梓灿郭朝浩张楷铎神翠楠唐溢成叶木强温汝良古伟李坚叶际英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