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微细纤维诱导气泡聚并提高电解效率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338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细纤维诱导气泡聚并提高电解效率的装置,包括整流变压器、碱性电解槽、氢气气液分离装置、氧气气液分离装置、过滤装置、以及电解液循环泵。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相应的碱性电解水制氢方法,来自碱性电解槽的含有大量的微细气泡电解出液通过管道输送至气液分离装置,聚并的大气泡直接分离上升至罐体顶部,难以分离的微细气泡随液体流动,流经罐体中部的微细纤维模块时,微细纤维会增大液体的湍动,增加微细气泡的碰撞概率,并将气泡收集在纤维表面,随着气泡体积的增大,气泡受浮力作用沿纤维向上运动,并不断与纤维上其他气泡聚并,最后形成大气泡上升脱离电解液,从而实现微细气泡的快速分离。从而实现微细气泡的快速分离。从而实现微细气泡的快速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微细纤维诱导气泡聚并提高电解效率的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碱性电解水制氢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微细纤维诱导气泡聚并提高电解效率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氢能是一种绿色能源,具有能量密度高,清洁无污染等特点,是一种良好的未来能源替代物,其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包括石油精制、金属冶炼、新能源汽车等。当前,碱性电解水制氢是目前唯一一种技术成熟,能够实现大规模、长周期的绿色制氢方法。其设备主要结构是两块电极板构成一个电解小室,中间隔着石棉膜,小室可以串联增加产能。在电解过程中,阴阳极产生的气体受到膜的阻碍作用无法混合,从而随电解液流动从不同的出口流出,进入不同的气液分离装置。
[0003]如何实现快速的气液分离,是现在大型碱性电解槽系统产能升级所面临的问题。传统的重力分离手段,液体停留时间长,特别是溶解在电解液中的微细气泡,上升速度慢,几乎不能分离,导致分离效果差;随电解液重新回到电解槽,容易造成气体返混,严重时会导致爆炸等灾难事故。而且分离设备体积大,造价高,占地面积大,增大了前期的投入,经济效益变差。因此,开发一套强化微细气泡快速分离的手段对于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0004]CN114016051A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电解水制氢系统的气液分离装置,在气液分离装置中安置微孔过滤分离组件,由金属烧结板、丝网、微孔膜中的一种制成,气体可以通过微孔过滤组件进入干燥纯化装置,液体特别是水分被阻绝在分离装置中,减少了气体中的水分含量,增大了纯度。但是,该方法需求的压力降较大,大部分微细气泡来不及上升逸出就被电解液重新带回至电解槽中,而且,电解液中的催化剂颗粒极易堵塞过滤模块的微孔,运行周期较短。
[0005]CN215196021U提出了一种电解液输送气液分离装置,通过两个步骤实现气液分离:第一步是借助U型管,通过重力实现初步气液分离,余下的液体进入一个中空纤维膜,外部是真空室,在负压的作用下将电解液中的溶解气体析出。此种方法分离较彻底,但是引入了外部真空,增加了动设备,而且纤维膜易堵塞,运行周期较短,不利用长周期经济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解决现有碱性电解槽中气液分离不彻底导致的电解效率低下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利用纤维诱导微细气泡快速聚并,实现气液快速分离,降低电解液中的微细气泡含量,降低电解液电阻率,从而提高电解效率的装置及相应的碱性电解水制氢方法。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高了一种利用微细纤维诱导气泡聚并提高电解效率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整流变压器、碱性电解槽、氢气气液分离装置、氧气气液分离装置、过滤装置、以及电解液循环泵,其中:
[0008]所述整流变压器与所述碱性电解槽连接,用于为碱性电解槽提供电解水所需的电力;
[0009]所述碱性电解槽具有两个出口,分别为含氢电解液出口和含氧电解液出口,并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氢气气液分离装置和氧气气液分离装置;
[0010]所述过滤装置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氢气气液分离装置和氧气气液分离装置的出口连接,用于接收分离出的液体并加以过滤;
[0011]所述电解液循环泵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过滤装置和碱性电解槽连接,用于将过滤后的水重新输送至碱性电解槽中;
[0012]所述氢气气液分离装置和氧气气液分离装置内均安装有微细纤维模块,用于诱导水中的微细气泡的聚并以实现气液分离。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微细纤维模块由微细纤维以一定角度编织而成,编织的角度范围为0~90
°
,微细纤维的直径为60~200μm。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微细纤维模块的孔隙率为0.75~0.85,以在提供大通量的同时增加气泡的碰撞概率。
[0015]优选的,所述微细纤维的表面经过处理以增大粗糙度,使得纤维表面更容易捕捉气泡。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氢气气液分离装置和氧气气液分离装置可采用立式罐或卧式罐的形式,其中:
[0017](1)对于立式罐,所述微细纤维模块设置于立式罐的罐体内的中部,微细纤维模块上方的罐体的中上部设有进液口,罐体的底部中心设有液体出口,顶部中心设有气体出口。
[0018](2)对于卧式罐,所述微细纤维模块设置于卧式罐的罐体内的中部,微细纤维模块一侧的罐体的封头中心为进液口,另一侧的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气体出口和液体出口。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微细纤维模块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对于多个微细纤维模块的情况,各微细纤维模块相互串联设置。
[0020]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多个微细纤维模块的孔隙率在0.75~0.85的范围内分级设置。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微细纤维模块的直径与氢气或氧气气液分离装置的罐体直径相同或略小,通过耐腐蚀支架过盈配合安装于罐体内壁,其高度为0.2~0.3m。
[002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碱性电解水制氢方法,利用上述的微细纤维诱导气泡聚并提高电解效率的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0023]来自碱性电解槽的含有大量的微细气泡电解出液通过管道分别输送至氢气气液分离装置和氧气气液分离装置,聚并的大气泡直接分离上升至罐体顶部,或者穿过微细纤维模块后上升至罐体顶部,难以分离的微细气泡随液体流动,流经罐体中部的微细纤维模块时,微细纤维会增大液体的湍动,增加微细气泡的碰撞概率,并将气泡收集在纤维表面,随着气泡体积的增大,气泡受浮力作用沿纤维向上运动,并不断与纤维上的其他气泡聚并,最后形成大气泡而上升脱离电解液,从而实现微细气泡的快速分离,分离后气体经顶部管道输送至氢气或氧气干燥纯化装置,液体由底部管道经过滤装置过滤,补充适量纯水后在循环泵的作用下重新进入碱性电解槽。
[0024]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利用微细纤维模块,在电解液流经微细纤维时,微细纤维会增大液体的湍动,增加气泡的碰撞概率,诱导微细气泡聚并,并将气泡收集在纤维表面,等气泡聚并到一定体积,在浮力的作用下逐渐脱离纤维上升,最后脱离电解液,实现微细气泡的快速分离,降低电解液中的气泡含量,降低电阻率,增大电解槽的电解效率。
[0026]2、不仅解决了微细气泡上升速度缓慢,难以快速分离的问题,同时还能减小气液分离设备的体积,减小占地面积,而且循环重新进入电解槽的溶液中气含量小于1%,降低了电解液的电阻率,提高了电解效率,确保整个系统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式气液分离器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卧式气液分离器结构示意图。
[0030]图4

6为本专利技术的纤维编织角度分别为90
°
、60
°
和30
°
的示意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微细纤维诱导气泡聚并提高电解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整流变压器、碱性电解槽、氢气气液分离装置、氧气气液分离装置、过滤装置、以及电解液循环泵,其中:所述整流变压器与所述碱性电解槽连接,用于为碱性电解槽提供电解水所需的电力;所述碱性电解槽具有两个出口,分别为含氢电解液出口和含氧电解液出口,并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氢气气液分离装置和氧气气液分离装置;所述过滤装置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氢气气液分离装置和氧气气液分离装置的出口连接,用于接收分离出的液体并加以过滤;所述电解液循环泵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过滤装置和碱性电解槽连接,用于将过滤后的水重新输送至碱性电解槽中;所述氢气气液分离装置和氧气气液分离装置内均安装有微细纤维模块,用于诱导水中的微细气泡的聚并以实现气液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细纤维模块由微细纤维以一定角度编织而成,编织的角度范围为0~90
°
,微细纤维的直径为60~200μ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细纤维模块的孔隙率为0.75~0.85,以在提供大通量的同时增加气泡的碰撞概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细纤维的表面经过处理以增大粗糙度,使得纤维表面更容易捕捉气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气液分离装置和氧气气液分离装置采用立式罐或卧式罐的形式,其中:(1)对于立式罐,所述微细纤维模块设置于立式罐的罐体内的中部,微细纤维模块上方的罐体的中上部设有进液口,罐体的底部中心设有液体出口,顶部中心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杨海强杨强袁方陈正军张浩吴涛赵雪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