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混合型双出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320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连接器技术领域一种MT混合型双出线连接器,包括插座与插头,插座包括对配密封框架结构和公端子胶芯组件结构,插头包括线材密封结构和母端子胶芯组件接触结构。对配密封框架结构连接设置公端子胶芯组件结构,线材密封结构连接设置母端子胶芯组件接触结构,插座连接设置插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插头胶芯为整体式结构,解决分体式插头胶芯结构复杂、做线效率低下、容易脱落以及装配后歪斜的问题,结构简化后更稳定,出线空间更大,端子不易偏位,位置度更好;通过设置冲压的锁杆以及增加侧边止退结构,冲压件成本更低,尺寸精度更高更稳定;驱动杠杆上增加侧面凸点,由此驱动杠杆对配后保持力更大。动杠杆对配后保持力更大。动杠杆对配后保持力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MT混合型双出线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
,具体地,涉及一种MT混合型双出线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现在市场上的MT混合型双出线连接器,结构相对复杂,在固定方面存在易脱落的问题;在组装方面,存在组装复杂而且易出错的问题;在对配方面,还存在端子位置度差,插入力较大,端子易退PIN的问题。
[0003]经现有技术检索发现,中国技术专利公告号为CN215867231U,公开了一种MT

MT混合型双出线连接器,MT插芯a和MT插芯b连接,底座上开设有左右连通的容置通槽,MT插芯a位于容置通槽的左侧,MT插芯a位于容置通槽的右侧,容置通槽的左端部设置有向前后侧扩张的活动扩槽,MT插芯a的连接端可在活动扩槽内滑动,底座的右侧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左侧壁上设置有凸起的导向柱,导向柱上套装有弹簧,弹簧的左端抵在MT插芯b上,且使得MT插芯a抵在活动扩槽的左侧壁上,盖板与底座连接,且盖板盖住容置通槽。
[0004]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T混合型双出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1)与插头(2),所述插座(1)包括对配密封框架结构(11)和公端子胶芯组件结构(12),所述插头(2)包括线材密封结构(21)和母端子胶芯组件接触结构(22);所述对配密封框架结构(11)连接设置所述公端子胶芯组件结构(12),所述线材密封结构(21)连接设置所述母端子胶芯组件接触结构(22),所述插座(1)连接设置所述插头(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T混合型双出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配密封框架结构(11)包括o形圈(111)、带垫片螺丝(112)、金属公外壳(113)以及硅胶垫片(114),所述o形圈(111)固定设置在所述金属公外壳(113)的对应槽上,所述带垫片螺丝(112)固定设置在所述金属公外壳(113)上的对应螺孔中,所述硅胶垫片(114)固定设置在所述金属公外壳(113)的对应槽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T混合型双出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子胶芯组件结构(12)包括信号胶芯(121)、金属卡扣(122)、信号公端子(123)、焊接公端子一(124)、焊接公端子二(125)、接地端子(126)以及电源胶芯线母端(127),所述信号公端子(123)插入设置所述信号胶芯(121)的对应孔位中,所述金属卡扣(122)插入设置所述信号胶芯(121)的对应槽上,所述焊接公端子一(124)与所述焊接公端子二(125)以及所述接地端子(126)压入设置在所述电源胶芯线母端(127)的对应孔位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MT混合型双出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卡扣(122)上固定设置有悬臂勾(1221),对配密封框架结构(11)通过所述悬臂勾(1221)连接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芳芳姜伟清黄巧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三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