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地电路电源的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3172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地电路电源的控制电路,包括浮地集成电路回路、浮地集成供电回路和MCU控制电路;所述浮地集成电路回路的输入端、浮地集成供电回路的输入端和MCU控制电路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浮地供电回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浮地集成电路回路的电源端;所述MCU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浮地集成供电回路的控制端。通过在电源与浮地集成电路回路之间构造了浮地电源供电回路,并通过MCU控制电路控制浮地电源供电回路的通断来控制浮地集成电路回路的工作与待机,通过设置外置式的集成供电回路避免了需要对总电源进行开关,能够通过MCU对电路进行智能控制,运行成本低,且结构简单,具有实现容易、易于选型、易于设计和批量生产的优点。批量生产的优点。批量生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地电路电源的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浮地电路电源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对浮地电源电路进行低功耗控制,部分浮地电源电路的集成电路本身带有使能控制脚,可以靠控制使能脚来使集成进入休眠状态从而降低整体电路的功耗,但是由于浮地工作没有确定的地,使能引脚构造困难,因此这种集成电路目前市面上较少,且制造成本较高,不适合新一代低成本产品;
[0003]为此,现有技术使用的另一部分浮地电源电路的集成电路采用不带使能脚,靠关断集成电路的总电源的正极端,但是此电路对正极端的控制器件选型较为苛刻,即需要P沟道的高压大电流MOS管,目前的市面上P沟道的高压大电流MOS管也相对较少,同时由于需切断总电源的正极,因此无法采用程序控制,具有运行成本高,选型困难,制造成本高,不易产品的设计和批量生产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浮地电路电源的控制电路,以降低控制浮地电源电路功耗的运行成本。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浮地电路电源的控制电路,包括浮地集成电路回路、浮地集成供电回路和MCU控制电路;
[0006]所述浮地集成电路回路的输入端、浮地集成供电回路的输入端和MCU控制电路的电源端电连接;
[0007]所述浮地供电回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浮地集成电路回路的电源端;
[0008]所述MCU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浮地集成供电回路的控制端。
[0009]进一步地,所述浮地供电回路包括第一电控开关,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浮地集成电路回路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MCU控制电路的输出端。
[0010]进一步地,所述浮地供电回路还包括第二电控开关和电阻R31,所述第二电控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所述控制端,所述第二电控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MCU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控制端是通过所述第二电控开关来电连接所述MCU控制电路,所述第二电控开关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电阻R31两端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输入端和控制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控开关是PNP型三极管V1,所述三极管V1的发射极作为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所述输入端,所述三极管V1的集电极作为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所述输出端,所述三极管V1的基极作为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所述控制端。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控开关是三极管V2;
[0013]所述三极管V2是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V1的集电极作为所述第二电控开关的
所述输入端,所述三极管V1的发射极作为所述第二电控开关的所述输出端,所述三极管V1的基极作为所述第二电控开关的所述控制端。
[0014]进一步地,MCU控制电路包括MCU供电回路和MCU控制回路,所述MCU供电回路的输入端作为所述MCU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MCU供电回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MCU控制电路的电源端;
[0015]所述MCU控制回路的输出端作为所述MCU控制电路的输出端。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电连接所述浮地集成电路回路的输入端和浮地集成供电回路的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电连接所述MCU控制电路的输入端。
[0017]进一步地,所述浮地集成电路回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浮地集成供电回路的输入端。
[0018]进一步地,还包括电容C6,所述电容C6的两端分别电连接所述浮地集成电路回路的电源端和浮地。
[0019]进一步地,所述浮地集成电路回路包括电源开关芯片IC3和LC低通滤波器;
[0020]所述电源开关芯片IC3的输入端作为所述浮地集成电路回路的输入端;
[0021]所述电源开关芯片IC3的电源端作为所述浮地集成电路回路的电源端;
[0022]所述电源开关芯片IC3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LC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
[0023]所述LC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浮地集成电路回路的输出端。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电源与浮地集成电路回路之间构造了浮地电源供电回路,并通过MCU控制电路控制浮地电源供电回路的通断来控制浮地集成电路回路的工作与待机,通过设置外置式的集成供电回路避免了需要对总电源进行开关,能够通过MCU对电路进行智能控制,运行成本低,且结构简单,具有实现容易、易于选型、易于设计和批量生产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浮地电路电源的控制电路的电路方框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浮地电路电源的控制电路的MCU供电回路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浮地电路电源的控制电路的MCU控制回路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浮地电路电源的控制电路的浮地电路电源的控制电路去除MCU控制电路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一种浮地电路电源的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30]标号说明:
[0031]1、直流电源;2、浮地集成电路回路;3、浮地集成供电回路;4、MCU控制电路;5、直流输出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33]请参照图1

5,一种浮地电路电源的控制电路,包括浮地集成电路回路、浮地集成
供电回路和MCU控制电路;
[0034]所述浮地集成电路回路的输入端、浮地集成供电回路的输入端和MCU控制电路的电源端电连接;
[0035]所述浮地供电回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浮地集成电路回路的电源端;
[0036]所述MCU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浮地集成供电回路的控制端。
[0037]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电源与浮地集成电路回路之间构造了浮地电源供电回路,并通过MCU控制电路控制浮地电源供电回路的通断来控制浮地集成电路回路的工作与待机,通过设置外置式的集成供电回路避免了需要对总电源进行开关,能够通过MCU对电路进行智能控制,运行成本低,且结构简单,具有实现容易、易于选型、易于设计和批量生产的优点。
[0038]进一步地,所述浮地供电回路包括第一电控开关,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浮地集成电路回路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MCU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第一电控开关构造了浮地供电回路,使得能够通过MCU控制浮地供电回路的通断来控制对浮地集成电路回路的工作与待机。
[0039]进一步地,所述浮地供电回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地电路电源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地集成电路回路、浮地集成供电回路和MCU控制电路;所述浮地集成电路回路的输入端、浮地集成供电回路的输入端和MCU控制电路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浮地供电回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浮地集成电路回路的电源端;所述MCU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浮地集成供电回路的控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地电路电源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地供电回路包括第一电控开关;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浮地集成电路回路的输入端和所述MCU控制电路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浮地集成电路回路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MCU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地电路电源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地供电回路还包括第二电控开关和电阻R31;所述第二电控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所述控制端,所述第二电控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MCU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控制端通过所述第二电控开关电连接所述MCU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控开关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电阻R31两端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输入端和控制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地电路电源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控开关是PNP型三极管V1,所述三极管V1的发射极作为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所述输入端,所述三极管V1的集电极作为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所述输出端,所述三极管V1的基极作为所述第一电控开关的所述控制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浮地电路电源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控开关是三极管V2;所述三极管V2是NPN型三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坤明洪海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