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棉针织物拒水拒油处理用的复配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3112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纯棉针织物拒水拒油处理用的复配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纯棉针织物纺织技术领域,复配整理剂的组成成分包括: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纯棉针织物拒水拒油处理用的复配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纯棉针织物纺织
,具体是涉及纯棉针织物拒水拒油处理用的复配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纯棉织物是以棉花为原料,通过织机,由经纬纱纵横沉浮相互交织而成的纺织品。棉制品具有亲肤,穿着舒适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棉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在正常的情况下,纤维可向周围的大气中吸收水分,其含水率为8~10%,所以它接触人的皮肤,使人感到柔软而不僵硬。如果棉布湿度增大,周围温度较高,纤维中含的水分量会全部蒸发散去,使织物保持水平衡状态,使人感觉舒适。此外,纯棉针织物还具有保湿耐热耐碱等特性,但是纯棉针织物的拒油效果并不好。
[0003]通过引入涂层的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纺织品的特性,但最初涂层在针织物表面会使得针织物透气性变差,影响人们的穿着舒适性,进而发展成为了整理剂涂层,整理剂不仅仅有高附着力,还有透气弹性力高等特性。一些特殊的整理剂涂层还有抗紫外线的功效,且整理剂涂层的防缩耐久性更好,基本上对纯棉针织物没有损伤,操作容易控制,操作方便,无污染。但是一些整理剂中添加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如甲醛等,不符合环保要求。
[0004]专利CN103643509A公开了一种针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1

3质量份聚丙烯酸钠、3

4质量份复合整理剂、2

3质量份羟乙基纤维素混合,然后同时缓慢加入4

5质量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
>‑
3质量份淀粉、1

2质量份糊精,15

20分钟内投料完毕,搅拌30

35分钟,制得纳米抗菌整理液;2)将针织物洗涤脱水;3)浸入装有纳米抗菌整理液的染缸中,浴比为3:20,以3℃/min升温至65

70℃,保温40

45分钟,脱水;4)在50

55℃预烘10

15分钟,5)在120

125℃烘焙4

5分钟。该专利技术专利能够抑制针织物色变,提高耐洗性,且抗菌效果持久,并保证了针织物良好的服用性能。但是,该复合整理剂拒油拒水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纯棉针织物拒水拒油处理用的复配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纯棉针织物拒水拒油处理用的复配整理剂,所述复配整理剂的组成成分以重量份计包括: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8

22份、硅烷偶联剂1

2份、四甲基氢氧化铵6

9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

8份、十三异构醇聚氧乙烯醚2

3份、冰醋酸0.5

1份、聚碳酸亚丙酯二醇15

17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9

11份、二羟甲基丙酸2

3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7

8份,异丙醇4

5份、三乙胺0.1

0.3份。
[0008]进一步的,所述冰醋酸的质量浓度为40%。通过合适浓度的冰醋酸调节溶液的pH。
[0009]上述纯棉针织物拒水拒油处理用的复配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氨基硅油合成: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硅烷偶联剂、四甲基氢氧化铵按照所述
的重量份加入到真空容器中,充入氮气至真空度为2Pa,升温至110

120℃,持续搅拌反应5h,随后继续升温至160

165℃静置30min,降温至80℃抽滤除杂,随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氨基硅油;
[0011]S2、乳化反应: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十三异构醇聚氧乙烯醚按照所述的重量份混合得到聚氧乙烯醚,加入到步骤S1中得到的氨基硅油中,超声搅拌15

30min,分步加入冰醋酸调节pH值为6

7,随后高速搅拌乳化3h得到氨基硅油乳液;
[0012]S3、多元醇混合:将聚碳酸亚丙酯二醇和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混合,升温至110

120℃抽滤除杂,随后降温至85

95℃,加入所述重量份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保温1.5

2h,得到多元醇预聚体系;
[0013]S4、扩链反应:向步骤S3中得到的多元醇预聚体系中加入所述重量份的二羟甲基丙酸作为扩链剂,在55

65℃条件下反应1.5

2h,得到扩链后的多元醇预聚体系;
[0014]S5、多元醇预聚体系改性:将步骤S4中得到的扩链后的多元醇预聚体系采用冰水浴降温至0

5℃,同时加入所述重量份的异丙醇,超声搅拌同时加入步骤S2中得到的氨基硅油乳液,加入完毕后将温度升至8

13℃继续反应1.5

2h,得到改性的的水性聚氨酯;
[0015]S6、中和反应:向步骤S5中得到的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中加入所述重量份的三乙胺,室温下搅拌中和反应30min,随后加入去离子水直至得到固相质量含量为25

35%的复配整理剂。
[00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十三异构醇聚氧乙烯醚混合前需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进行胶束重排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0017]S2

1: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加入到真空容器中,通入SO3气体,在55

60℃温度条件下搅拌反应1h,产生的气体回收避免排放至大气,容器中剩余液相为硫酸脂;
[0018]S2

2:向步骤S2

1中得到的硫酸脂中加入催化剂、碱和阻聚剂,搅拌反应20min,再加入所述重量份的十三异构醇聚氧乙烯醚,继续搅拌反应10

15min,得到封端聚醚粗品;
[0019]S2

3:向步骤S2

2中得到的封端聚醚粗品中加入吸附剂,抽真空减压蒸馏,真空度保持在0.2Pa,温度保持在70

85℃,静置1h后搅拌1min,得到胶束重排后的聚氧乙烯醚。
[0020]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

2中的催化剂为四丁基氯化铵,催化剂的质量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质量的0.4%,碱为氢氧化钠,碱的质量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质量的3%,阻聚剂为对羟基苯甲醚,阻聚剂的质量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质量的5%,步骤S2

3中吸附剂为聚硅氧烷,吸附剂的质量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质量的2

3%。加入阻聚剂可以避免植被的复配整理剂颜色过深,课可以避免粘度过高的问题。
[002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纯棉针织物拒水拒油处理用的复配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整理剂的组成成分以重量份计包括: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8

22份、硅烷偶联剂1

2份、四甲基氢氧化铵6

9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

8份、十三异构醇聚氧乙烯醚2

3份、冰醋酸0.5

1份、聚碳酸亚丙酯二醇15

17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9

11份、二羟甲基丙酸2

3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7

8份,异丙醇4

5份、三乙胺0.1

0.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棉针织物拒水拒油处理用的复配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冰醋酸的质量浓度为40%。3.根据权利要求1

2任意一项所述的纯棉针织物拒水拒油处理用的复配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氨基硅油合成: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硅烷偶联剂、四甲基氢氧化铵按照所述的重量份加入到真空容器中,充入氮气至真空度为2Pa,升温至110

120℃,持续搅拌反应5h,随后继续升温至160

165℃静置30min,降温至80℃抽滤除杂,随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氨基硅油;S2、乳化反应: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十三异构醇聚氧乙烯醚按照所述的重量份混合得到聚氧乙烯醚,加入到步骤S1中得到的氨基硅油中,超声搅拌15

30min,分步加入冰醋酸调节pH值为6

7,随后高速搅拌乳化3h得到氨基硅油乳液;S3、多元醇混合:将聚碳酸亚丙酯二醇和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混合,升温至110

120℃抽滤除杂,随后降温至85

95℃,加入所述重量份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保温1.5

2h,得到多元醇预聚体系;S4、扩链反应:向步骤S3中得到的多元醇预聚体系中加入所述重量份的二羟甲基丙酸作为扩链剂,在55

65℃条件下反应1.5

2h,得到扩链后的多元醇预聚体系;S5、多元醇预聚体系改性:将步骤S4中得到的扩链后的多元醇预聚体系采用冰水浴降温至0

5℃,同时加入所述重量份的异丙醇,超声搅拌同时加入步骤S2中得到的氨基硅油乳液,加入完毕后将温度升至8

13℃继续反应1.5

2h,得到改性的的水性聚氨酯;S6、中和反应:向步骤S5中得到的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中加入所述重量份的三乙胺,室温下搅拌中和反应30min,随后加入去离子水直至得到固相质量含量为25

35%的复配整理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纯棉针织物拒水拒油处理用的复配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十三异构醇聚氧乙烯醚混合前需对脂肪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英李奎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事成织物后整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