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交匝道钢箱梁吊装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280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6
本申请设计桥梁施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立交匝道钢箱梁吊装施工方法,本申请在进行立交匝道的直线段施工时,先在桥墩之间布置轨道,然后在轨道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用于支撑直线段钢箱梁的活动支撑架,当直线段钢箱梁放置在活动支撑架上后,将直线段钢箱梁顶推到位后,焊接直线段钢箱梁;接着移动活动支撑架,使得其中两个活动支撑架移动下一吊装节点以便吊装下一节直线段钢箱梁,其余的活动支撑架则支撑已经完成吊装的直线段钢箱梁,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快速完成立交匝道直线段的吊装施工,施工期间无需重新搭建临时支撑架以支撑直线段钢箱梁,也免去后续拆除临时支撑架所需的时间,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交匝道钢箱梁吊装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立交匝道钢箱梁吊装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匝道桥是运用于立交进出主干线路的附属衔接路段,通常为一小段提供车辆进出桥梁、隧道、高速公路、高架道路的辅路,或者其他主干线的陆桥、斜道、引线的连接道。钢箱梁由于方便提前预制,且满足大跨径桥梁的施工要求,因此适合作为立交匝道的主体结构。
[0003]对于长度较长的立交匝道而言,立交匝道的两端为过渡段以供车辆进出主干线路,而中部则设置为直线段以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在钢箱梁的吊装过程中,需在两个桥墩之间搭建多个临时支撑架以承接钢箱梁。对于组成过渡段的钢箱梁而言,其长度较短且形状不规则,因此,采取现搭临时支撑架的方式有利于节省成本。但对于组成直线段的钢箱梁而言,由于直线段长度长,桥墩间距大,因此每吊装一节钢箱梁,至少需搭建两个临时支撑架,且后续施工完毕后,又需花费大量时间拆卸临时支撑架,导致施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钢箱梁立交匝道的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立交匝道钢箱梁吊装施工方法。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立交匝道钢箱梁吊装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立交匝道钢箱梁吊装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过渡段钢箱梁吊装施工:在桥墩之间搭建临时支撑架,然后吊装过渡段钢箱梁,将过渡段钢箱梁吊装到位后,焊接过渡段钢箱梁;S2、直线段钢箱梁吊装施工:S21、在相邻两个桥墩之间布置两道相互平行的轨道,然后在轨道上设置不少于三个活动支撑架,活动支撑架可沿着轨道滑动;S22、吊装直线段钢箱梁:将第一节直线段钢箱梁放置在活动支撑架与桥墩之间,然后顶推直线段钢箱梁并将该节直线段钢箱梁与位于过渡段端部的过渡段钢箱梁焊接,然后移动活动支撑架直至其中两个活动支撑架位于下一吊装节点,接着吊装下一节直线段钢箱梁,将下一节直线段钢箱梁置于两个活动支撑架之间,然后将直线段钢箱梁顶推到位,接着焊接直线段钢箱梁;重复如此直至完成直线段施工;S3、喷涂面漆;S4、拆除临时支撑架、轨道以及活动支撑架。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按照传统的施工方式完成立交匝道过渡段的施工后,再进行立交匝道直线段的施工。通过在桥墩之间布置轨道,并在轨道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用于支撑直线段钢箱梁的活动支撑架,当直线段钢箱梁被吊车吊起并放置在活动支撑架上后,先顶推直线段钢箱梁,使得直线段钢箱梁与位于过渡段端部的直线段钢箱梁对齐,然后
焊接直线段钢箱梁。接着移动活动支撑架,使得其中两个活动支撑架移动下一吊装节点以便吊装下一节直线段钢箱梁,其余的活动支撑架则支撑已经完成吊装的直线段钢箱梁。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快速完成立交匝道直线段的吊装施工。且在组成直线段的直线段钢箱梁的吊装期间,无需重新搭建临时支撑架,也免除后续拆卸大量临时支撑架所花费的时间,显著提高提高了施工效率。
[0007]优选的,所述活动支撑架包括滑动设置在两道导轨之间的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的高度可调节设置,所述支撑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承接直线段钢箱梁的承接座,所述承接座上设置有用于顶推直线段钢箱梁的顶推组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撑主体的高度可调,从而方便移动活动支撑架,而顶推组件的存在,能够使得直线段钢箱梁对齐并连接紧密,从而有利于后续的焊接工序。
[0009]优选的,所述承接座上设置有用于容纳顶推组件的容纳槽,所述顶推组件包括设置在容纳槽内的顶推台、用于驱使顶推台沿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以及用于驱使顶推台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顶推直线段钢箱梁时,第二驱动件驱使顶推台上移直至顶推台将直线段钢箱梁抬起,然后第一驱动件驱使顶推台朝靠近已完成吊装的直线段钢箱梁的方向移动,之后,第二驱动件驱使顶推台在竖直方向复位,第一驱动件驱使顶推台在水平方向复位,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直线段钢箱梁对齐并抵紧,从而方便后续焊接直线段钢箱梁,也利于提高立交匝道的施工质量。
[0011]优选的,所述承接座的断面呈U型设置,所述承接座的两侧均设置有对直线段钢箱梁起导向作用的导向组件。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组件对直线段钢箱梁起导向作用,从而使得直线段钢箱梁在吊装过程中能够准确的放置在承接座上,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0013]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设置在承接座顶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顶推组件的一侧铰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上端高于承接座的上表面,当所述导向板静止时,所述导向板倾斜设置;当所述导向板转动至竖直时,两块导向板之间的间距与直线段钢箱梁的宽度配合。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导向板静止时,两块导向板呈倒八字形布置,间接扩大了承接座的开口宽度,当直线段钢箱梁进入两块导向板的范围内后,在下放直线段钢箱梁的过程中,导向板实时校正直线段钢箱梁,使得直线段钢箱梁平稳的放置在承接座的内底壁上,同时保证了直线段钢箱梁与顶推台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以便后续顶推直线段钢箱梁。固定板则用于固定导向板,使得导向板不易晃动。且当直线段钢箱梁放置在承接座上的后,导向板转动至竖直状态,此时两块导向板夹设在直线段钢箱梁两侧,从而在后续顶推直线段钢箱梁的过程中,导向板依旧对直线段钢箱梁起导向作用,使得直线段钢箱梁能够直接对齐,从而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0015]优选的,所述导向板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铰接有背离导向板的一侧铰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穿透承接座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时,导向板倾斜,限位块与承接座的外侧壁抵接。当直线段钢箱梁与导向板高出承接座的部分发生碰撞时,由于限位块与承接座抵接,使得导向板不会上翻,从而使得在吊装直线段钢箱梁的过程中,导向板只能单向转动,从而准确地
校正直线段钢箱梁的位置。
[0017]优选的,所述导向板的上端与固定板的上表面之间铰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内设置有弹性件,当弹性件不受外力干扰时,所述限位块与承接座的外侧壁抵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导向板与直线段钢箱梁分离后,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导向板能够自动复位,以便后续承接下一节直线段钢箱梁,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0019]优选的,所述顶推台的上表面设置有橡胶垫。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增大顶推台与直线段钢箱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有利于顶推直线段钢箱梁。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申请中立交匝道直线段施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中活动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中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1、过渡段钢箱梁;2、直线段钢箱梁;3、桥墩;4、轨道;5、活动支撑架;51、支撑主体;511、底座;512、驱动轮;513、锚杆;514、千斤顶;515、支撑柱;52、承接座;53、导向组件;531、固定板;532、导向板;533、伸缩杆;5331、固定管;53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交匝道钢箱梁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过渡段钢箱梁(1)吊装施工:在桥墩(3)之间搭建临时支撑架,然后吊装过渡段钢箱梁(1),将过渡段钢箱梁(1)吊装到位后,焊接过渡段钢箱梁(1);S2、直线段钢箱梁(2)吊装施工:S21、在相邻两个桥墩(3)之间布置两道相互平行的轨道(4),然后在轨道(4)上设置不少于三个活动支撑架(5),活动支撑架(5)可沿着轨道(4)滑动;S22、吊装直线段钢箱梁(2):将第一节直线段钢箱梁(2)放置在活动支撑架(5)与桥墩(3)之间,然后顶推直线段钢箱梁(2)并将该节直线段钢箱梁(2)与位于过渡段端部的过渡段钢箱梁(1)焊接,然后移动活动支撑架(5)直至其中两个活动支撑架(5)位于下一吊装节点,接着吊装下一节直线段钢箱梁(2),将下一节直线段钢箱梁(2)置于两个活动支撑架(5)之间,然后将直线段钢箱梁(2)顶推到位,接着焊接直线段钢箱梁(2);重复如此直至完成直线段施工;S3、喷涂面漆;S4、拆除临时支撑架、轨道(4)以及活动支撑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交匝道钢箱梁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撑架(5)包括滑动设置在两道导轨之间的支撑主体(51),所述支撑主体(51)的高度可调节,所述支撑主体(5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承接直线段钢箱梁(2)的承接座(52),所述承接座(52)上设置有用于顶推直线段钢箱梁(2)的顶推组件(5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交匝道钢箱梁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座(52)上设置有用于容纳顶推组件(54)的容纳槽(6),所述顶推组件(54)包括设置在容纳槽(6)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静玉郑玉明周雄李宗文叶庆惠郭虎张鹏飞王鹏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