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贝雷支架整体落梁稳定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060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4
本技术涉导向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贝雷支架整体落梁稳定导向装置。包括定位组件、顶升组件、下放组件和受力组件,所述下放组件贯穿顶升组件与受力组件相连接,以对贝雷梁整体进行下放,所述定位组件设置于下放组件的顶部,以对下放组件的位置进行调整定位,所述受力组件设置在下放组件上,以承受贝雷梁的重力。本技术能够解决在下放贝雷梁的过程中,由于经过拼接后长度较长的精轧螺纹钢容易左右晃动,导致贝雷梁的下放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导向装置的,尤其是涉及一种贝雷支架整体落梁稳定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浇梁钢管贝雷支架作为一种新型的支架系统,近年来在国内外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现浇梁钢管贝雷支架具有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施工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

2、现浇梁均采用支架进行施工,支架采用钢管桩支撑,且支架结构经过专项设计。立柱垂直立于承台及临时基础上,钢管立柱与承台或临时基础间设置预埋件,立柱间设置连接系,顶部安装支座楔块,楔块上设置横向分配梁,其上设置贝雷梁,最后铺设模板分配梁。在第二现浇段梁体预应力张拉完成后即可进行第一现浇段支架整体拆除,通过调整楔块高度使支架与梁体完全脱离,但受现浇梁梁体净空高度影响,立柱顶部的贝雷梁、分配梁结构需逐项逐个拆除,安全风险大,故现有普遍会采用贝雷支架整体落梁施工方法来对贝雷支架整体进行拆除。

3、在对贝雷梁进行拆除时,需要安装落梁导向装置,即在现浇梁的梁面安装有钢垫座、千斤顶和精轧螺纹钢,利用精轧螺纹钢作为吊杆,通过与千斤顶的配合来实现对贝雷梁的整体吊起拆除。

4、在对第一现浇段支架整体进行拆除的过程中,需要完成对贝雷梁的下放作业,其中,通过采用千斤顶配合多个连接系进行连接的精轧螺纹钢来吊装下放,直至实现将贝雷梁完全落地,而在下放贝雷梁的过程中,由于经过拼接后长度较长的精轧螺纹钢容易左右晃动,导致贝雷梁的下放稳定性较差,不利于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贝雷梁在下放过程中,由于经过拼接后长度较长的精轧螺纹钢容易左右晃动,导致贝雷梁的下发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落梁稳定导向装置。

2、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落梁稳定导向装置,包括定位组件、顶升组件、下放组件和受力组件,所述下放组件贯穿顶升组件与受力组件相连接,以对贝雷梁整体进行下放,所述定位组件设置于下放组件的顶部,以对下放组件的位置进行调整定位,所述受力组件可拆卸设置在下放组件上,以承受贝雷梁对下放组件所带来的重力。

4、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定位组件抵接在下放组件的顶部,在对贝雷梁整体进行下放拆除时,可以通过定位组件对下放组件进行抵接定位,并对下放组件的位置进行调整和固定,有利于保持下放组件的使用稳定性,并使下放组件保持竖直状态,以减少下放组件在下放过程中因与其他装置发生摩擦而产生形变的情况,另外,通过将受力组件设置于下放组件上,起到对贝雷梁进行临时支撑的作用,以便更好地对下放组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贝雷梁的平稳下放。

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延伸件,所述延伸件设置于下放组件顶部的侧壁,以通过移动延伸件来实现对下放组件的位置调节。

6、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延伸件支撑在下放组件顶部的侧壁上,有利于对下放组件的摆动幅度进行限制,以减少下放组件的晃动,同时,通过移动延伸件,有利于对下放组件的位置进行灵活地调节。

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抵接件,所述延伸件活动设置于抵接件的外侧,所述下放组件贯穿抵接件。

8、通过采用上述设置,抵接件设置于延伸件端部的内侧,并与延伸件活动连接,抵接件其中贯穿有下放组件,有利于使下放组件保持竖直状态,从而有效地减少下放组件在下放过程中因发生摩擦而产生形变的情况。

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延伸件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置在抵接件的外周,另一端搭接在现浇梁面上,以对下放组件进行稳定,并使下放组件保持竖直状态。

10、通过采用上述设置,支撑杆的一端与抵接件的外周相连接,另一端则搭接在现浇梁面上,通过移动支撑杆,可以更好地对下放组件进行导向和抵接,从而减少下放组件的左右晃动,有利于提高下放组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下放组件包括多个吊接件和连接件、第一承载件,多个所述吊接件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第一承载件设置于受力组件的下方,所述吊接件的一端贯穿第一承载件、受力组件以及顶升组件,另一端贯穿贝雷梁并与设置于贝雷梁下方的第二承载件相连接,以实现对贝雷梁的吊起。

12、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利用吊接件将贝雷梁支架整体吊起,使得支架处于吊起状态,每两个吊接件之间有连接件相连接,有利于对吊接件的长度进行调整,同时,第一承载件位于顶升组件与受力组件的下方,第二承载件位于贝雷梁的下方,吊接件由上往下依次贯穿第一承载件与第二承载件,并通过与受力组件、第一承载件以及第二承载件的配合来实现贝雷梁支架的承托吊起。

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受力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均可拆卸设置于吊接件上,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顶升组件上,所述第二支撑件位于第一承载件上,所述吊接件上活动设置有多个下压件,以通过多个下压件来依次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相抵紧来起到临时承受贝雷梁重量的作用。

14、通过采用上述设置,第一支撑件位于顶升组件上,第二支撑件位于第一承载件上,在对贝雷梁进行吊起下放时,处于不同位置的下压件依次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相配合抵紧,来临时承受贝雷梁的重量,以通过对吊接件的逐步下移来实现对贝雷梁的下放,并且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可以增大下压件的受力面积,以提升下压件在承受贝雷梁的重量时的稳定性。

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下放组件由上往下依次贯穿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截面呈u形设置,所述第二支撑件卡接在吊接件的外围且位于第一承载件上。

16、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将第一支撑件设置于其中一个下压件与顶升组件之间,起到临时承受贝雷梁重量的作用,第二支撑件呈u形,并卡接在吊接件的外围且位于第一承载件上,以便第二支撑件的拆卸与安装,而吊接件则贯穿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中部的凹槽,从而能够通过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来增大下压件的受力面积,有利于提升下压件在承受贝雷梁重量时的平稳性。

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支撑杆设置有三个,支撑杆呈爪形分布。

18、通过采用上述设置,三个支撑杆方便从多个角度来对抵接件的位置进行调节,以实现对下放组件的多角度灵活调整,同时,三个支撑杆呈爪形分布抵触在现浇梁面上,以更好地减少下放组件在对贝雷梁进行下放的过程中出现倾斜的情况,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下放组件的使用稳定性。

19、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在对贝雷梁整体进行下放拆除时,可以通过定位组件来对下放组件进行抵接定位,并对下放组件的位置进行调整和固定,有利于保持下放组件的稳定性,并使下放组件始终保持竖直状态,以减少下放组件在下放过程中因与其他装置发生摩擦而产生形变的情况,将受力组件设置于下放组件上,起到临时承受贝雷梁重量的作用,以便更好地对下放组件和贝雷梁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使得贝雷梁能够平稳地下放。

21、2.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落梁稳定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组件(1)、顶升组件(2)、下放组件(3)和受力组件(4),所述下放组件(3)贯穿顶升组件(2)与受力组件(4)相连接,以对贝雷梁(5)整体进行下放,所述定位组件(1)设置于下放组件(3)的顶部,以对下放组件(3)的位置进行调整定位,所述受力组件(4)可拆卸设置在下放组件(3)上,以承受贝雷梁(5)对下放组件(3)所带来的重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梁稳定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1)包括延伸件(11),所述延伸件(11)设置于下放组件(3)顶部的侧壁,以通过移动延伸件(11)来实现对下放组件(3)的位置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落梁稳定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1)还包括抵接件(12),所述延伸件(11)活动设置于抵接件(12)的外侧,所述下放组件(3)贯穿抵接件(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落梁稳定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件(11)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杆(111),所述支撑杆(111)的一端设置在抵接件(12)的外周,另一端搭接在现浇梁面上,以对下放组件(3)进行稳定,并使下放组件(3)保持竖直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梁稳定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放组件(3)包括多个吊接件(31)和连接件(32)、第一承载件(33),多个所述吊接件(31)之间通过连接件(32)相连接,所述第一承载件(33)设置于受力组件(4)的下方,所述吊接件(31)的一端贯穿第一承载件(33)、受力组件(4)以及顶升组件(2),另一端贯穿贝雷梁(5)并与设置于贝雷梁(5)下方的第二承载件(34)相连接,以实现对贝雷梁(5)的吊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落梁稳定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组件(4)包括第一支撑件(41)与第二支撑件(42),所述第一支撑件(41)与第二支撑件(42)均可拆卸设置于吊接件(31)上,所述第一支撑件(41)位于顶升组件(2)上,所述第二支撑件(42)位于第一承载件(33)上,所述吊接件(31)上活动设置有多个下压件(43),以通过多个下压件(43)来依次与第一支撑件(41)和第二支撑件(42)相抵紧来对起到临时承受贝雷梁(5)重量的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落梁稳定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放组件(3)由上往下依次贯穿第一支撑件(41)与第二支撑件(42),所述第二支撑件(42)的截面呈U形设置,所述第二支撑件(42)卡接在吊接件(31)的外围且位于第一承载件(33)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落梁稳定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11)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支撑杆(111)整体呈爪形分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落梁稳定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组件(1)、顶升组件(2)、下放组件(3)和受力组件(4),所述下放组件(3)贯穿顶升组件(2)与受力组件(4)相连接,以对贝雷梁(5)整体进行下放,所述定位组件(1)设置于下放组件(3)的顶部,以对下放组件(3)的位置进行调整定位,所述受力组件(4)可拆卸设置在下放组件(3)上,以承受贝雷梁(5)对下放组件(3)所带来的重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梁稳定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1)包括延伸件(11),所述延伸件(11)设置于下放组件(3)顶部的侧壁,以通过移动延伸件(11)来实现对下放组件(3)的位置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落梁稳定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1)还包括抵接件(12),所述延伸件(11)活动设置于抵接件(12)的外侧,所述下放组件(3)贯穿抵接件(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落梁稳定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件(11)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杆(111),所述支撑杆(111)的一端设置在抵接件(12)的外周,另一端搭接在现浇梁面上,以对下放组件(3)进行稳定,并使下放组件(3)保持竖直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梁稳定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放组件(3)包括多个吊接件(31)和连接件(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光明蒋美军张应红高剑波况昌生余贵波杨勇李少华张静李进锋刘涛康文凯毛欢张增增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