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隧道锚系统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隧道锚系统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悬索桥是山区桥梁建设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型式,其承重能力的发挥主要取决于锚碇,锚碇形式主要有重力式和隧道式两种,其中重力式锚碇是依靠自重以及与地基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主缆拉力的,隧道式锚碇则是在岩体中开挖隧洞,并在内部浇筑混凝土使其与围岩共同作用形成锚塞体,利用锚塞体的重力、与围岩的摩擦力以及围岩对锚塞体的夹持作用共同承担主缆的拉力,相较于重力式锚碇,隧道锚具有对环境影响小,造价低,体积小等优点。
[0003]传统隧道锚锚塞体部分的施工包含搭设钢筋、布设预应力管道、埋设冷却管、支护模板以及浇筑混凝土等工序。但由于在洞内施工,其空间的限制致使施工设备难以展开,这进一步导致建材的铺设难度增大,尤其是预应力管道的定位和焊接工作更为困难,传统锚塞体的预应力管道需搭设定位支架进行定位,每节预应力管道之间还需要使用法兰盘焊接,这些工作不仅受到空间限制,而且焊接过程中还将产生有毒气体,此外,由于锚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隧道锚系统,与桥梁主缆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挖设于山体中的锚室(1),所述锚室(1)为一倾斜腔体且其内铺设有衬砌(2),所述锚室(1)包括位于山体洞口处的前锚室(11)以及设置于山体内的后锚室(12),所述前锚室(11)靠近山体洞口处设置有散索鞍(3),所述后锚室(12)内设置有装配式锚塞体(4)以及若干锚塞体钢绞线(5),所述锚塞体钢绞线(5)与主缆钢绞线(6)相连接,所述散索鞍(3)连接桥梁主缆与主缆钢绞线(6),所述装配式锚塞体(4)包括多个由若干预制模块(41)相连而成的模块层,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模块(41)通过预制模块连接装置(42)相连接,所述预制模块(41)上设置有若干预应力管道预留孔(411),所述预应力管道预留孔(411)中插设有预应力管道(7),所述锚塞体钢绞线(5)张拉固定于预应力管道(7)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隧道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模块(41)呈块状且靠近边长处设置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预制模块连接装置(42)设置于安装槽中且通过安装孔连接两块相邻的预制模块(41),所述预制模块连接装置(42)包括连接螺栓(421)以及连接螺母(4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隧道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模块(41)上还设置有若干预应力管道定位槽孔(412),所述预应力管道定位槽孔(412)设置有四个且中心阵列于预应力管道预留孔(411),所述预应力管道定位槽孔(412)中设置有预应力管道定位装置(8),所述预应力管道定位装置(8)包括定位螺栓(81)以及调节螺母(82),所述定位螺栓(81)与预应力管道(7)相垂直。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隧道锚系统,其特征在于:上下两层所述预制模块(41)上的预应力管道(7)之间通过一旋紧装置的旋转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旋紧装置包括套接于预应力管道(7)前端的旋紧接头(9)以及旋紧器(10)。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隧道锚系统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紧接头(9)为环状且其上设置有旋紧插槽,所述旋紧器(10)上端设置有旋紧把手,下端设置有与旋紧插槽相适合的插槽凸起。6.一种基于装配式隧道锚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对隧道锚所在山体进行路堑开挖,平整施工场地,方便后期设施及人员进场;2)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翰林,胡伟,陈秋南,雷勇,林志,杨枭,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