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梁板组合结构的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46278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梁板组合结构的装配方法,采用先制作预制组合梁和预制混凝土板,运输到工程现场后组装的方案,装配时先吊装预制组合梁,通过螺栓连接或者焊接方式固定与柱子上,再吊装预制混凝土板,通过预制混凝土板和预制组合梁接触位置设置预埋铁件和装配支撑构造等措施将预制组合梁和预制混凝土板连接成为整体,安装前对连接面进行毛面处理、洒水湿润、用砂浆填充连接,然后在上表面进行二次浇筑成型,可以减少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工作量,节省大量时间与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不仅巧妙简单并且实用。明结构不仅巧妙简单并且实用。明结构不仅巧妙简单并且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梁板组合结构的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梁板组合结构的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中混凝土叠合楼板应用较为广泛,预制一定厚度的混凝土板在施工现场安装后再叠加浇筑一定厚度混凝土形成完整厚度楼板,预制一定厚度混凝土板可以节约模板,但是仍然需要现场浇筑大量混凝土,连接位置受力较大且构造复杂,预制与现浇混凝土收缩应力差异,结合面粘结不牢固等等诸多不利因素。
[0003]板与梁分别考虑,连接部位在梁的顶部较小的范围内,梁顶部为板的负弯矩区,因此内力较大与装配方式使受力性能降低形成双重不利影响。
[0004]整体上考虑板与梁的协同受力作用,考虑板



柱的传力路径,把一部分板与梁作为整体,再考虑剩下平面部分与梁上部板的连接问题。这样增加了板与板之间的连接问题,可以把接缝留置在受力较小的部位,减小板与梁连接处的内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梁板组合结构的装配方法,采用先制作预制组合梁和预制混凝土板,运输到工程现场后组装的方案,先吊装预制组合梁,通过螺栓连接或者焊接方式固定与柱子上,再吊装预制混凝土板,通过预制混凝土板和预制组合梁接触位置设置预埋铁件和装配支撑构造等措施将预制组合梁和预制混凝土板连接成为整体,安装前对连接面进行毛面处理、洒水湿润、用砂浆填充连接,然后在上表面进行二次浇筑成型,可以节省大量时间与劳动力,加快工作效率。
[0006]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梁板组合结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作预制组合梁,预制组合梁包括下端纵向布置的工字钢,工字钢上翼缘的上下侧分别设有多个抗剪栓钉,工字钢上端一体浇筑有混凝土板,混凝土板上端面左右两侧设有多个向上伸出的连接短柱;步骤二,制作预制混凝土板,预制混凝土板包括混凝土体和位于混凝土体内的预留钢筋,预留钢筋向外伸出预制混凝土板左右两端,预制混凝土板在装配时可以临时支撑于预制组合梁上翼缘混凝土上;步骤三,对预制组合梁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将预制混凝土板两端与预制组合梁进行连接;步骤四,将预制混凝土板上的预留钢筋伸出到预制组合梁上端的部分进行扎接;步骤五,将组合后的预制组合梁与预制混凝土板上端面的侧面通过模板进行支撑,防止浇筑时混凝土外流;步骤六,对组合后的预制组合梁与预制混凝土板上端面进行二次浇筑,预制组合梁上表面进行二次浇筑时需要先通过支撑装置进行辅助加强。
[0007]作为优选,所述预制组合梁两端设有竖向布置的预制铁件,预制混凝土板左右两端设有L形配合铁件,在预制组合梁与预制混凝土板装配后通过焊接对预制铁件和L形配合铁件进行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下支撑柱和上支撑柱,上支撑柱与下支撑柱之间竖向滑动连接,上支撑柱上端球铰接有支撑盘,下支撑柱下端螺纹连接有底座,下支撑柱上端设有对上支撑柱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
[0009]作为优选,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下支撑柱上端的定位壳体,定位壳体内转动连接有定位轴,定位轴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块,定位轴外侧固定连接有拉杆,拉杆伸出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下端转动连接有升降圈,升降圈竖向滑动连接在下支撑杆上,升降圈下端转动连接有升降螺帽,升降螺帽内侧面与下支撑杆外侧对应部位分别设有螺纹。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上支撑杆上设有与定位块相配合的定位槽,定位壳体下端面与升降圈上端面之间通过拉簧进行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盘包括支撑底盘和支撑平板,支撑平板上端设有橡胶层。
[0012]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包括与地面接触的底盘,底盘上球铰接有调节杆,调节杆上端设有与下支撑柱相配合的螺纹,调节杆中部设有挡块。
[0013]作为优选,所述定位装置为对称布置,升降圈上端面内侧设有保护片。
[0014]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1、预制组合梁通过在轧制工字钢或者焊接工字钢的上翼缘的上下分别焊接或螺栓连接抗剪连接件后,先浇筑一定宽度下部混凝土,形成组合梁的受压区,同时也是板的负弯矩区;2、从混凝土楼板体系中暂时去掉一部分与支撑梁连接的负弯矩区附近的板后拆分出预制混凝土板,整体受力为板的上部受压下部受拉,受力钢筋在受拉区布置,下部受拉钢筋在预制板的边缘附近45度弯曲至板上部后外伸到预制混凝土的外部;3、预制组合梁和预制混凝土板的连接部位在受力体系中受力较小的位置留置;4、预制组合梁和预制混凝土板的连接,通过设置台阶等构造形成临时固定支撑后进行连接加强,连接部位的下部通过预埋件连接,上部外伸钢筋通过二次绑扎后在预制组合梁的顶部现场二次浇筑混凝土后形成梁板整体结构;5、预制组合梁和预制板连接后顶部和底部均可根据需要留置一定高差,也可形成在同一平面。
[0015]6、可以单独考虑组合梁和板的受力特征,保证组合梁的整体性和混凝土板的整体性。
[0016]7、现场装配简便易行,只需要设置部分临时支撑,极大减小模板用量,现场混凝土浇筑量较小,提高组合结构的装配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预制组合梁和预制混凝土板组装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预制组合梁平面布置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预制组合梁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预制混凝土板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预制组合梁和预制混凝土板连接部位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支撑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专利技术支撑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中局部放大图。
[0025]图9为本专利技术支撑盘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专利技术底座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定位装置定位状态剖视图。
[0028]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定位装置为定位状态动作原理图。
[0029]附图标记1、预制组合梁;2、工字钢;3、抗剪栓钉;4、连接短柱;5、预留钢筋;6、预制铁件;7、L形配合铁件;8、下支撑柱;9、上支撑柱;10、支撑盘;11、底座;12、定位壳体;13、定位轴;14、定位块;15、拉杆;16、连接杆;17、升降圈;18、升降螺帽;19、定位槽;20、拉簧;21、支撑底盘;22、支撑平板;23、橡胶层;24、底盘;25、调节杆;26、挡块;27、保护片;28、预制混凝土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1

12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该实施例在使用时,先确定需要进行组合梁布置的位置,然后将预制组合梁1两端固定连接在墙体上,预制组合梁1需要支撑在同一平面上,预制组合梁1的数量为多个且平行布置,各个预制组合梁1之间的间隔为定值,且组合梁之间的空间与预制混凝土板28的相配合,在对组合梁的两端与墙体之间进行初步定位,此时预制组合梁1处于不受力的初始状态,同时预制组合梁1的两端分别经由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梁板组合结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作预制组合梁(1),预制组合梁(1)包括下端纵向布置的工字钢(2),工字钢(2)上翼缘的上下侧分别设有多个抗剪栓钉(3),工字钢(2)上端一体浇筑有混凝土板,混凝土板上端面左右两侧设有多个向上伸出的连接短柱(4);步骤二,制作预制混凝土板(28),预制混凝土板(28)包括混凝土体和位于混凝土体内的预留钢筋(5),预留钢筋(5)向外伸出预制混凝土板(28)左右两端,预制混凝土板(28)在装配时可以临时支撑于预制组合梁(1)上翼缘混凝土上;步骤三,对预制组合梁(1)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将预制混凝土板(28)两端与预制组合梁(1)进行连接;步骤四,将预制混凝土板(28)上的预留钢筋(5)伸出到预制组合梁(1)上端的部分进行扎接;步骤五,将组合后的预制组合梁(1)与预制混凝土板(28)上端面的侧面通过模板进行支撑,防止浇筑时混凝土外流;步骤六,对组合后的预制组合梁(1)与预制混凝土板(28)上端面进行二次浇筑,预制组合梁(1)上表面进行二次浇筑时需要先通过支撑装置进行辅助加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梁板组合结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组合梁(1)两端设有竖向布置的预制铁件(6),预制混凝土板(28)左右两端设有L形配合铁件(7),在预制组合梁(1)与预制混凝土板(28)装配后通过焊接对预制铁件(6)和L形配合铁件(7)进行连接。3.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所述的一种梁板组合结构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下支撑柱(8)和上支撑柱(9),上支撑柱(9)与下支撑柱(8)之间竖向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兵勇胡友洲王铁山杨亚辉杜汶橙万大宇杨培育闫瑞王凯欣孔亚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黄国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