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原河道整治用的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2645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原河道整治用的清淤装置,旨在提供一种淤泥输送效率高、降低有害气味传播面积的平原河道整治用的清淤装置。包括铲斗和吸淤组件,所述吸淤组件包括吸淤管、泥泵和出泥管,所述铲斗上安装有暂存腔,所述暂存腔与铲斗连通,所述吸淤管的一端与暂存腔连接,所述泥泵设有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吸淤管的另一端与泥泵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泥泵的出口端连接有出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铲斗内设置抽泥腔和抽泥管,抽泥管配合抽淤泵进行抽淤,泥泵、吸淤管、出泥管和切泥刀组的设置,增加抽淤的速度,降低淤泥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长,达到了淤泥输送效率高、降低有害气味传播面积的目的。气味传播面积的目的。气味传播面积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原河道整治用的清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清淤装置相关
,尤其是指一种平原河道整治用的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河道清淤一般指治理河道,属于水利工程,通过机械设备,将沉积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混浊的水状,随河水流走,从而起到疏通的作用河道淤积己日益影响到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及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恢复河道正常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进行河道清淤疏浚工程,使河道通过治理变深、变宽,河水变清,群众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0003]目前国内的清淤方式主要采用挖掘机或者船载抓泥设备进行淤泥清理,但是由于淤泥位于河底,抓泥设备抓取淤泥向船体输送的过程中,抓泥设备内的淤泥容易被河水冲开,从而大大降低了清淤效率,同时淤泥抓取设备将河底淤泥抓取到船上后,由于淤泥内含有各种有害物质以及较为浓重的臭味,从而引起船上人员的不适。
[0004]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6815426U,公开日2017年12月29日,公开的一种河道清淤装置,包括驱动单元、清理单元、牵引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固定连接清理单元用于控制清理单元的水平位移,所述清理单元包括基座、位于基座上的多个驱动轮和传送带,所述基座与水平面呈30
°‑
60
°
夹角,所述驱动轮用于控制传送带的运行,所述传送带上设有多个挖泥件,所述挖泥件用于挖取淤泥;所述牵引单元包括浮于淤泥上端的浮标和引线,所述引线上端连接浮标下端连接基座的下端,用于控制清理单元下端的高度。
[0005]上述方案浮标与引线可以有效控制清理单元的竖直位移,避免清理单元在清理过程中破坏河道原有的河床结构,不足之处在于:淤泥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导致有害物质和异味的传播,淤泥的输送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清淤装置淤泥输送效率低、有害气味传播面积广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淤泥输送效率高、降低有害气味传播面积的平原河道整治用的清淤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平原河道整治用的清淤装置,包括铲斗和吸淤组件,所述吸淤组件包括吸淤管、泥泵和出泥管,所述铲斗上安装有暂存腔,所述暂存腔与铲斗连通,所述吸淤管的一端与暂存腔连接,所述泥泵设有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吸淤管的另一端与泥泵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泥泵的出口端连接有出泥管。
[0009]铲斗和吸淤组件安装在外部的清淤船上,清淤船上的驱动部件驱动铲斗和吸淤组件进行工作,根据河道深度和河底淤泥深度,控制铲斗工作,将铲斗插入河底淤泥中,铲斗铲出河底淤泥后,泥泵开始抽淤,暂存腔与吸淤管连接,吸淤管在泥泵的驱动下,抽取与暂
存腔连通的铲斗内的泥浆,被抽取的泥浆通过被运送至出泥管中,进而有出泥管被运送至清淤船的用于储泥的装置中,泥泵的设置,增加抽淤的速率,将吸淤管与暂存腔连接,且在铲斗上安装暂存腔,用于抽取铲斗中的淤泥,降低淤泥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长,达到了淤泥输送效率高、降低有害气味传播面积的目的。
[0010]作为优选,所述铲斗设有存泥腔和抽泥腔,所述抽泥腔包裹在存泥腔的后侧,所述暂存腔设置在抽泥腔的上方,所述暂存腔内安装有抽淤泵,所述抽泥腔内安装有抽泥管,所述抽泥管的端部延伸出抽泥腔后置于暂存腔内与抽淤泵连接,所述抽泥腔通过抽泥管与抽淤泵的连接与暂存腔相连通。铲斗挖取淤泥后,淤泥沉积在铲斗底部即存泥腔内,因而将抽泥腔包裹在存泥腔的后侧,存泥腔与抽泥腔通过抽泥管连通,抽泥管在抽淤泵的驱动下将淤泥抽取至暂存腔内,泥泵工作将暂存腔内的淤泥吸入吸淤管中,进而运输至出泥管中,进行下一步处理,结构简单,有效降低抽取淤泥的过程中有害气味四散。
[0011]作为优选,所述抽泥管上连接有若干个抽吸管,所述存泥腔内开设有若干个与抽泥管匹配的通孔,所述抽吸管远离抽泥管的一端与存泥腔连接,所述抽吸管设置在通孔处,所述抽泥管通过抽吸管和通孔的配合与存泥腔连通。存泥腔中的淤泥在抽淤泵的作用下,通过通孔被抽取至抽吸管内,进而被抽取至抽泥管中,通孔和抽吸管配合,用于铲斗内淤泥的抽取,结构简单,通用性好。
[0012]作为优选,所述抽吸管内安装有切泥刀组,所述切泥刀组包括安装盘、轴盘架和若干个刀片,所述安装盘的周侧与抽吸管连接,所述轴盘架与安装盘的内侧连接,若干个刀片按圆周方向安装在轴盘架上。在抽吸管内安装切泥刀组,安装盘内置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刀片进行切割工作,驱动电机由外部控制件进行操控,轴盘架和安装盘均用于刀片的安装,这样的设计用于初步粉碎淤泥,增加抽淤的速度,进而增加淤泥输送效率。
[0013]作为优选,所述刀片的边侧设有侧刃,所述侧刃处开设有若干个弧形槽。侧刃的设置增加淤泥切割的效率,侧刃上开设弧形槽,降低刀片的损毁率,进而延长刀片的使用寿命。
[0014]作为优选,所述铲斗的后侧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主力臂和固定基座,所述主力臂与铲斗的后侧连接,所述固定基座与主力臂连接。铲斗后侧设置的调节组件用于与清淤船上的驱动部件进行连接,主力臂用于铲斗的连接,固定基座用于与清淤船上的驱动部件进行连接,结构简单,方便安装。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铲斗内设置抽泥腔和抽泥管,抽泥管配合抽淤泵进行抽淤,泥泵、吸淤管、出泥管和切泥刀组的设置,增加抽淤的速度,降低淤泥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长,达到了淤泥输送效率高、降低有害气味传播面积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铲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切泥刀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铲斗,11.抽泥腔,12.存泥腔,13.通孔,14.抽泥管,15.抽吸管, 16.安装盘,17.轴盘架,18.刀片,181.侧刃,182.弧形槽,2.暂存腔,21.抽淤泵,3.吸淤管,4.泥泵,
5.出泥管,6.固定基座,7.主力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2]如图1所示,一种平原河道整治用的清淤装置,包括铲斗1和吸淤组件,吸淤组件包括吸淤管3、泥泵4和出泥管5,铲斗1上安装有暂存腔2,暂存腔2与铲斗1连通,吸淤管3的一端与暂存腔2连接,泥泵4设有入口端和出口端,吸淤管3的另一端与泥泵4的入口端连接,泥泵4的出口端连接有出泥管5。
[0023]如图2所示,铲斗1设有存泥腔12和抽泥腔11,抽泥腔11包裹在存泥腔12的后侧,暂存腔2设置在抽泥腔11的上方,暂存腔2内安装有抽淤泵21,抽泥腔11内安装有抽泥管14,抽泥管14的端部延伸出抽泥腔11后置于暂存腔2内与抽淤泵21连接,抽泥腔11通过抽泥管14与抽淤泵21的连接与暂存腔2相连通。
[0024]抽泥管14上连接有若干个抽吸管15,存泥腔12内开设有若干个与抽泥管14匹配的通孔13,抽吸管15远离抽泥管14的一端与存泥腔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原河道整治用的清淤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铲斗(1)和吸淤组件,所述吸淤组件包括吸淤管(3)、泥泵(4)和出泥管(5),所述铲斗(1)上安装有暂存腔(2),所述暂存腔(2)与铲斗(1)连通,所述吸淤管(3)的一端与暂存腔(2)连接,所述泥泵(4)设有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吸淤管(3)的另一端与泥泵(4)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泥泵(4)的出口端连接有出泥管(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原河道整治用的清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铲斗(1)设有存泥腔(12)和抽泥腔(11),所述抽泥腔(11)包裹在存泥腔(12)的后侧,所述暂存腔(2)设置在抽泥腔(11)的上方,所述暂存腔(2)内安装有抽淤泵(21),所述抽泥腔(11)内安装有抽泥管(14),所述抽泥管(14)的端部延伸出抽泥腔(11)后置于暂存腔(2)内与抽淤泵(21)连接,所述抽泥腔(11)通过抽泥管(14)与抽淤泵(21)的连接与暂存腔(2)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原河道整治用的清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抽泥管(14)上连接有若干个抽吸管(15),所述存泥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新春陈亚兰张瑛钱坤
申请(专利权)人:恒祥市政园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