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微光物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196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6
本申请涉及一种固体微光物镜,属于光学镜头的技术领域,其包括镜片组件,所述镜片组件由物侧至像侧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具有正曲折率的第一胶合透镜、具有负曲折率的第二胶合透镜、具有正曲折率的单透镜、具有正曲折率的第三胶合透镜和具有正曲折率的第四胶合透镜,所述单透镜为偶次非球面镜。本申请具有固体微光物镜实现全天候的使用需求,克服暗天光的环境下,镜头成像质量下降的问题的效果。镜头成像质量下降的问题的效果。镜头成像质量下降的问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微光物镜


[0001]本申请涉及光学镜头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固体微光物镜。

技术介绍

[0002]一直以来白天使用可见光镜头成像,而夜晚使用红外镜头成像,想实现全天候观察,就需要更换镜头,使镜头与固体器件组成的成像组件,而且红外成像通常为黑热或者白热图像,展现的是散发热辐射物体的轮廓,不利于细节的观察。
[0003]随着固体微光器的发展,人们对镜头实现全天候的使用需求增大,现有的微光物镜,在暗光天的条件下,存在镜头的成像质量下降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固体微光物镜实现全天候的使用需求,克服暗天光的环境下,镜头成像质量下降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固体微光物镜。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固体微光物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固体微光物镜,包括镜片组件,所述镜片组件由物侧至像侧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具有正曲折率的第一胶合透镜、具有负曲折率的第二胶合透镜、具有正曲折率的单透镜、具有正曲折率的第三胶合透镜和具有正曲折率的第四胶合透镜,所述单透镜为偶次非球面镜。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组胶合透镜具有对各类像差的校正和补偿的功能,从而使图像质量增强,单透镜为偶次非球面镜,促使进入镜头的光线成像质量大大提高。
[0007]可选的,还包括内镜筒,所述镜片组件位于所述内镜筒内,所述内镜筒的内壁上固定有抵接环,所述抵接环远离所述第一胶合透镜的一端,所述第四胶合透镜与所述抵接环接触,所述第一胶合透镜与所述第二胶合透镜之间设置有具有光阑作用的第一隔圈,所述单透镜与所述第二胶合透镜之间设置有第二隔圈,所述第三胶合透镜与所述单透镜之间设置有第三隔圈。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隔圈能够保证第一胶合透镜与第二胶合透镜之间的光学间隙作用,第一隔圈还起到光阑的作用,限制光束,第二隔圈能够保证第二胶合透镜和单透镜之间的光学间隙作用,第三隔圈能够保证单透镜与第三胶合透镜之间的光学间隙作用。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胶合透镜由第一前透镜和第一后透镜组成,所述第一前透镜为凸凹透镜,所述第一后透镜也为凸凹透镜,所述第一前透镜和所述第一后透镜上均镀有增透膜;所述第二胶合透镜由第二前透镜和第二后透镜组成,所述第二前透镜为平凹透镜,所述第二后透镜为平凸透镜,所述第二前透镜和所述第二后透镜上均镀有增透膜;所述第三胶合透镜由第三前透镜和第三后透镜组成,所述第三前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三后透镜为双凹透镜,所述第三前透镜和所述第三后透镜上均镀有增透膜;
所述第四胶合透镜由第四前透镜和第四后透镜组成,所述第四前透镜是材料为双凸透镜,所述第四后透镜为凹凸透镜,所述第四前透镜和所述第四后透镜上均镀有增透膜。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组胶合镜进行各类像差的校正和补偿,图像质量增强,增透膜可以提高透光率,减少透光损失,防止杂散光干扰影像,提高影像清晰度。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隔圈的内壁上设置有花纹。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花纹能够吸收杂散光,从而使光路中的杂散光减少,增加了成像的质量。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隔圈的内壁上涂覆有消光漆。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消光漆与花纹共同起到吸收杂散光的作用,减少了光路中的杂散光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胶合透镜远离第一隔圈的一侧设置有前挡圈,所述前挡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胶合透镜接触,所述前挡圈与所述内镜筒的内壁螺纹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挡圈与内镜筒的内壁螺纹连接,前挡圈对第一胶合透镜起到固定的作用,减小了第一胶合透镜从内镜筒中脱出的可能。
[0017]可选的,所述内镜筒远离所述抵接环的一端设置有镜头帽。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物镜不使用时,将镜头帽盖在内镜筒上,对第一胶合透镜起到保护的作用。
[0019]可选的,所述内镜筒外侧螺纹连接有外镜筒,所述外镜筒远离镜头帽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物镜时,将本物镜的外镜筒与固体微光器件螺纹连接,便于将物镜进行安装和拆卸。
[0021]可选的,所述内镜筒的外壁上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内镜筒和外镜筒之间。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内镜筒和外镜筒进行安装时,先将密封圈安装在密封槽中,增加内镜筒与外镜筒之间的密封性。
[0023]可选的,所述外镜筒靠近镜头帽的一侧开设有多个螺纹孔,多个所述螺纹孔沿着外镜筒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螺钉,螺钉抵紧所述内镜筒。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钉与螺纹孔连接,螺钉抵紧内镜筒,从而增加了外镜筒与内镜筒连接的稳定性。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四组胶合透镜具有对各类像差的校正和补偿的功能,从而使图像质量增强,单透镜为偶次非球面镜,促使进入镜头的光线成像质量大大提高;2.第一隔圈能够保证第一胶合透镜与第二胶合透镜之间的光学间隙作用,第一隔圈还起到光阑的作用,限制光束,第二隔圈能够保证第二胶合透镜和单透镜之间的光学间隙作用,第三隔圈能够保证单透镜与第三胶合透镜之间的光学间隙作用;3.当物镜不使用时,将镜头帽盖在内镜筒上,对第一胶合透镜起到保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体现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内镜筒;11、第一隔圈;12、第二隔圈;13、第三隔圈;14、抵接环;15、前挡圈;16、镜头帽;17、密封槽;18、密封圈;2、第一胶合透镜;21、第一前透镜;22、第一后透镜;3、第二胶合透镜;31、第二前透镜;32、第二后透镜;4、第三胶合透镜;41、第三前透镜;42、第三后透镜;5、第四胶合透镜;51、第四前透镜;52、第四后透镜;6、单透镜;7、外镜筒;71、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固体微光物镜。参照图1,固体微光物镜包括内镜筒1和镜片组件,镜片组件设置在内镜筒1内部,镜片组件包括从物侧到像侧依次排列设置的具有正曲折率第一胶合透镜2、具有负曲折率的第二胶合透镜3、具有正曲折率的单透镜6、具有正曲折率的第三胶合透镜4和具有正曲折率的第四胶合透镜5。正曲折率的透镜具有聚光的作用,负曲折率的透镜具有散光的作用。
[0030]第一胶合透镜2、第二胶合透镜3、第三胶合透镜4、第四胶合透镜5和单透镜6的光学玻璃适当选用可透过近红外波长的光学玻璃材料,可满足市场上的光谱响应频率在400nm~1300nm波段的固体微光器件的需求,从而上镜头能够在低照度的条件下使用。
[0031]第一胶合透镜2由第一前透镜21和第一后透镜22组成。第一前透镜21是材料为H

ZLAF4LA的凸凹透镜,第一后透镜22是材料为H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微光物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片组件,所述镜片组件由物侧至像侧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具有正曲折率的第一胶合透镜(2)、具有负曲折率的第二胶合透镜(3)、具有正曲折率的单透镜(6)、具有正曲折率的第三胶合透镜(4)和具有正曲折率的第四胶合透镜(5),所述单透镜(6)为偶次非球面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微光物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镜筒(1),所述镜片组件位于所述内镜筒(1)内,所述内镜筒(1)的内壁上固定有抵接环(14),所述抵接环(14)远离所述第一胶合透镜(2)的一端,所述第四胶合透镜(5)与所述抵接环(14)接触,所述第一胶合透镜(2)与所述第二胶合透镜(3)之间设置有具有光阑作用的第一隔圈(11),所述单透镜(6)与所述第二胶合透镜(3)之间设置有第二隔圈(12),所述第三胶合透镜(4)与所述单透镜(6)之间设置有第三隔圈(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体微光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合透镜(2)由第一前透镜(21)和第一后透镜(22)组成,所述第一前透镜(21)为凸凹透镜,所述第一后透镜(22)也为凸凹透镜,所述第一前透镜(21)和所述第一后透镜(22)上均镀有增透膜;所述第二胶合透镜(3)由第二前透镜(31)和第二后透镜(32)组成,所述第二前透镜(31)为平凹透镜,所述第二后透镜(32)为平凸透镜,所述第二前透镜(31)和所述第二后透镜(32)上均镀有增透膜;所述第三胶合透镜(4)由第三前透镜(41)和第三后透镜(42)组成,所述第三前透镜(41)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三后透镜(42)为双凹透镜,所述第三前透镜(41)和所述第三后透镜(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丹凌晗周旭吴秋丽马红艳姜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方长城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