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头及摄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177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镜头及摄像装置,由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第一负光焦度透镜、第一透镜组、第二正光焦度透镜、第二透镜组、孔径光阑、第三透镜组、第五负光焦度透镜、第四透镜组、滤光片和像面构成;所述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其中,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镜头及摄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镜头及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安防监控领域迎来了高速的发展,光学镜头在安防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尤其是在智能楼宇、智能交通等领域,光学成像镜头的像素要求越来越高。而且随着道路上车道的数量逐渐从2车道升级到3车道、4车道甚至是5车道,需要监控的视场范围越来越大,因此sensor的像面也向着大靶面不断升级。现在市面上逐步出现了全画幅大靶面相机,但能够满足全画幅像面的镜头确较少。而且大靶面引入了较大的畸变,因此市面上急需一种满足全画幅靶面成像要求,同时要求低畸变的镜头。
[0003]随着安防领域的快速发展,定焦镜头相比变焦镜头而言,有更加稳定的光学性能,其需求量也是最高的。但现在的光学成像镜头中仍然存在如下问题:1、现有的镜头,成像靶面尺寸小,采集的图像分辨率低。2、镜头畸变大,无法满足对于畸变要求低的场景需求。3、镜片数量使用较多,镜头尺寸较大,使得整个摄像机无法实现小型化的设计。4、镜头解像力不高,成像质量一般。5、高低温情况下性能的稳定性不佳。
[0004]因此,目前市面上急需一款高解像力兼顾大靶面、低畸变、小型化和低成本等特点的全画幅光学镜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及摄像装置,用以提供一种高解像力兼顾大靶面、低畸变、小型化和低成本等特点的全画幅光学镜头。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所述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第一负光焦度透镜、第一透镜组、第二正光焦度透镜、第二透镜组、孔径光阑、第三透镜组、第五负光焦度透镜、第四透镜组、滤光片和像面构成;
[0007]所述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0008][0009]其中,f
G1
为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
G3
为所述第三透镜组的焦距,f为所述镜头的系统焦距,FOV为所述镜头的视场角;
[0010]所述第一透镜组由从物侧到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二负光焦度透镜和第一正光焦度透镜构成;
[0011]所述第二透镜组由从物侧到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三负光焦度透镜和第三正光焦度透镜构成;
[0012]所述第三透镜组由从物侧到像侧依次排列的第四负光焦度透镜和第四正光焦度透镜构成;
[0013]所述第四透镜组由从物侧到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五正光焦度透镜和第六负光焦度
透镜构成。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负光焦度透镜为弯月透镜,其朝向物侧的一面为凸面;
[0015]所述第二负光焦度透镜为双凹透镜;
[0016]所述第一正光焦度透镜为双凸透镜;
[0017]所述第二正光焦度透镜为双凸透镜;
[0018]所述第三负光焦度透镜为双凹透镜;
[0019]所述第三正光焦度透镜为双凸透镜;
[0020]所述第四负光焦度透镜为双凹透镜;
[0021]所述第四正光焦度透镜为双凸透镜;
[0022]所述第五负光焦度透镜为弯月透镜,其朝向物侧的一面为凸面;
[0023]所述第五正光焦度透镜为弯月透镜,其朝向物侧的一面为凹面;
[0024]所述第六负光焦度透镜为弯月透镜,其朝向物侧的一面为凹面。
[002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负光焦度透镜和第一正光焦度透镜构成胶合透镜组;
[0026]所述第三负光焦度透镜和第三正光焦度透镜构成胶合透镜组;
[0027]所述第四负光焦度透镜和第四正光焦度透镜构成胶合透镜组;
[0028]所述第五正光焦度透镜和第六负光焦度透镜构成胶合透镜组。
[002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负光焦度透镜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R2与所述第二负光焦度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R3之间满足:
[0030]进一步地,所述镜头的系统焦距f与所述第一负光焦度透镜物面侧到所述像面的距离TTL之间满足:TTL/f≤2.5。
[003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负光焦度透镜的焦距的f1,第一正光焦度透镜的焦距的f3,第四负光焦度透镜的焦距的f7满足:f1≤

82;f3≤35;f7≤

15。
[003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正光焦度透镜的阿贝数Vd3,第三正光焦度透镜的阿贝数Vd6,第五负光焦度透镜的阿贝数Vd9满足:Vd3≤65;Vd6≤55;Vd9≤83。
[003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负光焦度透镜的折射率Nd2,第三负光焦度透镜的折射率Nd5,第六负光焦度透镜的折射率Nd
11
满足:Nd2≤1.72;Nd5≥1.75;Nd
11
≤1.81。
[0034]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具备: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镜头进行成像。
[003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及摄像装置,所述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第一负光焦度透镜、第一透镜组、第二正光焦度透镜、第二透镜组、孔径光阑、第三透镜组、第五负光焦度透镜、第四透镜组、滤光片和像面构成;所述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其中,f
G1
为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
G3
为所述第三透镜组的焦距,f为所述镜头的系统焦距,FOV为所述镜头的视场角;所述第一透镜组由从物侧到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二负光焦度透镜和第一正光焦度透镜构成;所述第二透镜组由从物侧到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三负光焦度透镜和第三正光焦度透镜构成;所述第三透镜组由从物侧到像侧依次排列的第四负光焦度透镜和第四正光焦度透镜构成;所述第四透镜组由从物侧到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五正光焦度透镜和第六负光焦度透镜构成。
[0036]由于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镜头中按照特定的顺序由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四个透镜组,镜头包括11个特定光焦度的透镜,镜头满足:头包括11个特定光焦度的透镜,镜头满足:实现了一种高解像力兼顾大靶面、低畸变、小型化和低成本等特点的全画幅光学镜头。
附图说明
[00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镜头结构示意图;
[003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示的镜头在可见光波段常温状态的光学传递函数(MTF)曲线图;
[004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示的镜头在可见光波段的场曲和畸变图;
[004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示的镜头在可见光波段的横向光扇图;
[004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示的镜头在可见光波段的点列图;
[0043]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示的镜头在可见光波段常温状态的光学传递函数(MTF)曲线图;
[0044]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示的镜头在可见光波段的场曲和畸变图;
[0045]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第一负光焦度透镜、第一透镜组、第二正光焦度透镜、第二透镜组、孔径光阑、第三透镜组、第五负光焦度透镜、第四透镜组、滤光片和像面构成;所述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其中,f
G1
为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
G3
为所述第三透镜组的焦距,f为所述镜头的系统焦距,FOV为所述镜头的视场角;所述第一透镜组由从物侧到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二负光焦度透镜和第一正光焦度透镜构成;所述第二透镜组由从物侧到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三负光焦度透镜和第三正光焦度透镜构成;所述第三透镜组由从物侧到像侧依次排列的第四负光焦度透镜和第四正光焦度透镜构成;所述第四透镜组由从物侧到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五正光焦度透镜和第六负光焦度透镜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光焦度透镜为弯月透镜,其朝向物侧的一面为凸面;所述第二负光焦度透镜为双凹透镜;所述第一正光焦度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二正光焦度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三负光焦度透镜为双凹透镜;所述第三正光焦度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四负光焦度透镜为双凹透镜;所述第四正光焦度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五负光焦度透镜为弯月透镜,其朝向物侧的一面为凸面;所述第五正光焦度透镜为弯月透镜,其朝向物侧的一面为凹面;所述第六负光焦度透镜为弯月透镜,其朝向物侧的一面为凹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负光焦度透镜和第一正光焦度透镜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圆圆刘凯郭安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