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184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该电池模组,多个电池模组依次堆叠设置,每个电池模组包括电芯,在电芯的同侧平行间隔设置有两个极耳,每个电池模组还包括:固定架,用于承载并固定电芯,在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位于两个极耳之间并凸出极耳设置,在固定架的另一侧对应定位柱设置有定位槽,其中一层电池模组的定位柱能够穿设于与电池模组相邻一层的电池模组的定位槽内。该电池模组的定位柱位于两个极耳之间并凸出极耳设置,利用两个极耳之间的间隙设置定位柱,定位柱能够对位于其两侧的极耳进行定位,减少在极耳附近的位置处出现位置偏差的情况,以保证极耳的焊接质量。以保证极耳的焊接质量。以保证极耳的焊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新能源交通工具的发展,动力电池作为动力核心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锂离子电池以其高比能量、长循环寿命、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和绿色环保等优点成为动力电池研究热点。
[0003]现有锂离子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框架和电芯,电池框架用于承载电芯,为了保证空间的有效利用并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电池模组需要层层堆叠设置,以减少在水平方向的占用空间。现有采用人工手动堆叠并借助辅助工具,实现电池模组的堆叠和摆放,但是容易造成电池模组出现偏移,特别是在极耳位置处出现较大的位置偏差,导致在焊接时不良率较高,从而影响成品电池包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提高定位精度,以提高焊接合格率。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池模组,多个所述电池模组依次堆叠设置,每个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芯,在所述电芯的同侧平行间隔设置有两个极耳,每个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
[0007]固定架,用于承载并固定所述电芯,在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位于两个所述极耳之间并凸出所述极耳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另一侧对应所述定位柱设置有定位槽,其中一层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定位柱能够穿设于与所述电池模组相邻一层的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定位槽内。
[0008]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柱包括支撑部和凸出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凸出部,所述定位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凸出部能够穿设所述第一凹槽并与其滑动配合,所述支撑部能够穿设所述第二凹槽并与其滑动配合。
[0009]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架包括:
[0010]第一支架,能够抵接于所述电芯靠近所述极耳的一端,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槽;
[0011]第二支架,能够抵接于所述电芯远离所述极耳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能够共同承载所述电芯。
[0012]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和所述定位柱分别位于所述极耳的两侧,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侧对应所述第一定位杆设置有第一插孔,其中一层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第一定位杆能够穿设于与所述电池模组相邻一层的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第一插孔内。
[0013]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位于所述极耳的外侧,在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侧对应所述第二定位杆设置有第二插孔,其中一层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第二定位杆能够穿设于与所述电池模组相邻一层的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第二插孔内。
[00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延伸方向相同或相反。
[001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位杆和所述第二定位杆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杆和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杆分别环设于所述电芯的周围。
[0016]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还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杆之间,在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侧对应所述限位柱设置有限位槽,其中一层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限位柱能够穿设于与所述电池模组相邻一层的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限位槽内。
[0017]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柱的延伸方向和所述定位柱的延伸方向相同或相反。
[0018]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提供的电池模组,固定架能够承载电芯,起到了对电芯支撑和固定的效果,结构稳定性好。通过在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柱,在固定架的另一侧对应定位柱设置有定位槽,其中一层电池模组的定位柱能够穿设于与电池模组相邻一层的电池模组的定位槽内,使得相邻两层的电池模组之间能够实现良好的定位,在多个电池模组堆叠时,中间层的电池模组受限于上下两层电池模组,以保证整体结构的定位效果。定位柱能够刚好被容纳于定位槽内,不会出现定位柱凸出的情况,结构紧凑,电池模组在竖直方向的占用空间小。另外,定位柱位于两个极耳之间并凸出极耳设置,利用两个极耳之间的间隙设置定位柱,定位柱能够对位于其两侧的极耳进行定位,减少在极耳附近的位置处出现位置偏差的情况,以保证极耳的焊接质量。
[002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电池模组。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提高了电池模组的成组率和合格率,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提高了电池模组生产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电池模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电池模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4是图2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5是图1在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6是图2在D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中:
[0029]1、电芯;2、固定架;
[0030]11、极耳;
[0031]21、第一支架;22、第二支架;23、边框;
[0032]211、定位柱;212、定位槽;213、第一定位杆;214、第一插孔;215、子槽;
[0033]2111、支撑部;2112、凸出部;2113、辅助部;2114、把持部;
[0034]2121、第一凹槽;2122、第二凹槽;2123、辅助槽;
[0035]2131、主部;2132、子部;
[0036]221、第二定位杆;222、第二插孔;223、限位柱;224、限位槽;
[0037]231、限位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40]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多个所述电池模组依次堆叠设置,每个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芯(1),在所述电芯(1)的同侧平行间隔设置有两个极耳(1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固定架(2),用于承载并固定所述电芯(1),在所述固定架(2)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柱(211),所述定位柱(211)位于两个所述极耳(11)之间并凸出所述极耳(11)设置,在所述固定架(2)的另一侧对应所述定位柱(211)设置有定位槽(212),其中一层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定位柱(211)能够穿设于与所述电池模组相邻一层的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定位槽(21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211)包括支撑部(2111)和凸出部(2112),所述支撑部(2111)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固定架(2)上,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凸出部(2112),所述定位槽(212)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凹槽(2121)和第二凹槽(2122),所述凸出部(2112)能够穿设所述第一凹槽(2121)并与其滑动配合,所述支撑部(2111)能够穿设所述第二凹槽(2122)并与其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包括:第一支架(21),能够抵接于所述电芯(1)靠近所述极耳(11)的一端,在所述第一支架(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定位柱(211)和所述定位槽(212);第二支架(22),能够抵接于所述电芯(1)远离所述极耳(11)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架(21)和所述第二支架(22)能够共同承载所述电芯(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架(21)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定位杆(213),所述第一定位杆(213)和所述定位柱(211)分别位于所述极耳(11)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磊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