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达回波模拟器回波的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178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雷达回波模拟器回波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雷达回波模拟器接收雷达发射的射频发射信号;2)雷达回波模拟器接收雷达发出的PRF和雷达参数信息;3)将步骤1)信号进行变频,AD转换,I/Q分解处理;4)结合场景中目标的径向距离计算绝对延时;5)根据步骤2)中的PRF和步骤4)绝对延时,计算当前PRF下的相对延时;6)根据步骤5)计算的相对延时生成回波信号;7)将步骤6)信号进行数字变频,DA转换,变频处理;8)雷达回波模拟器将步骤7)目标回波信号辐射发出,以使得雷达能够接收到目标回波信号。回波信号。回波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雷达回波模拟器回波的实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雷达
,特别涉及一种机载雷达回波模拟器回波的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雷达回波模拟器在雷达系统的性能测试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实验室环境,外场环境等整机系统测试,需要雷达回波模拟器来检验和测试雷达的性能和指标。
[0003]机载多功能雷达在空空模式下一般采用多重离散PRF测距,由于双重PRF的不模糊距离有限,因此在实际系统中采用三重PRF来测距。
[0004]目前的雷达回波模拟器在生成回波信号后根据目标的延时需要存储信号直到延时时刻到达时才能放出信号,这样会消耗很多硬件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雷达回波模拟器回波的实现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雷达回波模拟器回波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1)雷达回波模拟器接收雷达发射的射频发射信号;
[0009]2)雷达回波模拟器接收雷达发出的PRF和雷达参数信息;
[0010]3)将步骤1)信号进行变频,AD转换,IQ分解处理;
[0011]4)结合场景中目标的径向距离计算绝对延时;
[0012]5)根据步骤2)中的PRF和步骤4)绝对延时,计算当前PRF下的相对延时;
[0013]6)根据步骤5)计算的相对延时生成回波信号;
[0014]7)将步骤6)信号进行数字变频,DA转换,变频处理;
[0015]8)雷达回波模拟器将步骤7)目标回波信号辐射发出,以使得雷达能够接收到目标回波信号。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步骤5)中,相对延时=mod(2*d/c,1/PRF),其中,d为目标与雷达的径向距离,c为光速,PRF为脉冲重复频率。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步骤2)中的雷达参数信息包括PW、脉冲积累个数、中心频率、波位。
[0018]由于采用了如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现方法无需存储多个脉冲数据,降低了系统的硬件复杂度和成本。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回波生成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2]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雷达回波模拟器回波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1)雷达回波模拟器接收雷达发射的射频发射信号;
[0024]2)雷达回波模拟器接收雷达发出的PRF和雷达参数信息,该雷达参数信息包括PW脉冲波、脉冲积累个数、中心频率、波位等信息;
[0025]3)将步骤1)信号进行变频,AD转换,I/Q分解处理;
[0026]4)结合场景中目标的径向距离计算绝对延时;
[0027]5)根据步骤2)中的PRF和步骤4)绝对延时,计算当前PRF下的相对延时,本实施例中,相对延时=mod(2*d/c,1/PRF),其中,d为目标与雷达的径向距离,c为光速,PRF为脉冲重复频率;
[0028]6)根据步骤5)计算的相对延时生成回波信号;
[0029]7)将步骤6)信号进行数字变频,DA转换,变频处理;
[0030]8)雷达回波模拟器将步骤7)目标回波信号辐射发出,以使得雷达能够接收到目标回波信号。
[0031]在三重PRF系统中,目标回波的时间点为t
prf1
=mod(t
d
,PRI1),t
prf2
=mod(t
d
,PRI2),t
prf3
=mod(t
d
,PRI3),t
d
=2*d/c,c为光速,d为目标与雷达的径向距离,单位为米,PRF1、PRF2、PRF3分别为三个脉冲重复频率,根据回波的位置可知目标真实的延时为下列式子(1)、(2)、(3)的公共解
[0032]ε1=t
prf1
+n1*PRI1ꢀꢀꢀꢀ
(1)
[0033]ε2=t
prf2
+n2*PRI2ꢀꢀꢀꢀ
(2)
[0034]ε3=t
prf3
+n3*PRI3ꢀꢀꢀꢀ
(3)
[0035]其中PRI为脉冲重复时间,PRI为PRF的倒数,即PRI=1/PRF,n1,n2,n3为不同的自然数,在解上述三个式子(1)、(2)、(3)时,通过循环遍历不同的n
i
,再来搜索共同值,得到公共解ε,这样就能求出目标的真实距离:d=ε*c/2。
[0036]下面结合实例再说明:
[0037]假设目标与雷达径向距离为160000米,PRI为10us,假设采到第一个脉冲的时间戳为0(10ns),第二个脉冲的时间戳为1000,则第三、第四、第五个脉冲时间戳为2000、3000、4000、5000,目标真实回波时间为160000*2/300000000≈0.0010667s=106667(10ns),则回波脉冲放出的时间戳为106667,这时存储器已经存储了106个脉冲。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重离散PRF测距的原理回波的时间戳为mod(106667,1000)=667,这时只存储了一个脉冲,这样就不需要存储多个脉冲数据,降低了系统的硬件复杂度和成本。
[0038]再例如目标与雷达径向距离为54390米,PRI为45us,假设采到第一个脉冲的时间戳为0(10ns),第二个脉冲的时间戳为4500,则第三、第四、第五个脉冲时间戳为9000、13500、18000、
22500,目标真实回波时间为则回波脉冲放出的时间戳为36260,这时存储器已经存储了36个脉冲。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重离散PRF测距的原理回波的时间戳为mod(36260,4500)=260。即只需要在脉冲到达时延时260个时间戳放出,而不需要存储36个脉冲。
[003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达回波模拟器回波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雷达回波模拟器接收雷达发射的射频发射信号;2)雷达回波模拟器接收雷达发出的PRF和雷达参数信息;3)将步骤1)信号进行变频,AD转换,I/Q分解处理;4)结合场景中目标的径向距离计算绝对延时;5)根据步骤2)中的PRF和步骤4)绝对延时,计算当前PRF下的相对延时;6)根据步骤5)计算的相对延时生成回波信号;7)将步骤6)信号进行数字变频,DA转换,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赟郑志刚张东良李鹏李贵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久航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