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尺寸衬底抛光用白垫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1734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尺寸衬底抛光用白垫及其生产工艺,属于抛光垫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大尺寸衬底抛光用白垫及其生产工艺,所述第二抛光白垫与第三抛光白垫之间设置有第一抛光垫连接板,所述第一抛光白垫与第二抛光白垫之间设置有第二抛光垫连接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抛光垫适应性差,无法配合不同的工件同步工作,且抛光效果一般,不具备足够的韧性提高抛光质量的问题,在进行抛光研磨工作时,第三抛光白垫的外部受到抛光元件的挤压,受到的压力可经过三层的缓冲,可通过第一抛光垫连接板和第二抛光垫连接板内部本身的弹性,进一步提高高速研磨过程中的缓冲能力,提高抛光研磨效果,有效提升抛光的工作质量。有效提升抛光的工作质量。有效提升抛光的工作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尺寸衬底抛光用白垫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抛光垫
,具体为一种大尺寸衬底抛光用白垫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抛光垫,是由聚乙烯树脂发泡而成,具有较强的磨削力及卓越的耐磨性。该产品性价比高,能节约客户交期等待时长及降低成本,产品尺寸和开槽要求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改变。抛光垫适用于半导体、光学元件、晶体及金属和玻璃的终道拋光,也可用来抛光特殊材质,如硅、锗、硒脂锌、砷化镓、合金钢、陶瓷、塑料(丙烯酸玻璃)等。
[0003]在半导体晶片抛光中,可根据经验上获得时间的标准得知对进行抛光的抛光端点的确定。但是,构成待抛光表面的材料很多,并且随材料不同其抛光时间均不同。
[0004]在抛光垫的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缺陷:
[0005]1、现有的抛光垫适应性差,无法配合不同的工件同步工作。
[0006]2、抛光效果一般,不具备足够的韧性提高抛光质量。
[0007]针对这些缺陷,设计一种大尺寸衬底抛光用白垫及其生产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尺寸衬底抛光用白垫,包括第一抛光白垫(1)、第二抛光白垫(2)和第三抛光白垫(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抛光白垫(1)、第二抛光白垫(2)和第三抛光白垫(3)之间的位置平行,且所述第一抛光白垫(1)与第二抛光白垫(2)之间的距离和第二抛光白垫(2)与第三抛光白垫(3)之间的距离相同,且所述第二抛光白垫(2)与第三抛光白垫(3)之间设置有第一抛光垫连接板(4),所述第一抛光垫连接板(4)的两侧分别与第二抛光白垫(2)的一侧和第三抛光白垫(3)的一侧垂直相交,所述第一抛光白垫(1)与第二抛光白垫(2)之间设置有第二抛光垫连接板(5),所述第二抛光垫连接板(5)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抛光白垫(1)的一侧和第二抛光白垫(2)的一侧垂直相交,所述第一抛光垫连接板(4)内部的两端和第二抛光垫连接板(5)内部的两端均安装有压缩弹簧杆(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尺寸衬底抛光用白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抛光白垫(2)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抛光凹槽(201)和第二抛光凹槽(202),所述第一抛光凹槽(201)和第二抛光凹槽(202)均与第二抛光白垫(2)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三抛光白垫(3)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设置有第三抛光凹槽(301),所述第三抛光凹槽(301)与第三抛光白垫(3)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尺寸衬底抛光用白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抛光凹槽(301)的深度大于第二抛光凹槽(202)的深度,所述第二抛光凹槽(202)的深度大于第一抛光凹槽(201)的深度,所述第一抛光白垫(1)与第二抛光白垫(2)之间设置有第一抛光槽(6),所述第二抛光白垫(2)与第三抛光白垫(3)之间设置有第二抛光槽(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尺寸衬底抛光用白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抛光白垫(1)的内部中心设置有安装口(101),所述安装口(101)的外周围设置有定位螺栓孔(102),所述定位螺栓孔(102)和安装口(101)均与第一抛光白垫(1)设置为一体结构,且所述定位螺栓孔(102)和安装口(101)用于连接固定半导体抛光设备,所述第一抛光垫连接板(4)的内部中心设置有第一固定孔(401),所述第二抛光垫连接板(5)的内部中心设置有第二固定孔(501),所述第一固定孔(401)和第二固定孔(501)用于连接固定抛光垫主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尺寸衬底抛光用白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抛光白垫(1)、第二抛光白垫(2)和第三抛光白垫(3)均包括有毛毡凹槽(13)、固性聚酯层(14)和抛光基圆(16),所述毛毡凹槽(13)的外表面设置有抛光基圆(16),所述抛光基圆(16)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毛毡凹槽(13)设置在第一抛光白垫(1)、第二抛光白垫(2)和第三抛光白垫(3)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与第一抛光白垫(1)、第二抛光白垫(2)和第三抛光白垫(3)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固性聚酯层(14)设置在第一抛光白垫(1)、第二抛光白垫(2)和第三抛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加海杨慧明李元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禾臣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