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高碳盘条时效时间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172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少高碳盘条时效时间的生产方法,解决大规格高碳钢盘条冬季时效时间长、脆断多的技术难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盘条相变完成后盘条余温较高,快速打捆进缓冷坑堆冷,使残余应力和氢在50~350℃下快速释放,从而缩短时效时间。此外,将应减掉的头尾盘条留在盘条两端,能有效保护因打捆压力造成的头尾局部应力集中,盘条使用时再将应减掉的头尾盘条去除后使用,解决高碳盘条冬季头尾脆断多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缩短冬季φ12mm以上规格高碳钢盘条时效周期,实现盘条快速周转,降低客户使用成本。使用成本。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高碳盘条时效时间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轧钢
,涉及一种减少高碳盘条时效时间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碳钢盘条由于碳含量高使得强度较高。如果高碳钢盘条时效不充分时,极易发生脆断。特别是冬季,大规格φ12mm以上盘条由于时效的影响,使用时断丝率高。由于时效时间需控制在15天以上,部分盘条时效时间甚至达到25天以上,对生产组织及库存周期均造成较大影响。为缩短大规格高碳钢盘条冬季时效时间,本项目通过轧制后工艺摸索控制,采取低打包压力,快速打捆进缓冷坑,盘条头尾剪切后预留在盘条上等措施。使大规格高碳钢盘条冬季时效时间缩短至3天,有效降低盘条头尾脆断,极大的提高了下游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高碳盘条时效时间的生产方法,解决φ12.0mm以上规格高碳钢盘条冬季时效时间长、脆断多的技术难点。
[0004]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减少高碳盘条时效时间的生产方法,工艺流程包括:加热—轧制—吐丝—集卷—剪切—打捆—缓冷—出库,具体控制包括以下步骤:(1)钢坯加热时间≥90min,加热段温度控制在980~1020℃,均热段时间大于或等于50min,出炉温度970~1000℃;(2)进精轧温度850~870℃,盘条吐丝温度900~930℃,盘条冷却速度控制10~12℃/S,待盘条冷却至520℃以下关闭风机和风冷辊道保温罩保温,控制盘条下集卷温度400~500℃;(3)出集卷后立即进行头尾剪切,将剪切的头尾盘条继续保留在盘条两端;(4)盘条进打包机进行打捆,打捆压力控制≤25t;(5)盘条打捆后吊入缓冷坑堆冷,入坑盘条表面温度200~350℃;(6)盘条堆冷72h,盘条表面温度≤50℃后吊出缓冷坑,出库发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盘条时效是应力和氢的释放,而应力和氢的释放与盘条规格、温度和时间有直接的关系,盘条规格越大,释放速度越慢,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应力和氢的释放越充分,体现在具体指标就是盘条面缩率。冬季环境温度低,盘条冷却速度加快,盘条内部残余应力和氢无法快速释放,造成冬季大规格高碳盘条时效时间长,头尾脆断多。本专利技术通过盘条相变完成后盘条余温较高,快速打捆进缓冷坑堆冷,使残余应力和氢在50~350℃下快速释放,从而缩短时效时间。此外,将应减掉的头尾盘条留在盘条两端,能有效保护因打捆压力造成的头尾局部应力集中,盘条使用时再将应减掉的头尾盘条丢弃后使用,解决高碳盘条冬季头尾脆断多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效缩短冬季大规格高碳钢盘条时效周期,实现盘条快速周转,降低客户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06]图1 为13.0mm规格82B不同生产模式时效后面缩率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实施例1:一种减少高碳盘条时效时间的生产方法。生产钢种XSWRH82B,钢的化学成分:C=0.82%、Si=0.17%、Mn=0.70%、P=0.018%、S=0.005%、Cr=0.017%,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轧制规格13.0mm,钢的强度范围1180~1280MPa,(1)钢坯加热时间105min,加热段温度控制在990~1010℃,均热段时间60min,出炉温度980~996℃;(2)进精轧温度860℃,盘条吐丝温度910~920℃,盘条冷却速度10~12℃/S,进保温罩温度512℃,盘条下集卷温度450~480℃;(3)出集卷后立即进行头尾剪切,将剪切的头尾盘条继续保留在盘条两端;(4)盘条进打包机进行打捆,打捆压力控制22t;(5)盘条打捆后吊入缓冷坑堆冷,入坑盘条表面温度210~330℃;(6)盘条堆冷72h,盘条表面温度48℃后吊出缓冷坑。
[0008]对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检测,抗拉强度1205MPa,面缩率38%。
[0009]实施例2:一种减少高碳盘条时效时间的生产方法。生产钢种XSWRH87B,钢的化学成分:C=0.89%、Si=0.19%、Mn=0.85%、P=0.014%、S=0.004%、Cr=0.025%、V=0.084%,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轧制规格14.0mm,钢的强度范围:1300~1450MPa,(1)钢坯加热时间112min,加热段温度控制在990~1010℃,均热段时间68min,出炉温度985~1000℃;(2)进精轧温度860℃,盘条吐丝温度910~920℃,盘条冷却速度10~12℃/S,进保温罩温度505℃,盘条下集卷温度440~485℃;(3)出集卷后立即进行头尾剪切,将剪切的头尾盘条继续保留在盘条两端;(4)盘条进打包机进行打捆,打捆压力控制20t;(5)盘条打捆后吊入缓冷坑堆冷,入坑盘条表面温度220~350℃;(6)盘条堆冷72h,盘条表面温度43℃后吊出缓冷坑。
[0010]对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检测,抗拉强度1352MPa,面缩率3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高碳盘条时效时间的生产方法,工艺流程包括加热—轧制—吐丝—集卷—剪切—打捆—缓冷—出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钢坯加热时间≥90min,加热段温度控制在980~1020℃,均热段时间大于或等于50min,出炉温度970~1000℃;(2)进精轧温度850~870℃,盘条吐丝温度900~930℃,盘条冷却速度控制10~12℃/S,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丹李建宇杨建华陈军朱建成张成元巨银军郑健肖冬黄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