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药物的膜法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1520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生物药物的膜法分离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顶部的分隔架、以及设于底座与分隔架之间的第一分离组件和第二分离组件,第一分离组件包括过滤器、第一驱动泵、第一流通管、第一纳滤膜、第一收集管、第一手动阀、第二纳滤膜、第二流通管、第二手动阀、第三流通管、第二收集管和第一电动阀,过滤器的出液口与第一驱动泵的进液口相连,第一流通管的一端与第一驱动泵的出液口相连,第一流通管的另一端封闭,第一纳滤膜包括若干个,若干个第一纳滤膜均横向固定在分隔架中,每个第一纳滤膜的右端进液口均并联在第一流通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工艺以大幅度的缩短了分离所需的时间,从而有效防止微生物在分离中发生变性失活。变性失活。变性失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药物的膜法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微生物药物的膜法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的培育均需要在专用的母液中进行,因为母液中含有微生物代谢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微生物数量达到了一定的要求,然后就需要将微生物从母液中分离出来;目前,针对抗生素、氨基酸和酶类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方法主要有吸附法、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法和沉淀法,但上述每种方法的工艺均十分繁杂,而且分离所需的时间较长,导致微生物在分离中很容易变性失活;此外,还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料投入,所以成本高,同时回收率也较低,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简化了工艺以大幅度的缩短了分离所需的时间,从而有效防止微生物在分离中发生变性失活,同时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回收率的微生物药物的膜法分离装置。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生物药物的膜法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顶部的分隔架、以及设于底座与分隔架之间的第一分离组件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药物的膜法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顶部的分隔架、以及设于底座与分隔架之间的第一分离组件和第二分离组件,所述第一分离组件包括过滤器、第一驱动泵、第一流通管、第一纳滤膜、第一收集管、第一手动阀、第二纳滤膜、第二流通管、第二手动阀、第三流通管、第二收集管和第一电动阀,所述过滤器的出液口与第一驱动泵的进液口相连,所述第一流通管的一端与第一驱动泵的出液口相连,所述第一流通管的另一端封闭,所述第一纳滤膜包括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纳滤膜均横向固定在分隔架中,每个所述第一纳滤膜的右端进液口均并联在第一流通管上,所述第二纳滤膜包括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二纳滤膜均横向固定在分隔架中,每个所述第一纳滤膜和每个所述第二纳滤膜的左端出液口均并联在第一收集管上,所述第一收集管的一端封闭,所述第一手动阀设于第一收集管上并位于每个第一纳滤膜和每个第二纳滤膜左端出液口的下游侧;每个所述第二纳滤膜的右端进液口均并联在第二流通管上,所述第二流通管的一端与第三流通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流通管的另一端封闭,所述第二收集管的一端插接在第二流通管上并位于每个第二纳滤膜右端进液口的下游侧,所述第三流通管的另一端插接在第二收集管上,所述第二手动阀设于第三流通管上,所述第一电动阀设于第二收集管上并位于第三流通管插接处的上游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药物的膜法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组件包括第四流通管、第二驱动泵、第五流通管、第三纳滤膜、第三收集管和第三手动阀;所述第四流通管的一端与第二驱动泵的进液口相连,所述第五流通管的一端与第二驱动泵的出液口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传波袁荃况黎王俊杨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碧菲分离膜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