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笼式烘烤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1473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蒸笼式烘烤房,包括烤房本体、烘烤组件、加热模组、温控组件及主控器。烤房本体的侧壁设置有数个进风口,烤房本体的顶面设置有出风口,数个出风口以所述烤房本体的顶面的横向轴及纵向轴对称分布。烘烤组件包括由高至低水平设置于烤房本体内的数组传送带、设置于最高的传送带上方的上料箱、设置于最低的传送带的末端下方的出料板;出料闸门低于传送带,出料板由传送带端部朝向出料闸门倾斜,上料箱内设置有上料闸门。加热模组均匀设置于传送带下,温控组件包括设置于烤房本体内的温湿传感器,上料闸门、温湿传感器、出料闸门及传送带均与主控器相连。闸门及传送带均与主控器相连。闸门及传送带均与主控器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笼式烘烤房


[0001]本技术涉及烤制
,特别涉及一种蒸笼式烘烤房。

技术介绍

[0002]由制烟经验可知,传统的制烟方式烤制出来的烟叶质量较佳,而传统的制烟方式即为采用热气从下至上方式。传统的烤烟将烟叶进行悬挂进行烤制,然而朝下的烟叶较为柔嫩,容易被暖风吹的打卷儿焦掉而上方的叶梗还未烤制完成。并且由于烤房内的热气分布不均,使得同一批烟叶的进度不一致。
[0003]有鉴于此,如何均匀热源为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笼式烘烤房。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是物料烘烤时热源均匀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蒸笼式烘烤房,包括:
[0008]烤房本体,所述烤房本体的侧壁设置有数个进风口,所述烤房本体的顶面设置有出风口;数个所述出风口以所述烤房本体的顶面的横向轴及纵向轴对称分布;
[0009]烘烤组件,所述烘烤组件包括由高至低水平设置于所述烤房本体内的数组传送带、设置于最高的所述传送带上方的上料箱、设置于最低的所述传送带的末端下方的出料板;所述出料闸门低于所述传送带,所述出料板由所述传送带端部朝向所述出料闸门倾斜;上料箱内设置有上料闸门;
[0010]加热模组,所述加热模组均匀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下,所述加热模组包括竖直设置的加热片;每一所述进风口均朝向所述加热片之间的间隙;
[0011]温控组件,所述温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烤房本体内的温湿传感器;
[0012]主控器,所述加热片、所述上料闸门、所述温湿传感器、所述出料闸门及所述传送带均与所述主控器相连。
[0013]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设置有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包括顺次连接的导流管、支撑柱及盖体,所述导流管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端罩设在所述出风口上,所述支撑柱间隙设置于所述导流管与所述盖体之间。
[0014]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管包括导流筒以及设置于所述导流筒靠近所述出风口一端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沿所述导流筒的端部朝向其中心轴方向及向上方向延伸,所述导流筒与所述集水槽相对处开设有通孔。
[0015]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包括动力驱动件、皮带轮及皮带,其中,所述皮带上均匀设置有气孔。
[0016]进一步地,相邻所述传送带的传输方向相反。
[0017]进一步地,每一所述传送带长度相同,每一所述传送带的传输起始端比上一传送
带的传输末端超出其长度的5%~10%。
[0018]进一步地,每一所述传送带的传输起始端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与其所在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反。
[0019]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模组还包括用于卡接所述加热片的安装框架;所述烤房本体上水平设置有挂架,所述挂架位于所述出料闸门之下。
[0020]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框架与所述挂架之间通过挂钩与钩孔的配合而使得所述加热模组悬挂在所述挂架上。
[0021]进一步地,烘烤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烤房本体的顶面中心的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主控器电连接。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如下:
[0023](1)本技术的加热模组均匀设置于传送带下,每一进风口均朝向加热片之间的间隙,烤房本体的顶面均匀排布有出风口。利用空气加热上升原理,形成冷空气的自动汇入以及热空气的自动排出,均匀的热空气自下而上的经过烟叶烤制区域,形如传统蒸笼式烤制工艺,将物料从上至下传输,使得刚进入烤房本体内的新鲜物料的湿气更快从烤房本体上面的出风口排出,既很好的提高了烟叶烤制质量又技能减排。
[0024](2)本技术的出风组件在导流筒的端部设置有集水槽,及连通集水槽与外界的通孔,防止上升的湿热气体触碰导流筒壁冷凝成液体后滴落到烟叶上,从而确保了烟叶的品质。
[0025](3)本技术的皮带上均匀设置有气孔,加热模组加热后的热空气通过气孔上升,形如蒸笼式的对每一层物料进行加热烘烤。
[0026](4)本技术的传送带形成蛇形的传送路径,上料、物料层层传递以及出料全部由主控器同步控制,从而确保上料、烤制及出料的有序进行,并且传送带全部有效利用,使得传送带在烤制时的利用率最大化。
[0027](5)加热模组悬挂在挂架上,从而形成对烤房本体底面悬空一定高度,从而便于从进风口涌入烤房本体内的冷空气能够均匀扩散至每一加热模组下,进一步提高了热源的均衡性。
附图说明
[0028]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笼式烘烤房的正视图;
[0029]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模组的示意图;
[0030]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进风口与加热模组的分布示意图;
[0031]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烘烤组件示意图;
[0032]图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出风组件的剖视图;
[0033]图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笼式烘烤房的俯视图;
[0034]图7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笼式烘烤房的正视图。
[0035]图示说明:
[0036]烤房本体

100;进风口

110;出风口

120;出料闸门

130;
[0037]传送带

210;上料箱

220;出料板

230;挡板

240;挂架

250;
[0038]加热模组

300;加热片

310;安装框架

320;
[0039]出风组件

400;导流管

410;导流筒

411;集水槽

412;通孔

413;支撑柱

420;盖体

430;
[0040]风机

500。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2]参阅图1至图3,一种蒸笼式烘烤房,包括烤房本体100、烘烤组件、加热模组300、温控组件以及主控器。烤房本体100的侧壁设置有数个进风口110,烤房本体100的顶面设置有出风口120,烤房本体100的侧壁设置有出料闸门 130。数个出风口120以烤房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笼式烘烤房,其特征在于,包括:烤房本体,所述烤房本体的侧壁设置有数个进风口,所述烤房本体的顶面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烤房本体的侧壁设置有出料闸门;数个所述出风口以所述烤房本体的顶面的横向轴及纵向轴对称分布;烘烤组件,所述烘烤组件包括由高至低水平设置于所述烤房本体内的数组传送带、设置于最高的所述传送带上方的上料箱、设置于最低的所述传送带的末端下方的出料板;所述出料闸门低于所述传送带,所述出料板由所述传送带端部朝向所述出料闸门倾斜;上料箱内设置有上料闸门;加热模组,所述加热模组均匀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下,所述加热模组包括竖直设置的加热片;每一所述进风口均朝向所述加热片之间的间隙;温控组件,所述温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烤房本体内的温湿传感器;主控器,所述加热片、所述上料闸门、所述温湿传感器、所述出料闸门及所述传送带均与所述主控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笼式烘烤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设置有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包括顺次连接的导流管、支撑柱及盖体,所述导流管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端罩设在所述出风口上,所述支撑柱间隙设置于所述导流管与所述盖体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笼式烘烤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包括导流筒以及设置于所述导流筒靠近所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世振姜瑞华李文勇姜瑞鑫李华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嘉瑞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